避驄馬

《與黃侍御北津泛舟》詩:“本欲避驄馬,何如同鷁舟。 《為人祭某官文》:“時無寃人,路多避馬。 ”

bì cōng mǎ ㄅㄧˋ ㄘㄨㄙ ㄇㄚˇ
避驄馬(避驄馬) 
《後漢書·桓典傳》:“是時宦官秉權, 典 執政無所迴避。常乘驄馬,京師畏,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後以“避驄馬”指迴避侍御史。 唐 孟浩然 《與黃侍御北津泛舟》詩:“本欲避驄馬,何如同鷁舟。” 明 徐渭 《祭張御史母》:“爰對大廷,寵命首仙鳧之選;入班蘭省,行人避驄馬之鞭。”亦省作“ 避驄 ”、“ 避馬 ”。 唐 白居易 《見蕭侍御憶舊山草堂詩因以繼和》:“晚起慵冠豸,閒行厭避驄。” 唐 王維 《為人祭某官文》:“時無寃人,路多避馬。” 元 薩都剌 《送僉事王君實之淮東》詩:“ 淮 上有官皆避馬, 竹西 無處不題詩。” 明 何景明 《送李體仁按雲南》詩:“九霄看鳳下,萬里避驄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