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豕

豕,如 遼豕 鄭若庸《玉玦記·投賢》:“憐伊乳尚留,笑

基本信息

拼音:liáo shǐ
注音:ㄌㄧㄠˊ ㄕㄧˇ

釋義

後漢書·朱浮傳》:“往時 遼東 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 河 東,見羣豕皆白,懷慙而還。若以子之功論於朝廷,則為 遼東 豕也。”後以“遼東豕”指知識淺薄,少見多怪。 宋 江端友 《牛酥行》:“持歸空慙 遼東 豕,努力明年趁頭市。”《剪燈新話·華亭逢故人記》:“當時自詫 遼東 豕,今日翻成井底蛙。” 林學衡 《調叔永兼示東生》詩:“以茲 雲間 龍,陋彼 遼東 豕。”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坐是虛驕之氣日盛一日,朝野上下莫不皆然,如井底蛙,如 遼東 豕,如 夜郎 之不知 漢 大,如 匈奴 之自謂天驕。”亦省稱“ 遼豕 ”。 唐 許敬宗 《謝敕書表》:“忽預聞《韶》,方深《擊壤》之慰;詞均 鄭 璞,匪無 遼 豕之慚。” 明 鄭若庸《玉玦記·投賢》:“憐伊乳尚留,笑 黔 驢無技, 遼 豕堪羞。” 梁啓超 《十種德性相反相成議·自信與虛心》:“如 遼 豕之到 河 東,卒乃懷慚而不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