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北鎮廟

遼寧北鎮廟

遼寧北鎮廟,是北方鎮山醫巫閭山的山神廟。醫巫閭山隋代時期被封為“廣寧公”,遼、金兩代封被為“廣寧王”,元代加封“貞德廣寧王”,明初改封“北鎮醫巫閭山之神”。據歷史文獻記載,從隋代開始,各鎮山“就山立祠”,建廟設主,春秋祭祀。北鎮廟始建於金代,明清兩代加以重修和擴建,現存建築保持著明清兩代的風格。廟內留下自元代以來的告祭碑、修廟碑記、題詠刻石總計56通。其中元碑12通,明碑16通,清碑28通,這些石碑都是研究元、明、清三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珍貴史料。

遼寧北鎮廟 遼寧北鎮廟

北鎮廟是北方鎮山醫巫閭山的山神廟。醫巫閭山隋代時期被封為“廣寧公”,遼、金兩代封被為“廣寧王”,元代加封“貞德廣寧王”,明初改封“北鎮醫巫閭山之神”。據歷史文獻記載,從隋代開始,各鎮山“就山立祠”,建廟設主,春秋祭祀。北鎮廟始建於金代,明清兩代加以重修和擴建,現存建築保持著明清兩代的風格。
北鎮廟的建築依山勢排列,由南向北層層升起,主要建築均位於中軸線上,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廟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樓式牌坊,兩旁各立有一石獸。拾級而上,便是歇山式三券洞山門,門額下中刻“北鎮廟”三字。進入山門登上二十級台階為神馬殿,殿內塑有兩匹馬和兩個馬童,為山神行走時的坐騎及隨從。過神馬殿,往北是一個高大的月台,繞以雕工精細的石欄桿,主要建築都在月台之上。
從南向北依次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內香殿、後殿。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式大木架結構,上蓋綠瓦雕樑畫棟,古樸典雅,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殿內北部中央的神壇上供有一尊“北鎮山神”,東西兩側的牆壁上繪有明代開國元勛32人的畫像。後殿是山神夫婦的內宅,規模僅次於正殿,殿內有山神夫婦及童男童女塑像。北鎮廟西北角有一塊狀如屏風的天然巨石,名為“翠石屏”,石下有一小孔,據說人從此孔鑽過,可以終生不腰疼。清乾隆皇帝封其為閭山八景之一,並為其題詩作賦。
北鎮自建成廟以來,歷年帝都在此設祭,祈求神靈保佑。廟內留下自元代以來的告祭碑、修廟碑記、題詠刻石總計56通。其中元碑12通,明碑16通,清碑28通,這些石碑都是研究元、明、清三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珍貴史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