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帝王陵墓群

遼代帝王陵墓群

遼代帝王陵墓群是錦州北鎮城北10公里的醫巫閭山最高峰,該墓群由顯陵和乾陵為主陵,另有13座附襯陵墓,是一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墓群。所發現的遺物多為建築構件,其中屋頂所用建築構件幾乎全為綠色琉璃[水晶作品]件,胎體細膩,燒造溫度高,堅硬結實,裝飾風格統一。是一個經過精心規劃、面積龐大、結構複雜的建築群落,可以分為多組單體建築。

基本信息

簡介

遼代帝王陵墓群遼代帝王陵墓群
遼代帝王陵墓群位於遼寧錦州北鎮城北10公里的醫巫閭山最高峰──望海峰腳下的龍崗子村,占地16平方公里,為遼代帝王、王侯的陵墓群。該墓群由顯陵和乾陵為主陵,另有13座附襯陵墓,是一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墓群。顯陵是遼太祖阿保機的皇太子耶律倍的陵墓。在顯陵附襯陵下葬的是耶律倍的長子、遼第三代皇帝世宗耶律欲,世宗的皇后──懷節皇后肖撒葛只、皇妃珍氏、耶律倍的三子平王耶律隆先和耶律倍的四子晉王耶律道隱。乾陵是遼世宗的長子景宗皇帝耶律賢的陵墓附襯乾陵下葬的有景宗的皇后──承天皇后肖燕燕,景宗次子秦晉國王耶律隆慶,秦晉國妃肖氏;耶律隆慶的長子魏王耶律宗政,次子魯王耶律宗允和耶律隆慶的三子。在這裡下葬的還有遼代有名的政治家、宰相耶律隆運(漢名韓德讓)和遼代最後一代皇帝天祚皇帝耶律延喜。

發掘保護

遼代帝王陵墓群遼代帝王陵墓群
1970年,北鎮龍崗子村挖防空洞時,偶然發現兩座墓葬。從墓誌上看,主人分別是耶律宗政耶律宗允,二人是親兄弟。最重要的是,在耶律宗政的墓誌中寫有“歸葬於乾陵”字樣。這為尋找乾陵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坐標。
2013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國家文物局提交了《醫巫閭山遼代遺址考古工作計畫(2014—2018年)》,並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至此,醫巫閭山遼代遺址考古成為國家級重大考古項目。2015年,遼寧先後啟動了洪家街遼代墓地、新立遼代建築遺址考古發掘等工作,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位於北鎮市富屯街道新立村的新立遼代建築遺址是一個經過精心規劃、面積龐大、結構複雜的建築群落,可以分為多組單體建築。所發現的遺物多為建築構件,其中屋頂所用建築構件幾乎全為綠色琉璃件,胎體細膩,燒造溫度高,堅硬結實,裝飾風格統一。洪家街遼代墓地位於北鎮市富屯街道富屯村洪家街村民組西,在已經發掘的墓葬中,出土隨葬品有銅器、鐵器、金銀器、漆木器、玻璃器、琥珀、蜜蠟、水晶製品及墓誌殘塊。另一座墓葬規模較大,建築精緻,並有墓志銘,確認墓主人為皇族耶律氏,下葬年代為遼道宗壽昌二年(1096年),該墓應為權臣韓德讓家族墓的陪葬墓。
“通常來說,遼代帝陵至少包含五個基本要素:一是陵穴,即帝王玄宮;二是陵門,即陵園大門;三是殿址,即地上建築群;四是陪葬墓,即宗室、重臣的墓地;五是奉陵邑。”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考古研究部主任萬雄飛說,“截至目前,考古隊在醫巫閭山地區已經發現了五個要素中的兩個,即陪葬墓和殿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