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專業戶

選秀專業戶

隨著選秀節目的熱播,選秀大軍也在不斷壯大。一些選手常年穿梭於各大選秀節目中,被稱為“選秀專業戶”。

簡介

選秀專業戶-徐海星選秀專業戶-徐海星
從2005年湖南衛視舉辦首屆《超級女聲》至今(2012年),除少數幾個幸運兒外,多數選手並沒有在夢想的唱歌道路上越走越遠,卻以選手姿態奔波在各種選秀節目之間,從曾經的追逐夢想到如今的販賣夢想,成為了“選秀專業戶”。

現象

一些選秀節目開播之初,那些橫空出世的好聲音著實讓人驚訝而興奮,但據“資深電視迷”查證,其中很多選手都是身經百戰的選秀專業戶。比如:

1.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中,在第一期被不少人稱為“最令人感動的好聲音”的徐海星,在2012年早些時候參加過青海衛視的《花兒朵朵》。把《我愛你中國》唱出搖滾味道的平安,是2007年快樂男聲濟南賽區的選手。選手李維真毫不諱言參加過各種選秀節目,而在亮相《中國好聲音》沒多久,他又在另一檔選秀節目《今天我主持》里出現了。

2.選秀節目《聲動亞洲》中,觀眾看到的選手除2007年《我型我秀》冠軍馬海生和首屆《中國達人秀》季軍蔡岫勍外,還有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七名的韓真真——雖然她在舞台上化名為MissX且戴著面具出場,但當她開始唱歌后,仍被不少人認了出來。

原因

選秀專業戶-王乃恩選秀專業戶-王乃恩
1.選秀節目泛濫的結果。近年來,幾乎所有一線衛視和大多數地方電視台都舉辦過選秀節目,而與選秀節目的繁盛相對應的是唱片市場的蕭條——越來越少的唱片公司願意再簽約新人。

2.電視台為賺取收視率。電視台為了增加節目的關注度,在幾十檔同類節目的競爭中具有優勢,會主動尋找那些有點名氣的“專業戶”參加比賽。

3.選手們願意頻頻露臉。有曝光就有知名度,有知名度就有商業演出,雖然離當初的夢想十萬八千里,但至少,把他們從被湮沒的命運中打撈出來了。

網友評論

對於選秀專業戶,有網友這樣調侃:“我們讀高中時,他們在選秀;我們上大學時,他們在選秀;我們工作了,他們還在選秀。”

專家觀點

選秀專業戶-平安選秀專業戶-平安
觀眾對於選秀專業戶並不感冒。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吳保和說,真正讓人厭倦的不是老面孔,而是重複。選秀節目的賣點只有一個:“草根”的明星夢想。而當同樣的夢想反覆出現,第一次是感動,第二次是勵志,第三次就是麻木了——甚至,不單單是麻木。重複固然讓人生厭,販賣夢想則更令人反感。

漫說銳詞

>>>> 查看更多銳詞漫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