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票的背後

選票的背後

選票的背後,王沖著。這是一本關於美國總統大選及大選背後的美國政治、文化、歷史的書。作者以記者的敏銳、學者的睿智,深入考察美國大選,洞悉美國政壇運作,雖然話題嚴肅,卻寫得幽默、淺顯,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和可讀性。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王沖

市場價:¥28.00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頁碼:230 頁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01707635

·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作者簡介

王沖,1975年生,先後就讀於山東師範大學英語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國青年報》資深國際事務記者,兼中國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網.中國訪談顧問。工作期間,遊歷過西方諸國,為《鳳凰周刊》、《世界新聞報》、《中國經營報》等多家媒體撰寫特稿、評論數百萬字。2005年,獲得德國國際記者項目獎學金,赴德國主流大報《世界報》進修。2004年,作為唯一一名中國大陸記者,應美國國務院邀請,專程赴美採訪總統大選,行程萬里,跨越美國各州,不僅採訪到當時的民主黨候選人愛德華茲,還採訪到當時的伊利諾州參議員候選人巴拉克·歐巴馬,是第一位採訪歐巴馬的中國記者。2007年,接受美國國務院國際訪問者項目(IV)邀請,再度赴美考察,廣泛接觸了包括賴斯、伍德沃德在內的政界、媒體界人士。

媒體推薦

美國大選是美國政治以至全球政治的一個風向標,不可不關注。本書為觀察這個風向標打開了寬敞的門窗,值得一讀。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王緝思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關於美國總統大選及大選背後的美國政治、文化、歷史的書。作者以記者的敏銳、學者的睿智,深入考察美國大選,洞悉美國政壇運作,雖然話題嚴肅,卻寫得幽默、淺顯,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和可讀性。讀者通過《選票的背後》,可對美國政治、美國大選的方方面面一覽無餘。

目錄

第一章 性格即命運--美國人的性格與大選/1

馬刺隊是世界冠軍

--“無知”的美國人/4

“老子天下第一”

--“傲慢”的美國人/7

上帝也是有用的

--實際的美國人/9

不能做失敗者

--“瘋狂”的美國人/14

照相時不喊CHEESE喊MONEY

--“拜金”的美國人/17

搶銀行的人都是自己想去搶

--“自私”的美國人/21

投共和黨的票,讓民主黨去說廢話吧

--美國人的性格與總統大選/27

第二章 上帝屬於哪個黨?--美國宗教與大選/31

上帝和民主的巧妙結合

--為什麼移民冒死到新大陸/33

宗教的背後是人性

--為什麼富人也要鬧革命/37

政教分離實質是鼓勵宗教發展

--美國宗教政策有悖論/40

不是基督徒,很難當總統

--美國政治運作的“潛規則”/45

愛德華茲到了教堂

--體驗大選和宗教結合的力量/49

凡事無絕對

--天主教徒破例,魔門教徒試水/52

第三章黑白不分明--種族與大選/55

名嘴遭遇種族滑鐵盧

--從倒霉的唐·伊穆斯說起/57

毛澤東也曾伸出援手

--黑人如何改變社會地位/60

黑人處境無法讓人樂觀

--親歷底特律城區的荒涼/64

歐巴馬參加總統大選很有勇氣

--黑人在美國政壇的浮沉/66

黑人未必選歐巴馬,白人未必選麥凱恩

--種族問題的複雜性/69

第四章搖擺州決定誰是總統--美國地理和大選/73

十個蓄奴州,無人選林肯

--南北之爭和一國兩制/75

紅藍之爭的源頭何在?

--梅松狄克遜線和“分裂”的美國/79

買地買地,不賣就打

--美國的西部拓展/82

金角銀邊草肚皮

--美國大選的地理學解讀/87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究競哪個州盛產總統/91

第五章驢象大戰百年平衡之謎--黨派與大選/93

政黨就像個集貿市場

--不講紀律、組織鬆散的美國政黨/95

民主黨不比共和黨窮

--美國兩黨成員分布圖/1f)f)

漢密爾頓V.S.傑斐遜

--美國黨史的起點/104

超級牛人改變政治版圖

--野蠻人安德魯·傑克遜大選有招/107

1968:共和黨迎來新時代

--尼克森開啟共和黨執政新篇章/111

是一個黨,還是兩個黨

--民主黨、共和黨區別何在/113

為什麼第三黨難以爭鋒

--驢象平衡之謎/115

第六章 一場財物大拍賣--金錢與大選/119

歐巴馬善用網路,希拉蕊債務纏身

--2008年初選兩黨候選人籌款狀況/121

一隻肥貓的誕生與成長

--美國富翁改變美國政治/123

花錢買選票,上任獎功臣

--原來選舉可以這么玩兒/125

腐敗案不影響大選獲勝

--西奧多·羅斯福應付總統大選有良策/127

“貓和老鼠”遊戲

--大選捐款法律戰/128

出來混早晚都要還的

--約翰·麥凱恩和他的《跨黨派競選經費改革-法》/131

大公司都有“捐款辦”

--遏制公司捲入大選是不可能的/134

第七章 為什麼伍德沃德如此受尊重--媒體與大選/139

《洛杉磯時報》力挺尼克森

--為何“水門事件”未能阻止尼克森連任/144

殺死安德魯·傑克遜之妻

--大選期間媒體很“醜陋”/147

蔣介石押錯了寶

--美國媒體看錯杜魯門/151

既然不能美化自己,那就醜化對方

--大選是兩個“魔鬼”的競爭/155

社論有立場,報導需中立

--美國媒體大選期間有堵“牆”/160

第八章 你們比四年前過得好嗎?

--總統大選如何改變美國/163

傑克遜殺死銀行

--美國大選中的銀行存廢之爭/165

穆奇森信函改變大選結果

--美國大選中的自由貿易之爭/166

金子還是銀子,這是個問題

--19世紀末金銀成大選話題/169

痛苦指數的威力

--卡特競選總統的成功與失敗/171

外交成了主旋律

--艾森豪兩度競選總統獲勝秘籍/173

“炸了克里姆林宮的男廁所”

--1964年大選戈德華特的意識形態劃線/176

歐巴馬和麥凱恩之爭

--2008年大選掃描/179

第九章 變革者亮劍--2008美國大選黨內初選風雲錄/183

“我要把華盛頓的政客趕出去!”

--變革是2008年大選基調/184

希拉蕊雖敗猶榮

--女性從政權利不斷增加/188

欲當美國總統需先過“醫改”關

--醫保改革與美國總統大選/190

第十章 一老一少決戰2008--歐巴馬V.S.麥凱恩/199

我將改變歷史的進程

--歐巴馬民主黨初選獲勝/202

讓我們一起見證歷史吧

--歐巴馬寫給本書作者/204

你是我見的第一個中國記者

--親歷歐巴馬競選集會/205

老祖母遙望美利堅

--歐巴馬的非洲緣/209

“我有一個華裔血統的侄女”

--歐巴馬和中國有些緣分/211

把中國視為挑戰

--歐巴馬的中國策/215

別墅邀記者,親手烤豬排

--麥凱恩的初選答謝會/216

拒絕離開戰場,不懼越軍折磨

--麥凱恩越南戰場顯威名/219

2000年輸給布希,八年後捲土重來

--麥凱恩的從政經歷/221

身體離開越南,腦子猶在戰場

--麥凱恩的強硬言論集粹/223

擔心中國崛起,支持日本入常

--麥凱恩的亞太政策/227

後記/229

……

序言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來一個藍天上飄著白雲的日子,上午10點,我拉著行李箱,準備打車去機場,開始我的採訪美國大選之旅。

去美國採訪大選的旅途中,見到歐巴馬是我最激動的時刻,儘管他當時連參議員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說的場景至今還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採訪歐巴馬後我寫的《他可能成為第一位黑人總統》的文章,是我從業以來第一次如此詳細地對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個“特寫”。

那時如此激動,是因為感受到“領導貼近民眾”的真實場面,那遠比在辦公室採訪布希來得更直接、更具真實性。那不是官方組織的採訪.而是我自發決定去的;在那裡,接受採訪的人更多的是把我當成一個當地人,而不是來自國外的記者。

2008年,歐巴馬初選獲勝後,我試著給他寫信,歐巴馬欣然回信,告訴我,“讓我們共同見證歷史”。

除了那一刻,還有幾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在芝加哥,我的採訪對象是某工會組織芝加哥市的負責人。對不起,他具體是哪個工會的,我忘了,他的名字我也忘了,只留下了他的一張照片和一句令我難忘的話。我在聽他介紹情況後,向他問了一個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你說自己一直為工人做事,維護工人的利益。那么,有錢有勢的資本家對你進行賄賂,你怎么辦?”

他聽到這個問題先是一愣,然後和我說:“這個很簡單,如果我不為工人辦事,明年,他們就不選我了。”

文摘

凡事無絕對

--天主教徒破例,魔門教徒試水

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總有例外發生。

在基督教新教徒占統治地位的美國,約翰·甘迺迪總統是一個例外。他19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甘迺迪是天主教徒,從廣義上說,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教新教屬同一宗教,因此,甘迺迪雖不是“WASP”,卻也酷似“WASP”。儘管如此,甘迺迪競選時,他的羅馬天主教信仰還是不斷受到攻擊。許多人認為,在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教會的虔誠之間,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衝突。

對此,甘迺迪沒有百般掩飾,而是直面問題。美國總統演講撰稿人克里恩·馬修斯在暢銷書《硬球》中總結道,甘迺迪的策略是不斷提到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又反覆強調在美國“沒有任何天主教的高級教士會在這個國度里對總統指手畫腳、發號施令”,而且利用美國公眾對自由的偏愛,強調“宗教自由是如此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以至於針對某一教會的任何一個惡意舉動,都會被看作是針對所有人的惡意舉動”。同時,他又一再保證,一旦他感到自己的宗教信仰與整個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他將毫不猶豫地辭去總統一職。

2004年大選時,民主黨的約翰·克里就沒有甘迺迪這種手腕了。這位辯才雖然能說會道,但在自己的宗教信仰方面卻遮遮掩掩,至少沒有和布希一樣反覆強調。布希說,信仰在他的生活中相當重要:對他而言,信仰是非常個人的事,他常為家人和美國的部隊禱告,也常祈求力量與智慧。由於這種信仰策略,使得他不費任何氣力就獲得了猶他、愛達荷、田納西、密蘇里等幾個宗教大州的支持,在失掉原本有望信手擒來的加州27張可觀選票後依然能穩坐總統寶座。在這方面,克里就遠不如布希。雖然他也同布希一樣表演性地參加教堂禮拜活動,也在辯論中表示尊重信仰,但他並未像布希那樣表演得那么頻繁,語言運用也不是那么堅決,他的天主教背景更是一大劣勢。結果,克里是天主教徒,與信仰基督新教的布希相爭應該沾點兒本人所屬教派的“光”,可事實並非如此。布希除贏得基督新教徒59%的選民支持外,還獲得天主教徒52%的支持,而克里只得到天主教徒47%和基督新教徒40%的選票。

2008年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階段,可以說是少數派“亮劍”,民主黨這邊希拉蕊代表半邊天,歐巴馬代表黑人拼得你死我活,可共和黨這邊卻形勢明朗,約翰·麥凱恩早早的擊敗黨內對手,虛位以待。敗在麥凱恩手下的,就有一位摩門教徒,典型的少數派,出於外界壓力和渺茫的獲勝希望,他提前退出競爭。

……

後記

寫書是件快樂的事情,儘管這個過程肩膀會疼、眼睛會酸,但最後一個句號落下的那一刻,除了快樂、激動,更多的是感激之情。

感謝當代中國出版社經驗豐富的責任編輯陳立旭先生,他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修改建議,令本書增色不少。當然,如果不是鄭挺穎牽線搭橋、朱家雄代為奔走,此書的出版肯定還要多些波折。

在尋求出版的過程中,閻昕霞、陳小茹、吳勁松、許鑫、白小薇、沈中明、李銳,都提供了幫助,請允許我藉此機會向他們說聲謝謝。

感謝我所服務的《中國青年報》,這是個催人奮進的集體。感謝把我招進報社的梁平老師,是她指導我從一個學生成為記者、編輯;感謝國際部主任陳為民老師,他的豁達、寬容給了我個人發展的空間;感謝國際部副主任高鑫誠,他和我亦師亦友,他對文字的雕琢是我難以企及的;感謝我的同事石洪濤,我懷念我們一起做新聞的那段日子,也感念他的鼓勵和支持。同時,感謝報社所有幫助過我的領導、同事,特別是曾“共患難”的原副總編輯樊永生。

尤其需要感謝的是徐冰川,她提供了一處供我潛心寫作的場所,累了可以賞花品茶,也可葡萄架下聽雨聲,邱永崢當然不能忘記,他的鼓勵和敦促一直是我寫作的動力。

我還要特別感謝一個人,從2000年相識以來,她給我提供了許多工作上的幫助。她是熊昱彤,在美國駐華使館新聞文化處工作,她的鼓勵和關注讓我有了更多的工作激情。

還有一個人需要特别致謝,那就是曹守忠醫生。我們是多年好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