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時習

內容介紹《早期中國》創刊於1975年,為西方漢學界的權威刊物,迄今已刊出了二十八輯。 1985年受聘為芝加哥大學東亞語文系助教授,以後一直在芝加哥大學任教,1997年升為顧立雅(Creel)中國古史名譽教授。 Loewe)合編《劍橋中國古代史》(1999)。

內容介紹

《早期中國》創刊於1975年,為西方漢學界的權威刊物,迄今已刊出了二十八輯。本書編者夏含夷曾長期擔任其主編,他本著為使中國讀者對西方的中國古代文化史研究有一個比較全面印象的目的,根據論文的學術水準、創造性、代表性和可譯性諸條件,從《早期中國》近十幾年的文章中選編了八篇論文和四篇書評,內容涉及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神話學、古文字學、經學、訓詁學、藝術史學、文學諸學科,時間範圍是從新石器時代直到魏晉時代,包括商周春秋戰國以及秦漢的每一個時代。這些文章不僅研究視角新穎,而且分析方法獨特,很多不同於國內,最終得出的結論也和國內的一般共識很不一樣,相信其中譯本的出版不僅有助於增進國內讀者對西方漢學界研究現狀的了解,而且對國內古代史研究者也會有一定的啟發。

作者介紹

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美國賓州人,1952年生於賽維克立鎮(Sewickley)。1970年進入聖母大學,以宗教學為專業。1974年畢業後,曾在台灣留學三年,隨愛新覺羅毓鋆學習三玄。回國以後,進入史丹福大學研究所東亞語文系,1980年獲碩士學位,1983年獲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為“《周易》的編纂”。1985年受聘為芝加哥大學東亞語文系助教授,以後一直在芝加哥大學任教,1997年升為顧立雅(Creel)中國古史名譽教授。研究範圍為中國上古文化史、古文字學、經學、《周易》,主要專著包括《西周史料:銅器銘文》(1991)、《易經:馬王堆帛書易經第一英文翻譯》(1996)、《孔子之前:中國經典的創造研究》(1997)、《古史異觀》(2005),《重寫中國古代文獻》(2006),另外編輯了《中國古代新史料:閱讀銘文與寫本的指南》(1997)以及與魯維一(Michael Loewe)合編《劍橋中國古代史》(1999)。

作品目錄

序言
齊家與二里頭:遠距離文化互動的討論
古漢語巫(*Myag)、古波斯語Mogus和英語Magician
孔子:野生的聖人,感孕而生的神話典型
關於《墨子》“核心篇”成書的一些看法
《老子》第五章中“橐籥”之喻與戰國養生學
禮儀中的美術:馬王堆再思
漢代死亡學與靈魂的劃分
王弼注本《老子》
評《英國所藏甲骨集》
關於經學史
諷喻的意象:一篇書評
《淮南子》校勘學中的語言學、系譜學及文獻學:評述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