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衛星十二號

遙感衛星十二號

2011年11月9日11時2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二號”送入太空。同時,成功搭載發射了“天巡一號”衛星。

簡介

資料圖:長征火箭正在點火。資料圖:長征火箭正在點火。

“遙感衛星十二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生產。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搭載的“天巡一號”衛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主要用於技術驗證實驗。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50次飛行。

相關知識

遙感衛星是指利用遙感技術和遙感設備對地球各種現象進行觀測的人造衛星。它收集記錄的信息,主要套用於國土資源勘查、環境監測與保護、城市規劃、農作物估產、防災減災和空間科學試驗等領域。
中國遙感衛星與已開發國家相比起步較晚。2006年4月27日,“遙感衛星一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為我國發射遙感衛星迎來“開門紅”。之後5年多時間裡,我國又成功發射了11顆遙感衛星。
我國目前在軌運行的遙感系列衛星,均屬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其軌道高度大約為400到500公里,它們互相補充、相互配合,逐步形成一個完善的網路服務平台。在抗擊汶川特大地震、舟曲特大土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中,遙感系列衛星通過實時對地成像觀測,為地面指揮、災情核實、恢復重建等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支持。
這次發射“遙感衛星十二號”和2009年9月發射“遙感衛星八號”,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都採用了“一箭雙星”發射模式,只是搭載的衛星不同。這次搭載發射的“天巡一號”衛星,主要用於技術驗證實驗。發射“遙感衛星八號”時搭載的“希望一號”衛星,則是一顆專門為青少年研發的公益衛星,主要任務是實施青少年提出的“天圓地方”科學實驗、建立業餘無線電空間通訊以及開展太空攝影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