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富爾的日記

達爾富爾的日記

《達爾富爾的日記》 對於達爾富爾問題,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見證者。 為了中國的出發

圖書信息

《達爾富爾的日記》《達爾富爾的日記》
書 名:達爾富爾的日記
作 者:張曉文 著
出 版 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08-6-1
版 次:1
頁 數:210
字 數:220000
印刷時間:2008-6-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5724228
包 裝:平裝
20263042

編輯推薦

全球首位進入達爾富採訪的華媒體女記者,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作序,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鳳凰衛視首席評論員阮次山,聯袂推薦。
對於達爾富爾問題,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見證者
張曉文
達爾富爾,這個位於北非國家蘇丹西部的貧困地區,近年來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熱點。近來,西方某些政要及演藝界明基頻頻以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會為籌碼。不斷向中國政府施壓,將中國推到達爾富爾問題的舞台中心。究竟在達爾富爾發生了什麼?問題嚴重到了什麼程度?為什麼中國會被捲入其中?達爾富爾問題有沒有最終解決的可能?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鳳凰衛視的製片人張曉文一行奔赴達爾富爾,輾轉數日。用鏡頭和文字,給我們呈現出一個真實的達爾富爾。作者從一個純粹媒體人的角度出發,不設前提和框架,記錄下親眼所見——孰對孰錯,孰真孰假,交由讀者來評判。對於達爾富爾問題,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見證者。
《達爾富爾日記》,從一個側面和角度,對有關疑問提供了一些背景和解讀。它像是在厚重如山的謠方媒體報導中,挖出了一個小洞,使之得以透進一點新鮮的空氣。
——劉貴今(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
她儘可能地給所有人表達的權利,提供線索和信息,在為他們贏得世界關注的同時,也讓觀眾自己去選擇對錯,決定自己要怎么做。
——劉長樂(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
古訓有“不入危邦”之說,但鳳凰衛視卻有那么幾個偏偏衝著“危邦”而去的同事,而且多數還是女孩子,曉文就是一個。原因是新聞出在那些地方,而她正是一個媒體人,有著強烈的新聞衝動。她每次從遠方回來,就沒日沒夜地剪片寫稿,沒時間同我們細說經歷。現在,曉文的書終於可以告訴我,她究竟是如何闖蕩世界的。而她用照相機留下的另一種記錄,則總是讓我感覺到她細膩的內心。
——曹景行(鳳凰衛視咨訊台副台長、言論部總監)
如今的張曉文已成為一個見多識廣、處亂不驚又觀察入微的新聞工作者,讀者們從這本《達爾富爾日記》中,就能看出她的觀察和心得。

內容簡介

達爾富爾,這個位於北非國家蘇丹西部的貧困地區,近年來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熱點。近來,西方某些政要及演藝界明星頻頻以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會為籌碼,不斷向中國政府施壓,將中國推到達爾富爾問題的舞台中心。究竟在達爾富爾發生了什麼?問題嚴重到了什麼程度?為什麼中國會被捲入其中?達爾富爾問題有沒有最終解決的可能?
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鳳凰衛視的製片人張曉文一行奔赴達爾富爾,輾轉數日,用鏡頭和文字,給我們呈現出一個真實的達爾富爾。作者從一個純粹媒體人的危度出發,不設前提和框架,記錄下親眼所見——孰對孰錯,孰真孰假,交由讀者來評判。
對於達爾富爾問題,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見證者。

作者簡介

張曉文,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文學學士,法國巴黎文化管理學院藝術管理碩士,2000年加入鳳凰衛視,現為著名欄目《風雲對話》的製片人、高級編導。
作為女性,她出入的通常是發生戰亂的國家和地區,訪問的多是國家元首、政府高官,也不乏叛軍、難民和普通老百姓。幾年來,她走訪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製作過多部文化專題片及國際時政紀錄片。
她從一個專業媒體人的視角,為我們記錄下了不同文化聞的交流與碰撞、國際社會殘酷的政治生態及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態。
主要紀錄片作品:
鳳凰衛視《周末大放送》之《探秘湄公河》《赴約——加沙火線實錄》《他信歸鄉錄》; 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之《被遺忘的霹度——阿爾巴尼亞》《為核而來——德黑蘭》《貝魯特之殤》《對陣——來自蘇丹達爾富爾的聲音》等。

目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機會到來
米亞·法羅的尖叫
從中國維和訓練營到蘇丹難民營
為了中國的出發
最早的定義:對劉貴今和薩利赫的專訪
“滾筒洗衣機”
出發前的慌張
Timing
出發
尊貴
爭吵的開始
城市的髮際
中國人
廢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