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四川省地級市]

達州[四川省地級市]
達州[四川省地級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達州是四川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四川省東部,自東漢建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歷為該地區州、郡、府、縣所在地。達州幅員面積16591平方公里,轄2個市轄區(通川區、達川區)、4個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代管1個縣級市(萬源市),另附加一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90萬人(截至2018年12月,達州中心城區建成面積100平方公里 、人口102.5萬人 )。 達州市是四川省人口大市、農業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和革命老區;達州羅家壩遺址、城壩遺址,是長江上游古代巴人和巴文化中心遺址的發源地 ;是四川巴渠文化的中心地帶;是全國三大氣田之一和國家“川氣東送”的起點站;是國家天然氣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區 ;是國家重要能源資源戰略基地;素有“巴人故里、中國氣都”之稱。 達州是國家規劃定位的成渝經濟圈、川東北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四川重點建設的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是中國公路運輸主樞紐和四川省區域性次級樞紐城市;是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是四川省通江達海的東通道;是建設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和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 達州物產豐饒,資源富集。享有中國苧麻之鄉、中國黃花之鄉、中國油橄欖之都、中國富硒茶之都、中國香椿第一縣的美稱。2016年7月,達州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2016年12月,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6年12月,被推選為2016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達州市達川區真佛山 達州市達川區真佛山

達州地區夏朝屬梁州,殷商屬雍州。最早的土著居民是賨人,他們建立了賨國(今渠縣土溪鎮)。 戰國初期,巴人從漢江遷徙至長江流域,達州地區納入巴國治地。

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秦朝和西漢時期達州地區屬宕渠縣(公元前314年設定)。

東漢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宕渠縣東境置宣漢縣。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設立巴西郡,達州地區屬益州巴西郡。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滅成漢,分巴西郡置宕渠郡,並領有宣漢、漢興(即漢昌)、宕渠縣三縣。

劉宋永初年間(420年~422年),升宕渠郡宣漢縣為巴渠郡,轄宣漢、始興、巴渠、東關、新安、下蒲、晉興七縣。

南梁大同二年(536年),廢巴渠郡置萬州,轄開巴郡、新安郡、萬榮郡、東關郡等七郡。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以萬州居四達之地,改萬州為通州。

隋大業三年(607年),通州改為通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名通州。武德三年,於通川縣城置通川總管府,轄通、萬等八州。 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貞觀五年(631年),廢都督府。天寶元年(712年),改通州為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復名通州。

宋乾德三年(965年),通州改名達州。兩宋時期,達州先屬奉節峽路,再屬奉節夔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屬四川東道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年)改屬四川行省夔州路(今奉節)。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州為縣,屬奉節夔州府。

清朝先屬奉節夔州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達州升為直隸州。嘉慶七年(1802年),改達州為綏定府。取達州的達字為縣名,增設達縣為附郭首縣。

達州城區 達州城區

民國二年(1913年)撤綏定府。民國24年(1935年),川政統一,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開江,開江解放。11日大竹解放,12日渠縣解放,15日達縣解放,17日宣漢解放,29日萬源解放。至此,達州所屬各縣全部解放。

1950年,改行政督察區為川北行署區達縣專區。

1952年9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區,恢復四川省建制,為四川省達縣專區。

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地區駐達縣。

1993年7月5日,達縣地區更名為達川地區。

1999年6月20日,撤銷達川地區,設立地級達州市,市人民政府駐通川區荷葉街。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達州市地圖 達州市地圖

1950年,設達縣專區,屬川北行署區。達縣專署駐達縣,轄達縣、宣漢、開江、平昌(原平昌設治局改設,駐江口)、巴中、南江、通江、萬源等8縣。

1952年,達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

1953年,原大竹專區所屬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入達縣專區。轄11縣。

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地區駐達縣。轄達縣、萬源、宣漢、開江、鄰水、大竹、渠縣、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11縣。

1976年,由達縣析置達縣市,屬達縣地區領導。達縣地區駐達縣市。轄1市、11縣。

1979年,由萬源縣析置白沙工農區(相當於縣級),工農區政府駐白沙公社。達縣地區轄1市、11縣、1工農區。

1993年7月5日,國務院批准:將達縣地區、達縣市更名為達川地區、達川市;將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劃給新設立的巴中地區(今巴中市)管轄,鄰水縣劃給廣安地區(今廣安市)管轄;撤銷萬源縣、白沙農工區,合併設立萬源市,由達川地區代管。

1999年6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設立達州市通川區,以原達川市的行政區域為通川區的行政區域,將達縣的雙龍鄉劃歸通川區管轄。達州市轄原達川地區的達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大竹縣和新設立的通川區。原達川地區的萬源市由四川省直轄,達州市代管。

2013年7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達縣,設立達州市達川區。以原達縣(不含碑廟鎮、江陵鎮、北山鄉、安雲鄉、梓桐鄉、金石鄉、青寧鄉、龍灘鄉、檬雙鄉)的行政區域為達川區的行政區域;原屬於達縣行政區域的碑廟鎮、江陵鎮、北山鄉、安雲鄉、梓桐鄉、金石鄉、青寧鄉、龍灘鄉、檬雙鄉劃歸通川區管轄。

轄區概況

達州市轄2個市轄區(通川區、達川區)、4個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代管1個縣級市(萬源市),另附加一個經濟開發區(46個行政村)。

區劃面積(km²)人口(萬人)郵政編碼行政區劃代碼政府駐地
通川區 900.9 57.94 635000 511702 東城街道
達川區 2245 120.29 635000 511721 三里坪街道
大竹縣 2076 103 635100 511724 竹陽鎮
開江縣 1033 58 636250 511723 新寧鎮
宣漢縣 4271 130 636150 511722 東鄉鎮
渠縣 2013 148 635200 511725 渠江鎮
萬源市 4065 68 636350 511781 太平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達州地處川渝鄂陝四省市結合部和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帶,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四川重點建設的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達州市幅員面積16591平方公里。

地貌

地貌 地貌

達州市地勢東北高(大巴山區),西南低(盆地丘陵區)。最高處是宣漢縣雞唱鄉大團堡,海拔2458.3米;最低處是渠縣望溪鄉天關村,海拔222米。大巴山橫直在萬源宣漢北部,明月山、銅鑼山、華鎣山由北而南,縱臥其間,將達州市分割為山區、丘陵、平壩3塊。山地占幅員面積70.70%,丘陵占28.10%,平壩占1.20%。北部山體切割劇烈,山勢陡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單元;中南部較為平緩,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單元。

水文

達州市河流主要屬長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發源於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樹枝狀分布。前河、中河、後河匯成州河後與巴河在渠縣三匯鎮匯合成渠江,南流300公里入長江。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幹流有15條。共有通航河流9條,分別是渠江、州河、巴河、前河、後河、中河、鐵溪河、清溪河、林崗溪,基本形成以渠江、州河、巴河這主幹流的水路運輸網路,流域覆蓋達州市四個縣(市)。各河流可通航里程不等,運載量在100噸以下。

氣候

達州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由於地形複雜,區域性氣候差異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區氣候溫和,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海拔800至1000米的低、中山氣候溫涼、陰濕,回春遲,夏日酷熱,秋涼早,冬寒長;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區,光熱資源不足,寒冷期較長,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達州市熱量資源豐富,雨熱同期,全年平均氣溫14.7度~17.6度之間,無霜期300天左右。達州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間。春季多寒潮低溫天氣,夏季多伏旱和洪澇、大風、冰雹,秋季多連綿陰雨。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達州[四川省地級市] 達州[四川省地級市]

截至2012年,達州市已發現礦物38種,產地250餘處。其中探明儲量的28種,產地146處;可開發利用的28種,已開發利用的21種。石煤已探明儲量7.63億噸,其中保有儲量5.80億噸,表外儲量1.22億噸,煉焦用煤6.39億噸。主要分布在達川區、通川區、大竹縣、宣漢縣、渠縣及開江縣、萬源市境內。

達州天然氣遠景儲量達3.8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600億立方米,是全國繼新疆塔里木、內蒙古鄂爾多斯氣田之後最具開發潛力的大氣田。中石化在宣漢普光發現迄今為止國內探明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裝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高達3561億立方米,到2009年預計探明儲量將達到7700億立方米;中石油萬源羅文鐵山坡氣田單井日產無阻流量高達1550萬立方米,創全國陸地單井日產量之最。中石油、中石化已把達州作為“十一五”期間天然氣勘探、開採的主戰場,到2010年,將建設普光、羅家寨、鐵山坡、渡口河和石河等5個天然氣淨化廠,達到天然氣處理能力7400萬立方米/日,年新增商品天然氣量200億立方米,年產硫磺450萬噸。

鐵礦保有儲量3743萬噸,預測儲量1400萬噸,主要分布在萬源市紅旗、長石、城區、關壩、水田、沙灘等地。達川區新興,宣漢縣新華、樊噲、漆碑、天生、上峽等地也有分布。錳礦在萬源市大竹河田壩一仙鵝一帶,發現一處錳礦。礦床延伸30餘公里僅在北段8公里地區內探明菱錳礦表外D級儲量113.5萬噸。礦石中錳最高含量36.27%,最低11.1%。

達州[四川省地級市] 達州[四川省地級市]

釩礦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大竹河蒲家壩、隔檔溪地區,D級保有儲量,五氧化二釩42.88萬噸,礦石5918萬噸。鋁土礦分布於萬源市花尊山一帶,長18公里,厚度0.43至3.2米。探明儲量84萬噸,平均品位35%-51%。石灰岩在萬源市、渠縣、通川區境內局部地區探明保有儲量5億噸。大竹縣、宣漢縣、達川區都有出露。達州市地質儲量20億噸左右。

截至2012年,石膏已探明儲量2.3億噸,主要分布在渠縣、萬源市、達川區等區縣的一些地區。岩鹽礦位於達川區鐵山背斜北端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2億噸以上;宣漢縣西北含鹽塊區,面積14平方公里,遠景儲量4億噸以上;通川區羅江、宣漢縣王家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0.9億噸以上。

富鉀滷水儲量為3.39億m³,探明儲量1.65億m³,主要分布在宣漢縣境內。白雲岩的遠景儲量2272萬噸,矽石遠景儲量5億噸,鉀鹽礦遠景儲量1000萬噸,鋇礦遠景儲量20萬噸以上,鑄石遠景儲量5億噸以上,大理石遠景儲量2000萬立方以上。其他非金屬礦產耐火粘土地質儲量500萬噸,磷礦保有儲量631萬噸,硫鐵礦200萬噸,膨潤土(俗稱白泥巴)保有儲量11.76萬噸,頁岩、粘土礦695萬噸。

生物資源

達州市共有脊椎動物400餘種,其中獸類60多種,鳥類230多種,爬行類14種,兩棲類10多種,魚類85種。有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2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獸類14種,鳥類20種,兩棲類1種(大鯢,俗稱娃娃魚);屬省重點保護的獸類3種,鳥類12種,爬行類2種;屬四川省林業廳公布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250種。

全區有野生植物5000餘種,分屬201科、1269屬,具有種類多、分布廣、數量大、南北植物兼備等特點。除稀珍保護植物31種,占全國列為保護類的8.8%左右外,還有藥用價值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澱粉植物、纖維植物、單寧植物、菌藻類植物和花卉等。

達州市普查鑑定的2158種植物中,可供藥用的1652種,現已收入標準的有500多種。大宗品種有30多個,暢銷國內外市場。達縣出產的白芷、紅花、百合、烏梅;宣漢出產的黃連、黨參、大力子、厚朴;開江縣出產的香附子、山植;萬源市出產的陳皮、黨參、柴胡、杜仲、天麻。渠縣出產的白芷、川芎等均為大宗產品。其中天麻、杜仲、黃柏、厚朴、首烏等頗負盛名。

人口民族

達州[四川省地級市] 達州[四川省地級市]

2013年末,達州市總人口為687.6萬人,常住人口551.28萬人,城鎮化率37.8%。2013年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5.78‰,自然增長率4.42‰。

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侗族、瑤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671.67萬人,常住人口568.95萬人,城鎮化率43.92%。全年出生人口60949人,出生率9.07‰;死亡人口39515人,死亡率5.88‰;自然增長率3.19‰ 。

政治

職務姓名
市委書記 包惠
市長 郭亨孝
市人大主任 胥健
常務副市長 李天滿
市政協主席 康蓮英
副市長 黃平林、王全興、胡杰、徐承、吳應剛、洪繼誠、王善平、徐天昊
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概況

2017年,達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83.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2.13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558.12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703.69億元,增長10.5%。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8066元,增長7.1%。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979.36億元,比上年增長8.4%,占GDP的比重為61.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2.8%,拉動GDP增長5.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24億元,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482.42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408.7億元,增長10.1%。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4%,總體保持平穩。其中食品菸酒類下降1.2%,衣著類增長4.7%,居住類增長1.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增長1.7%,交通和通信類增長0.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增長4.2%,醫療保健類增長4%。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21.5%。

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4159人,失業人員再就業9827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615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981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7%。

第一產業

2017年,達州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6.0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6%。其中,水稻17.7萬公頃,增長0.6%;玉米10.35萬公頃,增長0.6%;薯類16.39萬公頃,增長2.5%;油料種植面積13.17萬公頃,增長1.1%;蔬菜種植面積9.41萬公頃,增長0.9%。

全年糧食產量296.06萬噸,比上年增加3.54萬噸,增長1.2%;油料產量34.01萬噸,增長2.1%(見下表)。

2017年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單位:萬噸)

產品名稱 產量 比上年增減( +、- )%

糧食 296.06 1.2%

稻穀 126.63 1.0%

玉米 70.94 1.2%

薯類 68.10 3.0%

油料 34.01 2.1%

油菜籽 29.18 2.0%

麻類 4.94 0.9%

水果 33.29 2.2%

蔬菜 309.96 1.4%

全年肉類總產量47.87萬噸,比上年下降2.2%。其中豬肉產量31.94萬噸,下降2.7%;牛肉產量4.47萬噸,增長1.1%;羊肉產量1.77萬噸,增長0.2%;禽肉產量9.28萬噸,下降2.7%。全年水產品產量9.86萬噸,增長5.6%。牛奶產量1.89萬噸,增長3%。

第二產業

2017年,達州市全部工業增加值411.26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4.1%,重工業增長8.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11.6%,集體企業下降11.7%,股份制企業增長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35.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34億元,比上年增長4.1倍;實現利稅85.13億元,增長115.3%;資產負債率44.7%,下降11.5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4.0次/年,增0.4次;成本費用利潤率4.8%,增3.7個百分點;總資產貢獻率10.3%,增4.3個百分點。

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54.35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全市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400.7億元,增長16.4%。

第三產業

2017年,達州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727.65億元,增長15.2%。其中,國有投資完成1127.32億元,增長23.4%;民間投資完成600.33億元,增長2.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96.99億元,增長10.3%;第二產業投資404.96億元,下降2.5%;第三產業投資1225.71億元,增長23%。

從房地產開發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13.64億元,同比增長21.8%。商品房施工面積998.85萬平方米,增長4.1%;商品房銷售面積406.32萬平方米,增長58.1%;商品房待售面積85.01萬平方米,下降6.8%,去庫存效果明顯。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0.37億元,同比增長13%。

按消費所在地看,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557.75億元,增長12.5%;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302.61億元,增長13.8%。

按消費形態看,餐飲收入完成88.64億元,增長14.8%;商品零售完成771.73億元,增長12.7%。

從熱點商品看,日用品類增長23.4%,汽車類銷售額增長22.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9%,家具類增長15.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5%,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增長12.9%。

全年進出口總額6909萬美元。其中,進口額482萬美元;出口額6427萬美元;淨出口(出口減進口)5945萬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契約項目2個,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500萬美元。

全市共接待遊客2233萬人次,增長17%。其中,蓮花湖接待遊客247.2萬人次,神劍園接待遊客138萬人次,洋烈水鄉接待遊客90萬人次,五峰山風景區接待遊客8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1.08億元,增長22%。

2017年,全市地方公共財政收入90.73億元,增長10%,高於GDP增速1.8個百分點,占GDP比重為5.73%;地方公共財政支出387.67億元,增長8%。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801.93億元,比年初增加176.95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住戶存款1917.5億元,增長10.2%;非金融企業存款431.96億元,下降2.9%;廣義政府存款362.05億元,增長20.4%。人民幣貸款餘額1277.93億元,比年初增加200.3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住戶貸款605.17億元,增長13.9%。

2017年,全市實現保費收入84.36億元,同比增長20.3%。保費深度5.33%,同比提高0.45個百分點,保費密度1222.56元,同比增加196.45元。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67.54億元,增長23.4%;財產險保費收入16.82億元,增長9%。賠款及給付合計26.15億元,其中人身險賠款及給付合計17.78億元,財產險(已決)賠款8.37億元。

社會

科技

2017年,全市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2家。擁有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省級技術創新聯盟、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各1家,市(廳)級重點實驗室12家,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4家。建立科技扶貧線上平台8個。全市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9項,授予市級科技進步獎30項,登記技術交易契約金額1425萬元。全年共申請專利2219件,增長48.2%,專利授權1032件,增長29.1%。

通信

2017年,達州市全年郵政電信業務收入30.48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6.2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396.65萬戶,其中:3G行動電話用戶48.83萬戶,4G用戶229.91萬戶。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11.51萬戶,網路電視用戶73.58萬戶。

文化

巴渠文化,一指達州市地處巴山渠水,上古屬巴地,距今上千年的古著《太平寰宇記》中就列有《巴渠風俗篇》;二指巴渠人民所創造的這一得天獨厚的文化,既具有鮮明的巴渠地域特色,又是中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巴渠文化”是生活在州河、渠江流域的勞動人民,經歷了數千年社會的發展演繹創造出來的區域文明的結晶。

2017年,全市共有文化藝術館(站)321個;其中,文化館8個,文化站312個;博物館(陳列館)5個;劇場、影劇院數25個,其中電影院17個;公共圖書館8個,藏書1405千冊。年末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6.95%和96.12%,全市有線電視入戶率(含網路電視用戶)達到55.08%。

體育

2017年,全市共有體育場館11個,當年新建全民健生路徑157條,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45個。體育彩票銷售收入實現1.66億元,增長12.2%。

衛生

2017年,全市共有衛生機構419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9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個。衛生機構床位29915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28848張。全市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2081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生6937人,註冊護師、護士9493人。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3.82‰和5.36‰。

教育

2017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學校1924所。其中,國小1501所;普通中學386所;普通高等學校2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4所;成人高等學校1所。全市共有專任教師50791人,其中,國小24859人;普通中學21129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517人;普通高等學校1255人;成人高等學校31人。全年各類學校招生21.06萬人,在校生82萬人,畢業生20萬人;國小招生6.27萬人,在校生40.71萬人,畢業生6.98萬人;普通中學招生10.83萬人,在校生31.82萬人,畢業生10.4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招生2.86萬人,在校生6.32萬人,畢業生2.53萬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7796人,在校生24549人,畢業生6763人。成人高等學校招生3048人,在校生6935人,畢業生2289人。幼稚園752所,在園兒童19.18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教育體制學校列表
高等教育四川文理學院達州職業技術學院達州中醫藥職業技術學院
中等教育達州市第一中學達州中學達州市高級中學
渠縣中學渠縣三匯中學宣漢中學
大竹中學萬源中學開江中學
達州新世紀中學達州外國語學校萬源市第三中學校
達州市達川區第四中學達州銘仁園中學達州市達川區石橋中學
達州市達川區第二中學達州市通川區第八中學達州市達川區管村中學
達州市達川區石梯初級中學達州市達川區橋灣中學渠縣第二中學
大竹觀音中學四川省達川中學
初等教育達州市通川區西崗國小達州市通川區第八國小達州市通川區第七國小
達州市通川區第二國小達州市通川區第一國小達州市通川區實驗國小
達州市通川區柴市街國小達州市達川區實驗國小達州市達川區逸夫國小
達州市達川區希望國小達州市達川區城南國小達州市達川區藍天國小

人民生活

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68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83元,增長9.1%。其中,工資收入16397元,增長9.5%;經營淨收入5172元,增長11.1%;轉移性收入5187元,增長5.3%;財產性收入1627元,增長11.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557元,增長8.9%。其中,教育文化娛樂類支出增長17.3%;食品菸酒類支出增長7.7%;醫療保健類支出增長5.2%;衣著類支出增長1.8%。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40%。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3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工資收入5162元,增長3.6%;經營淨收入4833元,增長10.4%;轉移性收入2391元,增長20.9%;財產性收入457元,增長20.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261元,增長9.8%。其中,居住類支出增長14.8%;教育文化娛樂類支出增長14.4%;食品菸酒類支出增長8.8%。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42.4%。

社會保障

2017年,全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60.49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4.1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3.27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1.47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3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521.55萬人。

全市共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236個,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33960張。社區服務設施469個。年末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分別為7.46萬人和32.3萬人,分別比上年末減少3.19萬人和0.98萬人。

2017年,通川區貧困縣摘帽已接受省上驗收,全市全面完成311個貧困村退出、15.07萬貧困人口脫貧目標,貧困發生率為3.7%,比上年下降了2.8個百分點。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1.33萬戶,建成農村公路1562公里,8.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206個貧困村建立了電商服務站點。建成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154個,搬遷入住1.5萬戶4.8萬人。

環保

2017年, 全市治理水土流失182平方公里,當年造林面積14907公頃,完成營造林40.6萬畝,森林面積70.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2.76%。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深入推進,空氣達標率為83.6%,同比上升9個百分點,PM10和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0.5%、10.7%;年末地表水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比例達到100%。

2017年,全市單位GDP能耗為0.75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增長0.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2.1噸標準煤/萬元,增長2.24%。

交通

公路

達州是全國179個公路運輸主樞紐之一和四川省12個區域性次級樞紐城市之一,是國家布局規劃的二級物流中心城市,西部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2016年末,達州市境內公路總里程195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7公里,完成公路貨運周轉量122.91億噸公里,完成公路客運周轉量28.81億人公里。

國道210國道318國道347國道
542國道
高速公路達渝高速公路達陝高速公路達萬高速公路
達巴高速公路南大梁高速公路達營高速公路(在建)
萬巴高速公路(在建)達州繞城高速公路(在建)
城際快速通道達州-宣漢快速通道(在建)達州-開江快速通道(在建)達州-渠縣快速通道(在建)

鐵路

鐵道線路:達成鐵路、襄渝鐵路、達萬鐵路、達巴鐵路 、成達萬高鐵 (規劃)

火車站:達州站、達州東站

航空

達州火車站 達州火車站

達州河市機場,隸屬於四川機場集團公司,先後攜手國航、東航、川航、首都航、西藏航,開通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泉州、成都、三亞、拉薩、杭州等10條航線,2016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萬人次。

2016年10月31日,達州百節機場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後達州機場由河市機場整體搬遷至百節機場運營,將成為川東北地區最大的民用機場。

航運

達州是四川通江達海的東通道,達州年貨物吞吐量居全川地級市之首,輻射川東北地區。州河、渠江可以直通長江,共有通航河流9條,基本形成以渠江、州河、巴河等這幾條主幹流水路運輸網路,水路流域覆蓋達州市2區4縣1市。

民俗文化

元九登高

達州元九登高節這一傳統已沿襲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數十萬人傾城出遊,這一壯觀景象在全國也屬罕見。相傳公元815年,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詩人,世稱元九)貶謫通州(今達州)任司馬,初到任時,通州:“人稀地僻、蛇蟲當道”,元稹勵精圖治,清正廉潔,政績斐然,為當地百姓幹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調任河南,民眾便於正月初九元稹離任當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鳳凰山,萬民送別,依依不捨。達州從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傳統習俗。每年元月初九這一天,達城萬人空巷,男女老幼競往城外登山,登高遠望,紀念這位好官,而且風雨無阻,不達山頂決不罷休,一直延續今日。人們藉此登高眺遠,祭天祈福,期待一掃去歲頹勢,迎來新年萬事暢達。當代達州籍著名詩人樑上泉有這樣的詩句:達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懷元九,詩魂常伴鳳凰游。“元九”登高節已在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商標局註冊,成為達州的城市文化節日品牌。

石橋火龍

石橋火龍 石橋火龍

達州石橋火龍鬧春已延續千年。整個活動貫穿了請龍、龍點睛、龍請水、燒火龍、送龍等民俗風情,祈求新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特別是到了元宵節晚上,數條火龍遊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製成煙花,盡情地對火龍燃放,使之火花四濺,讓人喝彩不已。火龍用竹篾做成龍的軀體,再裱上白紙,塗上顏色,繪上鱗、角、爪,龍首、龍尾長達數十米,渾然一體。然後用硫磺、白硝、木炭製成的火藥,做成“土火箭”,還有吐珠、轉花、大犁等不同式樣的煙花,安裝在龍的全身。一條火龍由十來個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樂手、擎鱉魚、小龍蝦、鱉、金魚等人,隊伍達幾十人。經過幾百年來藝人不斷地研究改進,如今火龍由原來丈把長,發展到現在最長可達30多米長。

旅遊

達州,地處四川東部,轄4縣2區1市,幅員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00萬,是人口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和革命老區,享有“巴人故里、紅色達州、中國氣都”之美譽。其中擁有包括八台山、龍潭河、賨人谷、巴山大峽谷、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宕渠古城等自然山水和人文文化一大批豐富的旅遊資源。

2016年12月,四川達州被國務院列入《“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要培育跨區域特色旅遊功能區、重點建設國家旅遊風景道、推進特色旅遊目的地建設。

達州市知名景點一覽表
簡介圖片
巴山大峽谷 巴山大峽谷前身為四川百里峽,位於宣漢縣境內,是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景區由百里峽、江口湖兩部分組成,總面積為105平方公里,其中百里峽景區範圍65平方公里,海拔452米至2148米,峽長140公里。這裡有百獸聚會、仙女岩、觀音洞、南天門、二龍飛瀑、老黃山、犀牛望月、一線天、盤龍洞、雄雞鳴天十大景點,江口湖水域面積20平方公里,有雲霧寨、雞窩石、三斗峽、普光寺、黃石白鶴林等景點。百里峽景區歷史悠久,有秦末漢初樊噲屯兵駐紮留下的將軍坪、跑馬梁、拴馬石、大通險道及石棧道等遺址,有張獻忠、白蓮教留下的青龍寨、大寨子等遺址。
四川百里峽 四川百里峽
八台山 八台山風景名勝區地處萬源市八台鄉的東部,因地貌成層狀梯級遞降,有八層之多,故名八台山。主峰2348m,為川東第二高峰。八台山為大巴山石灰岩山地的一部分。區內景物多彩多樣,融山景、峰景、崖景、生景、氣景為一體,是達州市自然風景最吸引人的景區之一。八台山峰谷高差達1500一1700m。站在峰頂,腳下群山起伏,如波似濤,延綿千里。其西南部為白沙河支流,谷坡寬闊,其上發育相對高差達100m的石灰岩孤丘36座,參差錯落,形似象棋的棋子,故稱棋盤山,這是四川省獨一無二的石灰岩丘陵群景觀。
八台山風景名勝區 八台山風景名勝區
真佛山 真佛山位於達州市達川區城南30餘公里的七里峽山脈中段的福善鄉境內,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風景區主要由德化寺、玉佛寺、金剛寺、凌雲寨等人文景觀,以及胭脂湖、三仙石、海螺洞、蓮花庵、雲華山、刀脊樑等自然景觀構成。與德化寺遙遙相對的一佛寺雙塔,造型別致,工藝精湛,塔高21層,可謂全國之最。古廟、石塔、林海、秀峰、溶洞、湖水渾然一體。
真佛山 真佛山
賨人谷 賨人谷風景區地處達州市渠縣城東26公里,以奇山、秀水、幽洞、麗峽、飛瀑、湖泊、湧泉、怪石、古棧、茂林著稱,被譽為川東“小九寨”、國家AAAA級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景區內景觀眾多,匯洞景、石景、崖景、瀑景、氣景、生景和人文景觀為一體,並且有些景物獨具特色。洞景主要集中在渠縣龍潭鄉老龍村境內,初步調查有大小溶洞60多個,呈現於地表的多為落水洞形式,一門一洞,洞洞有別,洞間又有小洞相通。溶洞群中,以老龍洞的規模最大、最奇。該洞高20m,寬約30m,長在1000m以上。
賨人谷風光 賨人谷風光
宣漢觀音山森林公園 觀音山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東北大巴山南麓,達州市宣漢縣柏樹鎮,面積24488畝,最高海拔1058.6米。以低山丘陵地貌為主,為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觀音山森林公園不僅是生態旅遊勝地,還具有歷史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底蘊,觀音山的神話傳說,神龍宮的傳奇故事,山頂的寶蓋寺遺址,紅軍戰場遺址和“白蓮教”起義遺址見證著歷史的痕跡。
觀音山森林公園 觀音山森林公園
雷音鋪省級森林公園雷音鋪森林公園總面積800公頃,距達川區南城6公里處,雷音鋪森林公園金剛寺旅遊度假村,距達城20公里,位於達川區金剛,該度假村置身於參天古樹之中,大清乾隆三年建造的名勝古剎,規模宏偉壯觀。雷音鋪森林公園經過幾年的建設,初具規模,已向遊客開放並能為遊客提供會議、度假、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優質服務。
雷音鋪森林公園 雷音鋪森林公園
萬源市大竹河風景區大竹河風景區位於萬源市北50公里,面積49.6平方公里。區內四季景色各有千秋。兩岸山峰千姿百態,有的峭壁千仞,直插雲霄;有的似鱷魚上山、神龜下海,活靈活現;天坑、地縫、間歇泉、溶洞等景觀目不暇接,令人嘆為觀止。
大竹河風景區 大竹河風景區
一佛寺塔 一佛寺塔又名雙石塔,位於達川區城東南40公里的景市鄉一佛塔村,一佛寺建於清宣統元年,其建築形式和殿堂布局與真佛山寺廟十分相仿,可惜該寺廟毀於“文革”,現僅存山門和石梯,山門高5米,兩邊門柱上石刻楹聯,為“梵剎甚清幽孤月寒煙空色相,園多雅致萬家煙火映禪登”。距寺約20米是一佛塔,塔為雙石塔,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六邊形密檐式實心塔。其中1號塔高42.65米,底層邊長3.6米,下為石砌素麵台基,高0.23米,基座為須彌座,高0.47米,東邊三面浮雕佛龕人物10餘尊以及園林建築圖案。
一佛寺塔 一佛寺塔
列寧主義街列寧主義街位於距達州市達川區63公里的石橋鎮西南角,由東向西一字排開的四座仿木結構的石牌坊,分別是清嘉慶、同治、光緒年間為旌表、誥封、節孝而建造的。石牌坊古樸雋秀,重檐斗拱蔚為壯觀。每坊額端均鏤雕“五龍捧聖”。其間或浮雕“八仙”,或圓雕“桃園結義”,或“三戰呂布”,或“二十四孝”等歷史故事。
列寧主義街 列寧主義街
渠縣漢闕群 渠縣碑、闕較多,而且品位高,檔次高,其中漢闕有6處。是全國最多的地方,闕上有的刻有朱雀、青龍,有的刻有人物,雕刻精美,造型精緻,為他處少見。全國重點保文物護單位2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其餘為縣文物保護單位。主要碑、闕有馮煥闕、沈府君闕、蒲家灣無銘闕、趙家村西無銘闕、趙家村東無銘闕、王家坪無銘闕、趙公神道碑等。
渠縣漢闕群 渠縣漢闕群
渠縣文廟 渠縣文廟地處四川達州市渠縣縣城內,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文廟是前後經歷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皇帝,改遷位置,費時118年之久才建成的。文廟大門雄偉壯觀,朱紅照壁,十分耀眼。正北面“宮牆萬仞”四個遁勁有力的楷書鎏金大字,相傳為康熙皇帝手書。宮牆兩邊大門懸匾,左有“聖域”、右有“賢關”,即聖賢所能至。橋護欄雕刻文房四寶、花鳥蟲魚、祥雲怪獸等。中橋兩頭為精雕蟠龍,只有狀元衣錦還鄉才可過此橋,寓意金榜題名,獨占鰲頭。兩旁的二橋,也只有功成名就的讀書人,才夠資格過一趟,稱做“游泮”,且要舉行一定儀式,即所謂“泮水生香”,始能走過。
渠縣文廟 渠縣文廟
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 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位於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梓桐鄉,建築面積約620平方米,現存房屋10間。此處原名“杜府草堂”,因建國前是梓桐鄉偽團總杜光亭的莊園。該建築始建於民國初年,後經逐年維修、遂成為一座具有川北農村特色的四合大院。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在1982年7月由達縣地區人民政府批准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修建了舊址陳列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張愛萍同志題寫了館名。1996年6月,被命名為地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5月22日被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達州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 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

著名人物

年代列表
古代元稹(唐代著名詩人)唐瑜(達州第一位帝師)李長祥(明末清初抗清將士)
唐甄(中國傑出思想家)李特(帝王)李雄(帝王)
近代陳伯鈞(開國上將)張愛萍(開國上將、副總理)向守志(開國少將)
王維舟(國軍少將)黎玉璽(國軍一級上將)魏傳統(開國少將)
金香碧(開縣人大副主任)李中權(開國少將)
現代魏傳義(著名畫家)樑上泉(著名歌詞作家、文學家)陳清泉(著名畫家)
龐中華(著名書法家)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24日,達州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友好城市

國家城市
美國 田納西州
加拿大 卡爾加里市
中國 上海市
中國 重慶市
中國 成都市
中國 深圳市
中國 西安市
中國 廣元市

城市之最

中國苧麻之鄉,中國黃花之鄉,中國富硒茶之都

世界上最大的3座天然氣脫硫廠在達州

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濕法磷酸淨化裝置在達州瓮福集團

亞洲最大的硫磺生產基地在達州

全國最大微玻纖生產基地在達州

全國第一大海相氣田——達州普光氣田

全國第一大天然氣化工園區在達州

全國最大的苧麻交易中心在達州

國家級天然氣質量檢驗機構和科研機構在達州

國家級新農村展演基地在達州

國家級曲棍球訓練基地在達州

中國西部最大燃氣電站在達州---總裝機高達140萬千瓦

中國西南最大鋁型材基地在達州

全國唯一一個國家開發銀行不封頂貸款城市

四川省第一個進入人民大會堂招商的城市

四川省第一個以地級市的名義直接向中央拿到100億的城市

四川省第一個把省AA風景區直接申請世界自然公園的城市

國內唯一發現的最早記述種植茶樹歷史的萬源市石窩鄉紫雲坪植茗靈園記摩岩石刻(迄今已有890多年的歷史)

四川省第一個始發動車組的二級城市

成都鐵路局在二級城市中第一大鐵路樞紐特等站

四川省東北部最大工業基地

四川東北部最大檔次最高的綜合性博物館——達州博物館

四川東北部規模最大的圖書館、文化館、大劇院都群聚達州

四川東北部最大的五金、小商品批發市場——達州市南外時代天成,西外好一新商貿城

四川川東北最大家具市場——中青國家際家居生活廣場

達州的“城壩遺址”、“羅家壩遺址”堪稱與三星堆、金沙遺址媲美

土溪漢闕、開江縣牌坊同屬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堪稱藝術中的珍品

渠縣漢闕有6處7尊,占全國漢闕總數的四分之一,占漢闕總數的五分之三,是名副其實的漢闕之鄉不僅是中國最大的漢闕群,而且以其藝術精湛而著稱於世,引起了中外歷史學家和漢學家的關注。

大竹縣是“中國苧麻之鄉”,苧麻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量4.5萬噸,居全國首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