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阿拉坦巴乾

達·阿拉坦巴乾

達·阿拉坦巴乾,1939年12月出生,內蒙古巴林右旗人,蒙古族。中共黨員。1959年8月畢業於內蒙古蒙文專科學校。曾在內蒙古文化局、革委會文教組、文教局、文化廳等單位工作,歷任副處長、處長、旗委副書記。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964年《人民日報》刊發了題為《一輛馬車上的文化工作隊》的文章,把烏蘭牧騎介紹給全國,又相繼發表了《打成一片》等7篇短評,號召全國文藝工作者向烏蘭牧騎學習。1983年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了“發揚烏蘭牧騎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題詞。1997年江澤民總書記親筆書寫了“烏蘭牧騎是社會主義文藝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的題詞。李鵬、喬石、李瑞環、鄧穎超、烏蘭夫等中央領導均給予了題詞。在內蒙古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他組織、編寫、特定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工作條例》,1985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分步實施。1998年又組織制定了《內蒙古自治烏蘭牧騎評估暫行辦法》,2000年組織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培訓中心,這對促進烏蘭牧騎事業的持續發展將起重要作用。還組織烏蘭牧騎赴京參加國慶17周年紀念晚會和亞非作家緊急會議演出,受到中央領導和首都觀眾的好評。組織鄂托克旗烏蘭牧騎莫力達瓦達翰爾族自治旗烏蘭牧騎參加1980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和1983年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烏蘭牧騎式演出隊文藝會演,同時還在北京舉辦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圖片展覽”。《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台、《北京日報》分別發表了《學習烏蘭牧騎、發揚烏蘭牧騎作風》等社論和評論員文章。先後還組織烏蘭牧騎代表隊、內蒙古直屬烏蘭牧騎、鄂爾多斯民族歌舞劇團、參加了一、二、三、四、五屆中國藝術節,均獲得成功。根據文化部、國家民委決定,組織內蒙古第一支烏蘭牧騎——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烏蘭牧騎彩車》前往北京參加了首都國慶35周年遊行隊伍文藝大隊的行列,在天安門前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成功組織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建立25、30、35、40周年紀念大會暨烏蘭牧騎藝術節。組織申報鄂托克旗、巴林右旗等5支烏蘭牧騎參加1997年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烏蘭牧騎先進團(隊)表彰會”並受到表彰。組織赤峰市民族歌舞團挖掘試製成功蒙古族9種28件樂器,並進京匯報演出,受到文化部、國家民委的表彰。其中6件樂器,榮獲文化部1985年科技成果獎。1987年組織成立了我國第一支蒙古語演出的曲藝專業團體——內蒙古民族曲藝團。1987年組織召開內蒙古自治區蒙古劇觀摩研討會,並把庫倫旗烏蘭牧騎創作演出的《安代傳奇》命名為科爾沁蒙古劇,為我國增添了一個新劇種。以後陸續主持昭烏達蒙古劇《沙克德爾》、鄂爾多斯蒙古劇《孟根阿依嘎》和蒙古劇《滿都海斯琴》的創作和演出,別榮獲全國少數民族題材劇本《孫雀杯》金獎、銀獎。1999年大型蒙古劇《滿都海斯琴》進京為建國50周年獻禮演出受到一致好評,被評為“文化新劇目”獎。組織內蒙古藝術團、烏蘭牧騎藝術團、內蒙古雜技團等團體赴蒲隆地、坦尚尼亞、塞席爾、蒙古、巴基斯坦、尼泊爾、日本、美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演出,為宣傳蒙古族文化,作出了貢獻。愛好編輯、翻譯、攝影。1960年以來拍攝了大量作品,先後多次刊登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民族畫報》、《中國攝影》、《人民中國》等40多種報刊和25個省市報刊上。1965年3幅作品入選了全國第八屆影展獲獎。1982年、1987年、1992年、1997年舉辦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圖片展覽》其中大部分照片是他拍攝的。

主要事跡

1990年《尼泊爾神廟》入選了《內蒙古人眼中的世界》影展,1993年、1999年(合作)在台灣、日本舉辦了《內蒙古風光圖片展覽》,1997年拍攝的作品入選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攝影展》和《內蒙古50周年畫冊》。1999年他拍攝的作品入選了影集《中國攝影家全集》和光碟《中國攝影家(CD-ROM)》。1999年小傳入編《巴林人物誌》。組織、編輯、拍攝了《 傳播社會主義文化的輕騎兵——烏蘭牧騎》(圖片新聞,1965年)、《烏蘭牧騎》(明信片,1976年)、《烏蘭牧騎》(畫冊,1976年)、《今日烏蘭牧騎》(畫冊,1997年)。組織、參與、編寫的書有:《烏蘭牧騎一、二》(1965年、)、《烏蘭牧騎之歌》(1965年)、《烏蘭牧騎——紅色文化工作隊》(1965年)、《戈壁清泉》(蒙文,1972年)、《烏蘭牧騎在前進》(蒙、漢文,1973年)、《文藝節目——烏蘭牧騎專輯》(1975年)、《草原上的文藝輕騎隊——烏蘭牧騎》(1983年)、《烏蘭牧騎之路》(1997年)。擔任《中國民族節日大會》、《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內蒙古卷》、《中國著名藝術表演團體》、《中國現代管理全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華舞蹈志·內蒙古卷》的編委、顧問、副主任委員。還策劃、組織監製拍攝了紀錄片《烏蘭牧騎》(1976年,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此片以8種語言向國外發行。組織、編輯、監製、錄製了《烏蘭牧騎演出節目選錄(1957~1982)》和《著名內蒙古族歌唱家寶音德力格爾、哈扎布獨唱歌曲選》(錄音磁帶,1982)。組織、監製、拍攝了電視片《今日烏蘭牧騎巡禮》(1997年,中央電視台拍攝,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版發行)。曾撰寫多篇文章先後發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實》雜誌、《中國文化報》及內蒙古報刊上。其中《旗幟依然鮮紅》和《不銹的烏蘭牧騎》分別獲內蒙古日報紀念烏蘭牧騎建立35周年、40周年徵文特別獎和一等獎。他本人多次被評為內蒙古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1962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副食品生產先進工作者,並出席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先代會;1992年授文化部藝術局、市場局、中國演出家協會“從事演出管理工作30年表彰”;1997年獲文化部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組織工作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