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

道醫

道醫的概念道醫是以老子《道德經》的“道”為基本理論、以老子《道德經》的“道”為核心內容,以形神兼治為手段的醫學及發展出來的“道醫學”流派。道醫借用了道家(道教)的文化,同時也採用了傳統中醫的文化,運用一系列獨特的內容,醫術和方法,在道教中脫穎而出,形成了一個由教內宮觀大德道士、教外的道家學者組成的特殊道醫流派。道醫學是道教在以醫傳教的宗教活動和追求長生成仙的修煉過程中,通過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和體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質的心身醫學體系。

基本信息

定義

道醫,是以“道”為基本理論,以道為核心內容,以形神兼治為手段的醫學流派。

道醫道醫

中國醫學的發展,應起於早期巫祝之禁咒祈禳,其後則用湯醴草藥,並逐漸採用針法與灸法。在戰國以迄秦漢之際,經脈理論漸認形成,鬼神祟人之觀念,漸為邪氣致疾論所替代,因而發展出以「補瀉」為基本原則的調經理氣治病法,並由針灸運用發展到湯液方面,導致醫術發生典範轉移的現象。古之巫醫,也分化成為巫與醫。

巫者,自然仍以其禁咒祈禳,從事著奉侍鬼神的工作;醫者,則從《黃帝內經》作會基本理論,產生了講究二因(內因、外因)的中醫和以“一元四素”“三元(源)化生萬物”道教理論作為基本理論的講究三因(本因、內因、外因)的道醫。由《馬王堆醫書》、《太平經》、《素問》的道教傳本以及《素問》的註解中,我們即可窺知有一種根據道教思想,並廣泛吸收禁咒、存思、服氣、按摩諸術法的醫傳統在發展著,與醫者之間,亦頗有交集。

宋朝以後,醫者之傳承漸漸依附於儒學體系,出現「儒醫」的觀念,不但以《易經》等儒家經典來解釋醫籍,排斥禁咒、服食、辟榖、調氣諸法,且不承認神仙家及房中術可列入醫學傳統中,形成另一次典範轉移的變革。道林養性之說,漸成儒門事親之業。

後來因為時間的變故,醫道隱傳開始,道醫就慢慢的隱退於醫家,最後成了道教標榜的名號

道醫學是道教在以醫傳教的宗教活動和追求長生成仙的修煉過程中,通過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和體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質的心身醫學體系。

形成時間

上古時期,約八千多年

特點

1, 以“三元(源)化生學說”為基礎,預防和化解“三因”,即本因、內因、外因,對人體的作用力,作為重要的醫療方法;

2.天人合一、三中有二、二本稟一、一生於倒O。“知其白,守其黑”,“見素抱樸,少思而寡慾”。

3,形神兼治

4,修身修真、練命修性

性質

1,修身修真之術,悟道得慧之路

2,治有緣人,渡有德人

流派

符道門”、“咒道門”、“訣道門”、“禁道門”、“氣道門”、“法道門”、“術道門

著名著作

古《素問》,《七步塵技》,孫思邈的著作

今《氣道針經》 、《道醫學》等

代表人物

古:張仲景、孫思邈、朱丹溪、葛洪、陶弘景

今:龔鵬程、熊春錦、王學奎、岳奇峰、徐宗梁等

限於知解,其他名家,不甚了了。

簡介

道醫道醫

道醫是以《道德經》中的“道”和《黃帝內經》為基本理論及陰陽五行學說為辨證施治手段。中醫是依據《黃帝內經》及陰陽五行學說為辨證施治手段。道醫與道教的關係:——道醫是上至道家,下至宮觀大德道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累積。道醫借用了道家(道教)的文化,同時也採用了傳統中醫的文化,運用一系列獨特的內容,醫術和方法,在道教中脫穎而出,形成了一個由教內宮觀大德道士、教外的道家學者組成的特殊道醫流派。道醫古稱“大醫”。孫思邈祖師指出:“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讀《莊》、《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

觀點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

近年來,國內外學術界對道教和道家的醫學思想研究一再升溫,也提出了“道教醫學”、“道教醫藥學”之類的邊緣概念,但是,通觀各種觀點,均未能給“道醫”下一個明晰而完整的界定。

一、大百科關於“道教醫學”的觀點在目前學術界關於“道教醫學”幾種流行定義中,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所下的一個定義:“道教為追求長生成仙,繼承和汲取中國傳統醫學的成果,在內修外養過程中,積累的醫藥學知識和技術。它包括服食、外丹、內丹導引以及帶有巫醫色彩的仙丹靈藥和符咒等,與中國的傳統醫學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其醫學和藥物學的精華為中國醫學的組成部分。”由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首次將道教醫學作為一個正式條目列入,意義十分重大,這對於確立道教醫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分支,促進這一領域的學術研究,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二、國外漢學界關於“道教醫學”的觀點在國外漢學界,也有一些學者從事道教醫學這一領域的研究。其中日本學者吉元昭治所著的《道教與不老長壽醫學》一書,有較大影響。該書也給道教醫學下了一個定義,稱:“所謂道教醫學,可以說就是以道教為側面的中國醫學。這些被看作是道教經典中的主要內容。不過現在,就象道教淹滅在民間信仰(民俗宗教)之中那樣,道教醫學可以在民間醫療或民間信仰中的信仰療法中見到其蹤跡。”顯而易見,吉元昭治關於道教醫學的觀點過於悲觀。

三、蓋建民關於“道教醫學”的觀點蓋建民在他的《道教醫學》一書中說:“道教醫學是一種宗教醫學,作為宗教與科學互動的產物,它是道教徒圍繞其宗教信仰、教義和目的,為了解決其生與死這類宗教基本問題,在與傳統醫學相互交融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特殊醫學體系,也是一門帶有鮮明道教色彩的中華傳統醫學流派。”蓋建民受西方文化影響,將道教醫學界定為“道教徒”專有的一種“宗教醫學”、“特殊醫學”,這就限定了對道醫學的深入探究。四、胡孚琛關於“道教醫藥學”的觀點胡孚琛在他的《中華道教大辭典》中,為“道教醫學”定義道:“道教醫學是一種社會醫學和宗教醫學,重視調節人的社會環境和心理因素,激發患者的宗教感情來抗病,有用精神療法治病的特點和人神交通的巫術傾向。”在這裡,胡孚琛對道醫“神”治的基本屬性頗有體會,但是,中醫豐富的“形”治內容居隻字未提。在稍後出版的《道學通論》一書中,胡孚琛說:“道教醫藥學大約分三個層次,內部核心層次是湯藥及保健藥品、針灸等,和現代的中醫學範圍相當;中間層次是氣功、導引術等健身治病方法,相當於健身術;外圍層次是符籙、咒語、藥籤及祝由、祭祀、驅鬼、盟誓等法術。”在這裡,胡孚琛把中醫學補充到道教醫學的範疇之內,但道醫“身國互喻”、“身國共治”的“神”治精華在這裡全然不見,胡孚琛對道醫“神”治的定位又回到原始巫術上去了。

區別

中醫藥和道醫在治療上最大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都使用天然藥材和針灸為最常用的治療方式。此外,導引術也被道醫和中醫使用,只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道醫使用得多一些而已。

而它們在治療上的最大不同點則是道醫學還注重運用內丹功、辟穀等氣功修煉之類的養生康複方式,甚至還使用畫符、占卜、求籤、咒語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方式。這也是道醫學在在治療方式上最具特色、也是最玄秘的地方。

治療方式

道醫道醫

導引術:古代的一種健身方法,由意念引導動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運氣。相當於現在的氣功或體育療法。不過,中醫也使用導引術治病,如《內經》中總結導引療法的適應症有“痿、厥、寒、熱”和“息積”,臨床配合“按喬”(按摩)進行;還提到以燙藥、導引配合治療筋病。東漢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強調以“導引、吐納、針灸、膏摩”治療四肢“重滯”症。

內丹功:以人體精、炁、神為修煉對象,以意守三丹田、通任督二脈、追求人體的和諧通暢。修煉的層次,各家方法有別,一般可分為5個階段: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辟穀:即不食五穀雜糧。道教從為,人食五穀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因此為了清除腸中穢氣積除掉三屍蟲,道士們模仿《莊子 ·逍遙遊》所描寫的“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仙人行徑,企求達到不死的目的。

畫符:道士畫的驅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充當文字元號,代替語言的力量,用來作避邪鎮妖之用。

占卜:“占”意為觀察,“卜”是以火灼龜殼,認為就其出現的裂紋形狀,可以預測吉凶福禍。

求籤:占卜的其中一種形式。現今的道觀、寺廟和民間的廟宇,大多擺上籤筒供人抽取籤條問卜。在福建白礁慈濟祖宮長期保存著保生大帝吳真人的神方——藥籤。

咒語:咒是口頭語言禁忌,平時禁止使用,一經使用,它就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會致對方於死命。咒語的文字表現形式是符籙。中國舊時,人死後請道士念經超度亡靈,要在房屋四壁上貼符;蓋房上樑時,在房樑上貼符;孩子生病時到寺廟裡求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