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面積率

道路面積率是反映城市建成區內城市道路擁有量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指建成區內道路(道路指有鋪裝的寬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面積與建成區面積之比。

簡介

定義:建成區內道路(道路指有鋪裝的寬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面積與建成區面積之比。 單位:%

詳細

城市道路面積率 urban road area ratio

數據意義

城市道路面積率是反映城市建成區內城市道路擁有量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這裡所說的城市道路系指城市主幹路、次幹路、支路,不包括居住區內的道路。建成區的城市道路面積率計算公式如下:城市道路面積率=建成區道路用地總面積/建成區用地總面積
也可以計算建成區內局部地區的城市道路面積率,公式為:道路面積率=道路用地總面積/建設用地總面積

現狀城市規模與道路面積率關係圖現狀城市規模與道路面積率關係圖
現狀城市規模與道路面積率關係圖

與大中城市相比,小城市道路系統明顯地具有等級低、密度大、自由式道路多的特點,交通流量較小,交通結構中機動車交通流量比重較低,步行及非機動車交通流量比重較高。根據對成都市域的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都江堰市、金堂縣、新津縣、蒲江縣、雙流縣、新都縣、溫江縣、郫縣、大邑縣各縣市總規時進行的現狀調查,其路網密度(含8 m寬以上街坊路)在8~12 km/km2之間,道路面積率8%~11%。此外根據我院所做的大量建制鎮規劃時的現狀調查,路網密度(含6 m以上街坊路)在8~14 km/km2之間,道路面積率8%~12%。相比之下,北京、成都、廣州、上海、武漢、哈爾濱、瀋陽、重慶、昆明等特大城市的現狀路網密度(支路以上)為4·3~6·5km/km2,道路面積率5·9%~11·4%。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城市規模越小,路網密度越大,道路等級越低,但道路面積率並無太大差異

道路面積率分級表
評價標準等級
特大型城市 [15,20] [13,15) [11,13) [9,11) 0,9)
A類城市 [13,18] [11,13) [9,11) [7,9) [0,7)
B類城市 [11,16] [9,11) [7,9) [5,7) [0,5)
C、D類城市 [9,14] [7,9) [5,7) [3,5) [0,3)
指數 [90,100] [80,90) [70,80) [60,70) [0,6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