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谷

道士谷

道士谷座落在山東省萊州市城東八公里處,方圓約五平方公里,宛若一巨大的荷葉,它東高西低,西南是唯一的出口。它是中國第五名山——東萊山中一座最富傳奇色彩的“仙峰道谷”,又名大基山、太極山,自古以來便有仙家在此修煉。

簡介

道士谷道士谷

道士谷在萊州市區東10公里的大基山中,系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谷呈葫蘆狀,方圓近5公里,群山環列,白雲繚繞,峭壁陡立,怪石叢生。谷西南至東北角一條小徑蜿蜒穿谷,為全谷唯一通道。谷內則綠草如茵,萬木競翠。雲中峰巔,高低參差,似斷似連,環擁著山谷,呈現出一派清幽秘邃、超凡脫俗的自然景色,使其自古以來即被尊為“郡之甲勝”、“一郡之最”。大基山道士谷現存歷代刻石24處,主要分布在四面山谷之主峰、腹心和西南、東北入口處。
鄭道昭《置仙壇詩》系道士谷現存最大的一處刻石,刊刻於“白雲堂”下東面山坡一塊被叫做“枇杷石”的巨石上。谷之中心,三叉路口處有一三棱尖角石,三面分別鐫有鄭道昭所書“歲在壬辰建”、“中明壇”、“青煙里”等字。道士谷東北端一孤峰,巨石累累,形若花冠,人稱“蓮花

道士谷道士谷
盆”,盆內刻有“玄靈宮”題字。蓮花盆之北,道士谷外東側山水溝畔,突兀豎立的一塊巨石上鐫刻著“北山門”題字;“南山門”題刻則隱於道士谷西南入口處水庫之陰,隔水與“仙壇銘告”及鄭道昭之子、北齊光州刺史鄭述祖“雲居館題字”等遙相呼應。
道士谷風光之美,美在夏秋。夏日雨過,溪流淙淙,鳥語蛙鳴,山愈碧,樹愈青,花愈濃;霜秋逼臨,毛栗爆熟,蘋果飄香,滿山遍野紅葉斑斕,分外妖嬈。

歷史

早在秦漢時期,萊州出了位仙人安期生,人們至今還記得“親見安期生,食棗大如瓜,”治病救人的仙話。晉朝時“拜個姓劉的乾娘,孩子容易養活。”的故事,流傳至今。更有改革“五斗米”道的天師寇謙之,留下了“聖仙合一”的典源。到了金大定八年(1168年),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在此創立了三教平等會,並修建道庵一座,供奉道祖“老子”,自此全真教創立。公元1198年,劉長生祖師“奉旨興道”,將道庵擴建為“太清宮”,並創“隨山派”道脈傳世授徒。木梨花落,綠讓紅才見古今;幽谷風香,雲雍山便見真跡。

現狀

道士谷現住全真各派道士約二十餘人,管理方法依中國道協和山東道協制定的規章制度執行。除此以外,谷中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些服務標準。例如:在工作期間要佩帶工作證,並按要求統一著裝,使用文明用語和講國語,在接待香客、遊客時,態度和藹,做到站立服務,微笑服務,細微服務,舉止自然大方,對老弱病殘遊客要體貼入微等等。

道士谷中的原建築已經全部被毀,2002年由萊州市北隅村出資,重建了“太清宮”、“黃帝會神殿”、“昊天觀”、“先天觀”等十餘所道場,宗教活動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魚鼓鈴鐺,迴響在道士谷上空。

景區遊覽線路

遊覽線路:太清宮-黃帝廟-聖水祠-枇杷石亭-丘處機碑刻-先天觀-觀音堂-古墳-動物園-昊天觀-北極閣-玄靈宮-泰山聖母廟-光月庵-中明壇-二侯祠-大基明泉
景區特別提示:6-9月份,大基山氣溫一般在20至28度左右。
景區周邊景點:雲峰山旅遊景區萊州千佛閣遊樂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