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番

閩粵方言,舊時廣東福建人們稱 到南洋謀生為 “過番”。

過番

過番歌》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流傳於閩南、台灣及東南亞華人社區的一部閩南方言長篇說唱詩。六十年代初,原藉荷蘭、後在法國從事東方文化研究的施博爾教授,利用到台灣考察道教科儀的機會,廣泛搜購流存於民間的俗曲唱本。1965年10月,他在《台灣風物》15卷4期上發表了《五百舊本歌仔冊目錄》一文,記載他所蒐集的部份俗曲唱本,引起文化界的極大關注。《過番歌》即為其目錄所開列的一種。
這部蒐集自台灣的《過番歌》唱本,全稱是《新刻過番歌》,為豎排木版刻印。封面右上角署有作者名字:"南安江湖客輯",左下角是出版者:"廈門會文堂發行",未署出版年份。全文344行,每行7字,用閩南方言撰寫。它敘述清末南安縣境 一個窮困農民,為環境所迫,漂洋過海到"番平"(新加坡)謀生的艱難過程,是一部適宜用閩南俚曲小調演唱、帶有勸世意味的通俗唱本。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