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杭州故宮二首

《過杭州故宮二首》是宋末詩人謝翱的組詩作品。這是憑弔南宋故宮之作。第一首詩通過對南宋故宮被毀壞後的荒涼景象的多方面渲染,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故國之思。第二首詩以當年紅塵最勝地的一代皇宮與當下成為代表諸法皆空的佛寺相對照,寫盡一代興亡的感慨,也寫盡了人事盛衰的悲涼。

作品原文

過杭州故宮二首

【其一】

禾黍何人為守閽 ?落花台殿黯銷魂 。

朝元閣下歸來燕 ,不見前頭鸚鵡言 !

【其二】

紫雲樓閣燕流霞 ,今日淒涼佛子家 。

殘照下山花霧散 ,萬年枝上掛袈裟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杭州故宮:南宋滅亡後,都城杭州宮殿棄用,因稱故宮。

⑵禾黍(shǔ):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詩經·王風·黍離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宗周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守閽(hūn):看守宮門。閽,宮門。

⑶黯銷魂:謂靈魂離開肉體。形容極其哀愁。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⑷朝元閣:唐宮中閣名,在陝西省臨潼縣驪山。玄宗朝,改名降聖閣。此代指宋宮建築。宋程大昌《雍錄》卷四:“朝元閣。”自註:“天寶七載,玄元皇帝見於朝元閣,即改名降聖閣。”

⑸前頭:當年,以前。《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如今不信和尚,真怕又要犯了前頭的舊病呢。”此句化用朱慶餘《宮中詞》“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句。

⑹紫云:舊說象徵樣瑞的雲氣。樓閣:泛指杭州故宮。燕:同“宴”。流霞:傳說中天上神仙的飲料。泛指美酒。宋劉過《沁園春·送王玉良》詞:“看飛鳧仙子,張帆直上,周郎赤壁,鸚鵡汀洲。”

⑺佛子家:佛寺。佛子,受佛戒者,佛門弟子。唐錢起《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仍聞七祖後,佛子繼調御。”

⑻霧散:喻消失淨盡。晉陸雲《盛德頌》:“三秦席捲,項籍灰分,逋虜霧散,遺寇雲徹。”

⑼萬年枝:即冬青樹。袈裟(jiāshā):梵文的音譯。原意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須避免用青、黃、赤、白、黑五種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稱。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竺僧度·答楊苕華書》:“且披袈裟,振錫杖,飲清流,詠波若,雖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鏗鏘之聲,曄曄之色,不與易也。”

白話譯文

【其一】

遍地長滿了禾黍,這故宮還有誰在為官家守門?在台殿舊址邊,我看到落花飄灑,令我黯然銷魂。那朝元閣下歸來的燕子,再也見不到當年檐下學舌的鸚鵡,更別說后妃宮人!

【其二】

當年紫雲樓閣的筵席上擺滿流霞美酒,昔日的華麗宮殿如今已經變為佛寺,為番僧所住。夕陽西下,花光霧散,山下那些被稱為萬年枝的冬青樹上,掛滿了僧人的袈裟。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宋亡之後。南宋滅亡後,謝翱流落江湖,不肯與新朝合作,寫了很多具有濃厚愛國主義情感的詩篇。有一次,他到杭州,經過南宋故宮,見昔日朱樓翠殿,只剩蔓煙荒草,昔日皇宮樓閣,竟然淪為佛寺,不覺悲從中來,寫下了這組絕句。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詩首句就以“禾黍”二字概括故宮的荒涼衰敗。詩暗用《詩經·王風·黍離》寫東周大夫看到西周鎬京故宮長滿禾黍而不勝悲悼的典故,傷悼南宋故宮蹈前人覆轍,寄詠國亡家破的沉重心情。由故宮長滿禾黍荒草,詩人接著感嘆,如今再也沒有人在這裡看守宮門了。詩用問句,加深荒涼的氣氛,也進一步說明國亡已久,表示對人世滄桑的無限感慨。次句換一個角度寫故宮的荒涼,說自己徘徊在台殿故址,只見到落花飄墜。落花在這裡是實景,也作為宋政權及這故宮的象徵物。面對這樣的悽慘場景,詩人自然地撫今追昔,傷心流淚,因此以“黯銷魂”這個十分沉痛的語詞來概括自己的心情。

三、四句將自己的情感移到燕子身上。宮殿里昔日築巢的燕子回來了,可見不到昔日的繁華景象,閣前學舌的鸚鵡也不見了。這兩句下得很巧妙,包含深廣。燕子回來,借鑑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句,加以變化,說燕子依舊飛來,但舊日築巢之地已不是舊時模樣,宮殿荒蕪,人事已非,說明國家已亡。“不見前頭鸚鵡言”句,以沒有了鸚鵡,表示昔日宮中妃嬪如雲的情況,如今再也見不到了。這兩句意思仍然是嘆故宮荒涼,但換了角度,加深了意境。

此外,唐崔櫓《華清宮》詩云:“障掩金雞蓄禍機,翠環西拂蜀雲飛。珠簾一閉朝元閣,不見人歸見燕歸。”寫朝元閣前的燕子歸來,而宮中人已不見,這一構思,也許被謝翱所借用。作者在這裡正是把自己比作燕子,亡國後見到一切都已改觀,無家可居。

這首詩從多方面進行渲染,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故國之思。作者的全部情感都滲入了所見的景物之中,所以顯得特別哀婉感人。這一格調,也是謝翱詩的基本格調。

第二首詩,作者以當年紅塵最勝地的一代皇宮與當下成為代表諸法皆空的佛寺相對照,寫盡一代興亡的感慨,也寫盡了人事盛衰的悲涼,二十八字直是一篇《紅樓夢》。

或雲末句有所指,即南宋遺老冒死拾取龍骨事件。據載,南宋滅亡後,楊璉真伽在紹興一帶發掘南宋八位皇帝及諸皇后陵墓,盜取殉葬財寶,並以遺骨建鎮南塔。他們把在會稽的徽欽二帝以下的歷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發掘,把剩骨殘骸拋棄在草莽中,慘狀目不忍睹,但無人敢去收拾。南宋遺老林景熙、謝翱、唐珏等扮作採藥人,冒著生命危險,上山拾取骨骸。林景熙收得殘骨兩函,託言佛經,埋葬於蘭亭山中,並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樹作為標誌,並寫了《冬青花》詩以紀念。這首詩提到冬青樹,又提到袈裟,與此事難說沒有關係。

這兩首詩是謝翱借山水和廢殿抒發故國之思的名篇。詩中選用路過杭州故宮所見的富有象徵性的意象“落花”“歸燕”“朝元閣”“紫雲閣”“萬年枝”來表現南宋滅亡後臨安殘敗慘澹景象。昔日有桓桓武士秉鉞持戟而守衛的宮閽,如今一片死寂;曾經是千官鵠立、花迎劍佩的地方,如今只見台荒殿冷,落花滿地。元軍進入杭州後,昔日的華麗宮殿變為佛寺,為番僧所住;紫雲樓上的筵席終於結束,夕陽西下,花光霧散,被稱為萬年枝的冬青樹上掛滿了僧人的袈裟。通過這寥寥數語的景物描寫,仿佛看到詩人吞聲潛行、淒涼徘徊的身影,感受到他那濃重的感傷情緒,寄寓了詩人的沉痛怨恨。

名家點評

陳衍《宋詩精華錄》評:末句(萬年枝上掛袈裟)殆指楊璉真伽等,非指瀛國公(指宋恭帝趙顯降元後出家事)。

作者簡介

謝翱(1249—1295),南宋愛國詩人,“福安三賢”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號宋累,又號晞髮子,原籍長溪人,徙建寧府浦城縣(今屬福建)。宋度宗鹹淳間應進士舉,不第。宋恭宗德祐二年文天祥開府延平,率鄉兵數百人投之,任諮議參軍。文天祥兵敗,脫身避地浙東,往來於永嘉、括蒼、鄞、越、婺、睦州等地,與方鳳、吳思齊、鄧牧等結月泉吟社。著有《晞髮集》《西台慟哭記》,編有《天地間集》《浦陽先民傳》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