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移相態

這是快速、急劇的油氣運移,也是最現實的油氣運移。 總之,油氣運移的客觀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油氣運移是形成油氣藏的必經過程。

運移相態 migratory phase state
指油氣在初次運移二次運移過程中所呈現鐵各種物理化學狀態,如油相、氣相或溶解狀態等。

油氣運移,是指油氣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位置遷移。
油氣必須經過運移才能聚集成為油氣藏,如今看來好象是一個勿需證明的簡單道理。但油氣在地下是否存在運移也曾經有過爭論。比如,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卡里茨基就積極主張石油原地生成說,即發現石油的地方就是石油生成的地方。他認為砂岩中的石油是其所含的藻類所生成的;甚至認為正是因為砂岩中生成的石油起潤滑作用,才導致背斜的形成。
油氣運移是不能迴避和否認的客觀存在。首先,油氣是流體,可以流動是其自然屬性;這是油氣運移的客觀基礎和先決條件。再說,有限的油(氣)田範圍內擁有巨大的油氣儲量,如科威特的布爾乾油田的石油儲量為107×108t;前蘇聯烏廉戈依氣田的天然氣儲量為4.5×1012m3。如此大量的油氣聚集顯然是分散的油氣經過運移的結果。
其次,油氣藏中油氣水按比重分異,反映了地下油氣運移的客觀存在;地表滲出的油氣苗則是地下油氣經過運移的直觀表現;還有,象墨西哥黃金巷油田的最高產油井初產日產量達37,140t;美國和加拿大的超巨型氣井日噴氣數千萬立方米,最高紀錄達77×108m3;這必是井筒周圍產層中的油氣向井中運移匯集的結果。這是快速、急劇的油氣運移,也是最現實的油氣運移。總之,油氣運移的客觀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油氣運移是與油氣成因緊密聯繫的。無論是有機學派還是無機學派,都存在油氣運移問題。只是不同的油氣成因理論對油氣運移的方式、動力、途徑等主張各異。無機成因學派一般認為深大斷裂是油氣運移的主渠道;而有機學派則將連通的孔隙、裂縫、斷層、不整合面視為油氣運移的路徑。
在有機學派中,早期成油說晚期成油說的責難也主要在油氣運移問題上。按早期成油說的觀點,油氣形成時沉積物還尚未固結成岩石,僅靠隨後上覆沉積物的壓實作用即可實現油氣運移。而對晚期成油說來說,油氣運移問題就不是那么簡單。本章主要討論與油氣成因的現代概念(晚期成油說)相聯繫油氣運移機理。
油氣運移是形成油氣藏的必經過程。按發生運移的時間順序,把油氣從細粒的生油岩向外排出的過程叫做初次運移。這種排出通常是指向相鄰的粗粒儲集岩排出,但有時也可能直接向其它傳輸通道排出,如斷層或不整合。油氣脫離母岩後在儲集岩孔隙系統或其它通道內傳輸的過程叫做二次運移。另外,油氣形成聚集之後,若聚集條件變化而發生再次運移,有時稱之為三次運移。按油氣運移的方向又可分為側向運移垂向運移,或者順層運移和穿層運移。
與油氣成因現代概念相聯繫的油氣運移中,在初次運移的解釋上仍存在一些困難,因此有人又從砂岩生油的主張去尋求出路,因為砂岩中的運移解釋上容易被人接受,所以並不否認油氣在砂岩中的運移。如韋貝爾(Вебер)在對現代沉積研究後指出,只要條件適合,砂岩和粉砂岩也可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因此生油岩石與儲油岩石可以複合一體。還有安德列耶夫(Андреев,1968)認為,從沉積物的瀝青含量和成分看,砂質沉積較泥質沉積更可能是生油的。馬丁(Martin,1969)研究了海灣地區漸新統弗里歐組後認為,該組中的石油母岩就是有時成為油層的砂岩。帕拉卡斯(Palcas,1972)等對弗羅里達州科塔瓦切灣159個沉積物樣品分析(表) 後認為,砂層平均含瀝青20ppm,泥層含瀝青170ppm;雖然前者含量不多,但只要一小部分轉化成石油,就可為油藏提供足夠的油源。按他們的推算,泥岩占沉積岩總體積的一半,泥岩平均含烴約200ppm,其總量相當於儲層中石油的60倍;只要泥岩排出3.3ppm到儲層中去即可滿足世界石油的儲量。所以他們認為,砂岩不僅是潛在的儲集岩,在適當 的條件下也是重要的母岩;從砂岩中C19-C32正烷烴奇偶碳分子分布之平滑看,比泥岩中的相應成分更接近於石油,可能就是石油中高分子烴的來源。有些野外觀察似乎也支持砂岩可以生油。
德克薩斯州米特列斯油田,以灰色砂岩產油,砂岩上下均為硬石膏和紅色頁岩。美國還有一些夾於厚層石膏中的砂岩油藏,石油似乎只能生於砂岩本身。
由上可見,砂岩生油確實存在。但估計在形成油氣藏中不會占有多大的份額。因為如上推測,尚若砂岩生油能對形成油氣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的話,地下就很少有空圈閉。那樣找油找氣就可簡化為找圈閉了。客觀現實並非如此。看來泥質生油岩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必須面對源於泥質生油岩的初次運移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