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職院汽車工程學院

運城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組建於2008年7月,是運城職業技術學院成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學院之一,也是運城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建設的二級學院。汽車工程學院以高職教育為主,同時還設有中職教育和非學歷職業培訓教育。學院大專部現下設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汽車檢測與維修兩個專業。其中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為運城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試驗點。 學院擁有實踐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學科帶頭人和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學院以“實踐瞄準實戰、教師也是教練”的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組建和培養既能上講台講課又能下車間幹活,既懂得如何教學又懂得如何訓練,既是訓練的設計者又是學生實際操作的指導者的“教練型”教師。目前本專業有專業教師15名,其中專職9人,兼職6人,高級職稱5人,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生7人,技師5人。汽車工程學院院長王小晉高級工程師,是山西省汽車維修行業協會首席專家,其他多名教師接受過美國、德國、日本等汽車大國的汽車製造商的技術培訓和學習。 汽車工程學院教學、實驗實訓室及實訓車間建築面積達20000平方米,教學設施設備價值2000餘萬元。學院汽車實訓中心為校內實驗實訓基地,擁有8000平方米的教學廠房,一個實訓車間,150餘套專業設備,可以滿足學生實習實訓的要求。 汽車工程學院還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內燃機工程學會、中國交通能源研究會、中國公路學會、汽車運輸學會的理事會員單位,是全國汽車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的理事會員單位,是山西省技術監督局授權的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單位和汽車產品質量監督檢測單位。
汽車工程學院的課程體系設計堅持超前性原則、多元性原則、基礎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和靈活性原則,堅持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強調課程體系的職業性和開放性,建設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綜合素質教育相統一的教學體系。課程設定體現了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專業核心課程與職業崗位能力緊密對應。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整合理論與實踐教學的課程內容,根據課程培養目標所規定的職業能力設定工作任務,使課程單元和職業能力相對應。課程內容由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和擴展知識組成,充分體現課程結構、課程定位和課程內容的職業性,形成“理論教學+認識實習+教師導學+校內實訓+校外實訓”的課程教學體系。教學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現場模擬與實際操作為載體,在實際訓練中進行能力培養,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方法、技巧,探討“教學做”緊密結合的教學方法,融“教學做”於一體,實現課程教學實施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汽車工程學院的課程設計還以“雙證書”為目標,構建以職業能力為主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將“雙證書”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學生學習相關課程後可直接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使學生在學期間獲得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汽車工程學院非常重視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和就業實習基地,聯合開展教學工作。學院積極探索先進的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依託校企合作的優勢,與行業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組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完善“學校工廠”、“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整體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在運城和太原等地區先後與運城(通達集團,彩虹集團,韓韓集團,萬通集團),太原(大昌集團,必高汽修,新發展,新世紀寶鼎,香山汽貿)等的汽車集團下屬的4S店及相關企業簽訂了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協定和用工協定,滿足了汽車類各專業教師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需要。建立專業建設委員會,由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汽車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專家,維修行業協會的專家學者組成的專業委員會,為專業建設出謀劃策,對教學計畫和教學工作提出諮詢和指導。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和學校職業技能鑑定站,保證了學生技能鑑定的高比例通過率,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學生就業“零適應期”的目標。 汽車工程學院還將建設運城職業技術學院駕校,以便學生學習駕駛技術。駕校將擁有占地20000平方米的專業訓練場,擁有專業的教練員隊伍,100多台教練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