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行為障礙

⑶違拗症:患者對別人向他提出的要求不僅沒有相應的行為反應,甚至加以抗拒。 ⑹模仿動作:指患者不自主地、刻板地模仿他人的行為。 ⑻強迫動作:患者明知沒有必要但又控制不住反覆進行的動作。

意志過程障礙的一種,分為精神運動性興奮和精神運動性抑制

1、精神運動性興奮

⑴躁狂性興奮:指患者的言語、行為、思維和情感活動均普遍增多,精神活動之間、精神活動與外界環境之間協調一致,能與外界進行有效的言語交流,行為能被人理解和接受,情感活動能引起旁人的共鳴。見於躁狂狀態。
⑵青春性興奮:患者的行為、動作明顯增多,同時行為和動作既無明確的動機和目的,同時還缺乏指向性,以至雜亂無章,不可理解。行為愚蠢、幼稚、荒謬離奇。見於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⑶緊張性興奮:緊張性木僵後,患者突然出現傷人、毀物、攻擊他人等衝動行為,行為單調刻板,既無原因,也無明確指向,使人不可捉摸。

2、精神運動性抑制

⑴木僵:指行為動作和言語活動完全抑制或普遍減少。患者整天臥床、或長時間呆立呆坐、不言不語
心因性木僵:指在急性精神創傷後出現的行為和言語活動的抑制狀態。表現為呆若木雞、緘默不語、對外界刺激反應缺乏或減弱。見於反應性精神障礙。
⑵蠟樣屈曲:是一種嚴重的木僵狀態,是木僵時在肢體僵住的基礎上,患者肢體任人擺布於某種位置並保持長時間不主動改變,如同泥塑蠟注一般。
空氣枕頭:患者仰臥時抽走枕頭,其頭部保持懸空位置而不主動放下,稱為“空氣枕頭”。
⑶違拗症:患者對別人向他提出的要求不僅沒有相應的行為反應,甚至加以抗拒。
主動違拗:病人作出與對方要求完全相反的動作。
被動違拗:病人對他人的要求一概加以拒絕,不肯履行要求他做的事。
⑷被動服從:與違拗相反,患者被動地服從醫生或任何人的要求和命令。
⑸刻板動作:患者機械刻板地重複一些毫無目的和意義的動作。
強迫動作的區別:患者動作機械刻板、自動進行,不可理解,沒有控制與擺脫的願望,沒有痛苦不安的情緒體驗。
⑹模仿動作:指患者不自主地、刻板地模仿他人的行為。如,醫生的手揮,病人也跟著手揮一下,表情木然。
⑺強制性動作:患者出現一些非自己意願、不受自己支配的動作,往往強制性自動出現。患者體驗到受外力支配,沒有擺脫的願望。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與強迫動作的區別:患者體驗到動作是非自己的、受外力支配的、沒有擺脫的願望、沒有痛苦體驗。
⑻強迫動作:患者明知沒有必要但又控制不住反覆進行的動作。患者知道這種行為沒有意義,想控制又控制不住,為此痛苦不堪。如反覆洗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