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形態學

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用各種解剖方法(包括顯微解剖、超顯微解剖、動物實驗、活體組織檢查等)和人類學方法為運動實踐服務的一門綜合性科學。

正文

運動形態學是在解剖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新的研究方法(如 X光機超音波儀、肌電圖機、高速攝影機、電視錄影機、電子顯微鏡等)的出現,已不僅在人體的器官和系統水平方面,而且在細胞甚至亞細胞水平上來研究體育鍛鍊和運動訓練對人體形態結構的影響。體育和運動實踐提出的任務,使這門學科增加了新的內容:如用解剖學或人類學的觀點來分析運動員的姿勢和動作、各項運動員外部形態特徵、身體發育特點以及體育鍛鍊時身體內部器官位置的變化等。運動形態學包括 4個部分,即運動解剖學、運動動作的解剖學分析運動人體測量學和運動局部解剖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