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的性與人間情愛

個發生進化的過程。 四、魚類的姻緣 偉大的父愛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山東友誼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7月1日) 精裝: 273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6425497

商品描述

編輯推薦

人類的愛情來源於何方?是由什麼決定的?進化過程如何?怎樣才能使愛情生活更加幸福美滿、白頭偕老?……這一個個的秘密,長期地縈繞在人們的心間。為此,作者編著了這本《進化的性與人間情愛》以饗讀者。

媒體推薦

前言
愛情,它是在性愛的基礎上,升華出來的一支奇葩。它與世界上其他的事物一樣,也有一
個發生進化的過程。 自從地球上出現了生物,並大約於11億年前演化產生了“性”後,才使
生物由單調的分裂繁殖變得豐富多彩起來。雌雄結合產生個體,加速了物種的進化;生物由簡
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蟲魚鳥獸,人猿揖別,紅男綠女,情意綿綿。從而地球上的生物才
先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地熱鬧起來。正如法國的一位專家所說的那樣:“如果沒有性,連我
們人類自身也不會出現,也許至今地球還是一個只居住著細菌和幾種藻類的寂寞世界哩!”
人的愛情世界,既與動物的交配繁衍有一定的內在聯繫,又高於動物的自然交配。它是通
過漫長的社會生活,才逐步擺脫了動物本能,演化、發展成人類純潔、高尚的愛情。
那么,人類的愛情來源於何方?是由什麼決定的?進化過程如何?怎樣使愛情生活更幸福
美滿、白頭偕老?……這一個個的秘密,長期地縈繞在人們的心間,為此,作者編著了本書,
以饗讀者。

目錄

前言
上篇 動物的求偶與婚戀
一、顯微鏡下的“愛情”
細菌的性別
一分為二
草履蟲和衣滴蟲的生殖
二、無脊椎動物的異性吸引
集體婚禮
雌雄同體種種
雇魚當奶娘
旅行結婚
危險的戀愛
“捨身育兒”的母親
蠍子並非“惡妻吃夫”
奇特的交配方式
三、昆蟲的求偶與婚戀
搶婚
逼婚記
美妙的招婚
喧鬧的婚禮
……
四、魚類的姻緣
五、兩棲類和爬行類的婚配
六、忠貞的鳥類
七、多情的獸類
下篇 人類的愛情世界
八、從禁慾試驗理解性愛
九、愛情的萌動——青春期
十、愛情的心扉向誰開?
十一、夫妻性生活
十二、生育之迷
十三、優生與優育
十四、計畫生育好
十五、“性解放”的由來
十六、祝君愛情更持久
十七、母愛與子愛(孝道)
十八、男女結合的方式——婚姻制度
……

文摘

書摘
妻子變丈夫
近來,國外有些性變態者,通過手術由一個堂堂的男子,竟變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子。然而,魚類中的黃鱔和紅鯛魚不用開刀,自己會由“丈夫”變成“妻子”。
魚類學家研究證明,黃鱔和紅鯛魚兼兩性。黃鱔的一生要經過雌、雄兩種不同性別的發育過程。從受精卵孵化成幼鱔,直到成長到第一次產卵,都是雌性黃鱔,均能產卵。然而,當第一次產卵後,它們體內的生殖系統卻驟然發生了變化,產卵後的卵巢卻轉化為精巢,產生精液,由“妻子”變成了“丈夫”,給其他雌鱔所產的卵受精。
更有趣的是,生活在紅海中的紅鯛魚的雌雄之變。紅鯛魚常以20條左右為群體,一群中只有一條是雄魚,其它都是雌魚。如果這個家庭中唯一的“男子漢”去世,它的“遺孀們”並不就此散夥,各自改嫁,也不願再招一個“男人”來當家,而是由其中的一條雌魚來接替亡夫的使命,繼續組織這個家庭。這時,這條雌魚的生理就發生奇妙的變化:卵巢日漸萎縮,精巢開始發育。在性腺變化的同時,鰭部也長大,體色更加鮮艷,最後則完全變成了一條儀表堂堂的雄魚。有人曾做過試驗:把去掉雄魚的一群雌紅鯛放在魚缸中飼養,每當群體裡變化出一條雄魚,就把它取出來,結果這一群雌魚會一個接一個地都變成了雄魚。
黃鱔、紅鯛魚這種由雌變雄的生理現象,在生物學上被稱為性逆轉。
為什麼黃鱔和紅鯛魚會發生性逆轉呢?
原來,雌黃鱔的體內含有雌性和雄性兩種遺傳基因,當它們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再感受到某種刺激,它們的神經系統就會發出信號,促使另一種基因活躍,使性別向相反方向發育,於是分泌大量的雄(雌)性激素,最後使性別逆轉,雌魚變成了雄魚,或者雄魚變成了雌魚。所以說,性逆轉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它們繁衍後代和種的延續。
偉大的父愛
為什麼人家都是媽媽懷胎?
我卻是父親生下。
為什麼父親比母親還親?
誰能解開這個疙瘩?
在魚類中,大多數的父親並不大關心子女的成活和養育。若是關心的話,父親倒比母親更認真,例如海馬和海龍。
在魚類中,大多數的父親並不大關心子女的成活和養育。若是關心的話,父親倒比母親更認真,例如海馬和海龍。
海馬和海龍不僅那奇異的體態使人生趣,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生殖獨具一格,妙趣橫生,當海馬快進人性成熟期時,雄性尾部腹面的兩側,長出一對皮褶。由於皮褶的生長和左右癒合而形成一個透明的囊狀物,猶似袋鼠的育兒袋,一般稱為育兒囊,或育卵囊。生殖期間雌雄個體相互追逐,表示好感,當達到高潮時,雌雄海馬的尾部相纏,腹部相對(圖22),此時雌海馬就把它成熟的卵子悄悄地產到了雄海馬的育兒囊內。這樣雌海馬就把孵卵育幼的天職並把育兒囊的口封閉。由於育兒囊內血管豐富,受精卵可以得到充足的養料和氧氣,一般經過20天左右小海馬就可以出世了,“臨產”前,雄海馬把它那捲曲的尾部纏在海藻上,並不停地作伸直
與彎曲的搖擺動作,這樣小海馬就一個接一個地降生於大海中了。雄海馬每“胎”產仔的數量不等,少則100,多則1000以上。如果條件適宜,一隻雄海馬全年可生幾胎甚至十幾胎。
海龍的生殖習性與海馬關不多,也是由父親卵育。不過海龍的育兒囊與海馬相比要簡陋得多,只有兩扇像門似的皮褶,平時大門敞開,孵卵時才關上,因此,生孩子時將大門敞開,小海龍就可傾巢而出。離開父親的小海龍,一旦遇到敵人的襲擊,還可回到父親的育兒囊里暫避風險。
雄刺魚的護幼本領也不亞於海馬和海龍。在生殖期間,雄魚的體色變得美麗鮮艷.雄魚首先在水底掘一個小坑,鋪上水生植物,冉用水生植物蓋起“帳篷”,並用粘液把水草粘住.這時,雄魚把雌魚趕進廠帳篷。雌魚產完卵後(多為幾十粒),雄魚馬上排精。雌魚產完卵揚長而去,雄魚留在帳篷內精心地護育著這些受精卵,並不斷地划動鰭使水流動,促進卵的發育。就是魚卵孵化後,雄魚還要不斷地來看望它的孩子們。
我國的鬥魚,在生殖期間雄性不僅披上鮮艷的“婚服”,而且,在撫幼方面更是嘔心瀝血。鬥魚生殖前也是由雄性先築好巢,建築材料不是水草,而是它口中吐出的空氣泡.卵受精後,雄魚就把受精卵銜到氣泡中,均勻地放在水生植物之間,使每個氣泡中都有一枚卵。如果受精卵沉到水底,雄魚就用口銜著再次送回氣泡中。在魚卵孵化時期,雄魚不僅要時時巡邏放哨,保護兒女們的安全,而且還要不斷地糾正氣泡的位置,有利於受精卵的孵化。當小魚’孵化出來後,父親不但不讓兇猛的魚侵害幼魚,而臣連它們的生身母親也不準靠近,因為有時母親也會吞吃自己的親生兒女。
而生活在巴倫支海和白海中的獅子魚,其雄魚同雄鬥魚一樣也是“慈愛”的父親。雌獅子魚在產卵時有個“怪癖”,常常在退潮的岸邊產卵,雄魚為了保護魚卵,不僅用口裡吐出來的水潤濕魚卵,而且還用尾巴拍打水面,使水花濺到魚卵上。小魚孵化出世後,父親繼續保護、陪伴它們,甚至寸步不離。當有危險時,長著吸盤的小魚馬上一齊游向父親,吸附其身上,由雄魚將它們帶到安全的地方。
另外,像生在斯里蘭卡和巴西沿海中的某些魚,雄魚還能以口腔或鰓腔護育幼子,當幼魚能獨立生活後,才離開父親的口腔或鰓腔。這些大概都是動物界中父愛的最早先例吧。
“金玉良緣”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會記得,在第五回中的《終身誤》里有這么兩句:“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土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賈寶玉和薛寶釵,金玉未成。可是,魚類中的琵琶魚,雌雄之間卻從小就結下了牢不可破的“金玉良緣”。
小小的琵琶魚生活在浩瀚的南太平洋的深海底下,黑暗的水下世界,不僅行動不便,也增加它們尋找配偶的困難。但是,在漫長的黑暗中,為了生活下去,傳種接代,它們的祖先就一代一代地預先給它們訂下“金玉良緣”,免得長大後找不著“伴侶”。
圖23
當琵琶魚的幼體剛剛破卵而出,小雄魚就急於尋找對象了,它不僅視力好,而且嗅覺也特別靈敏。小雌魚為了招引情郎,也遍體發出一種特殊的微光,散發出奇異的清香。借著亮光和香味。儘管周岡漆黑一團,小雄魚也能找到小雌魚。它們“一見鍾情”,馬上“山誓海盟”,訂下了“金玉良緣”(圖23)。小雄魚用牙齒嵌入雌體的一側,附在雌體的身上,從此就結成終生永不分離的伴侶。雌魚也“心甘情願”,以自己的鮮血養活其情郎。雄魚由於過分的懶惰,
不運動,所以大部分器官逐漸停止發育,失去原有的功能。只有生殖腺繼續發育,直到成熟。等到雌魚長大後,雄魚則被雌魚的肉包嵌起來,成為雌魚體側的一個小小“贅瘤”。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