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平衡論

一般平衡論

《一般平衡論》(汪葉斌著)是研究一般系統平衡規律的理論。一般平衡論的基本觀點是“天道自衡”,包括物質觀、質能觀、時空觀、宇宙觀、平衡觀、智慧觀,加上三個存在模式、五個平衡法則、三個平衡層次和三個平衡工具等簇基本概念及關聯關係構成《一般平衡論》的基本框架。

簡介

《一般平衡論》(汪葉斌著)是研究一般系統平衡規律的理論。一般平衡論的基本觀點是“天道自衡”,包括物質觀、質能觀、時空觀、宇宙觀、平衡觀、智慧觀,加上三個存在模式、五個平衡法則、三個平衡層次和三個平衡工具等簇基本概念及關聯關係構成《一般平衡論》的基本框架。

一般平衡論的理論和思想有:剩餘智慧理論、存在模式理論、三我一體理論、平衡循環理論、自我平衡理論、事物對稱理論、自然位置理論、萬物玄同理論、平衡層次理論、朴理論、平衡點理論、準平衡理論,以及一般平衡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等等。

一般平衡論是一門研究一般系統平衡規律及其關係的理論。本書的價值在於自創了一套質樸、簡單、普適的平衡理論體系。作者套用一般平衡論的方法,對當今人類種種不平衡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反思,對人性的貪婪及其成因進行批判,發現並揭示了人的生存與名利關係的內在奧秘。讀者通過理解和掌握這個理論,並運用本書獨創的概念及圖式,就能從一個更高的理論平台上,以全新視角去觀察、解讀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困惑,從而使人豁然開朗。

一般平衡論一般平衡論

《一般平衡論》已由美國學術出版社(Academic Press Corporation )出版,2013年7月在北美地區發行。全書50萬字,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1-936040-63-6。

五個平衡法則

一般平衡論一般平衡論

一般平衡論認為,平衡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和本質,也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法則。“天道自衡”是一般平衡論的核心概念,平衡循環、自我平衡、事物對稱、自然位置和萬物玄同等五大平衡法則都是以“天道自衡”概念為基礎的。這五大平衡規律是宇宙萬物的運行法則,也是宇宙智慧的具體表現,它們對宇宙萬物,天

地人生具有普遍意義。

——平衡循環

平衡循環也稱平衡運動: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宇宙萬物永恆處在平衡到不平衡,又從不平衡到新平衡的螺鏇式循環過程中。平衡循環是宇宙萬物基本的運行法則。 平衡是萬物的本質,宇宙萬物永恆處在平衡循環過程中。平衡決定物質的來源和去向,萬物來之於平衡,去之於新的平衡。萬物從平衡到不平衡,從不平衡到新平衡;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不平衡是為了新平衡。

——自我平衡

系統內部結構之平衡。自我平衡是系統對環境的求存在本能的反應,萬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都會趨於自我平衡。自我平衡是系統對環境的求存在本能的反應,萬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都會趨於自我平衡。萬物都有自我趨向平衡的求存在本能,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求存在是自我平衡的力量源泉。

——事物對稱

事物對稱是系統與系統之平衡。萬物有自身的對稱方,一方的存在都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一種事物的產生必然伴隨著其對立面的產生。事物必為對稱之存在,一方的存在都是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對稱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事物有一方必有另對稱方與之相反相成,任何一種事物的產生必然伴隨著其對立面的產生而產生。任何事物都有另一事物與之對稱,任何事物自身結構也是對稱的。

——自然位置

系統與環境之平衡。萬物在環境中都有各自的自然位置,表現為系統與環境的平衡和諧。求存在的本能使萬物總在尋找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自然位置,以求得與環境和諧是萬物的自然目的。萬物的自然位置是“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環中,環境選擇和自我平衡合力的結果。求存在的自然目標使萬物總在尋找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自然位置,以求得與環境和諧是萬物的自然目的。自然位置表現為個體與環境的平衡和諧:原自然位置(原平衡)→尋找自然位置(不平衡)→新自然位置(新平衡)。

——萬物玄同

萬物玄同是系統特定環境下之平衡。萬物同宗同源同歸宿。事物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可以處於一種無差別的同一狀態,不同的環境和條件會出現不同層次的同一狀態。萬物的差別是相對特定的時空和條件而言的,在彼時空和條件下呈差別的事物,在此時空和條件下會無差別。萬物在無窮的平衡循環過程中“玄同”。

三個存在模式

一般平衡論一般平衡論

一般平衡論認為,宇宙萬物都有求存求在的本能,萬物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宇宙的秩序

源自萬物求存求在的智慧;生命系統都有求存求活的本能,生命系統的秩序源自生命體求存求活的生存智慧。宇宙萬物都有求存在的智慧,都說哲學是智慧之學、存在之學,但“智慧”不應當是人類的專用詞,同樣,“求存在”不只是人類的專利,而是萬物的自然目標。這就是一般平衡論提出的“第一存在模式”。人類具有求存求活本能的同時,還具有求名求利的本性,人類社會的秩序源自人求名求利的剩餘智慧。這就是一般平衡論提出的“第二存在模”。剩餘智慧只用於求存求活則是人類的“第三存在模式”。

——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宇宙萬物

即存在智慧用於求存求在,形成宇宙萬物。“存在智慧”是一般平衡論的重要概念。一般平衡論認為,宇宙萬物都有求存在的本能,這種求存在的本能源自萬物的存在智慧。第一存在模式是宇宙萬物的存在模式,屬萬物包括人類最根本的存在模式,決定和支配著第二和第三存在模式。第一存在模式所產生的自然力量使宇宙萬物總趨於平衡。作者又稱之“天之道”。

——第二存在模式:剩餘智慧→求名求利→人間萬態

即剩餘智慧用於求名求利,呈現人間萬態。“剩餘智慧”是一般平衡論的一個重要概念。一般平衡論認為,剩餘智慧是人類智慧減除生存智慧的剩餘部分,人類與另類的本質區別在於人有剩餘智慧。“剩餘智慧”是一般平衡論用於詮釋人間萬態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作者提出的人類“第二存在模式”和“第三存在模式”理論的基礎。第二存在模式是人類特殊時段的存在模式,導致人類系統與生物圈環境不平衡,屬人類不可持續存在模式。作者又稱之“人之道”。一般平衡論認為,人類所有建立在第二存在模式基礎上的系統都是不可持續的。

——第三存在模式:剩餘智慧→求存求活→天人和諧

即剩餘智慧不用於求名求利,而是用於求存求活,達到天人和諧。這是人類特有的存在模式,也是人類合理的存在模式。人類以此模式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屬人類可持續存在模式。人類系統作為一個整體要在地球上持續生存下去,就必須要與生物圈環境保持平衡。人類只有升華到第三存在模式上,人與自然才能平衡。

——三我一體模式:自然我+當然我+超然我

一般平衡論將人分解成自然我、當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三我一體是指個人集“三我”為一體。三我一體是《一般平衡論》用於詮釋人性善惡、分析個人行為的一個重要概念和理論。三我一體是建立在剩餘智慧和存在模式理論基礎上的。“三我”由三個存在模式推出:存在智慧→求存求活→自然我;剩餘智慧→求名求利→當然我;剩餘智慧→求存求活→超然我。

一般平衡論認為,“我”都是自然我、當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一體。個人的性質和行為由內在的“三我”結構所決定,“三我”的比重不同,個人的行為傾向就不同。“我”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和不同條件下,“三我”的結構是動態的,其中比重最大的那個“我”主導著個人行為。

一般平衡論的存在模式理論認為,宇宙萬物的自然而然求平衡、求存在的合力形成自然力量,物質在不同層次有著不同形式自然力量。自然力量源自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自然力量。與自然力量相對的是——非自然力量來自第二存在模式:剩餘智慧→求名求利→非自然力量;超自然力量來自第三存在模式:剩餘智慧→求存求活→超自然力量。萬物在自然力量作用下總是趨向有序和平衡(形成自然秩序),而事物在非自然力量作用下卻總是趨向無序和不平衡。

——人的基本問題:生存與名利的關係

一般平衡論認為,人的基本問題是生存與名利的關係問題,即存在模式問題。人的生存是“健康+快樂+自由”地活著,人類的生存是“幸福+和平+可持續”地存在。人的名利包括“名+利+情”和“權+錢+色”六大貪慾,加上“自我為中心+名利最大化”兩大價值取向。“求存+求活+求名+求利”也是人生的基本內容,人生就是一個“求生存+求名利+求平衡”的過程。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別是:惟人有剩餘智慧(動物只有生存智慧)——惟人有第二存在模式和第三存在模式(動物只有第一存在模式)——惟人是“自然我+當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一體(動物只有自然我)。

一般平衡論認為,第二存在模式屬於人類的此岸,而第三存在模式屬於人類的彼岸。“當然我”屬於“我”的此岸,而“超然我”屬於“我”的彼岸。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必然是從第一存在模式走向第二存在模式,又由第二存在模式走向第三存在模式。“我”的發展軌跡往往是由“自然我”走向“當然我”,又由“當然我”順應自然力量,升華為“超然我”。

九組平衡方法

一般平衡論對一般系統所具有的平衡特點和形式進行研究,並歸納——演繹——提煉出“九組平衡方法”。這九組平衡方法及概念不但是描述系統的工具,而且也是一般平衡論用來分析、研究系統的方法——每一組平衡方法和概念都是認識、分析和探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和工具。

一般平衡論一般平衡論

●系統方法:環境—系統—要素

●要素方法:物質—能量—信息

●反饋方法:輸入—輸出—反饋

●感悟方法:體驗→感悟→思想

●時間方法:過去→現在→未來

●醫生方法:何病→病因→處方

●工具方法:目標→工具→結果

●控制方法:系統→控制→目標

●過程方法:系統→過程→目標

前言天之道人之道

關於本書的名稱,由於本書的基本思想和觀點是“天道自衡”,所以,我曾擬本書名為“天道自衡論”。還由於本書的基本論述格式是從“天之道”悟會出人性的弱點,主張“人之道”效法“天之道”,所以還曾想取名為“天之道 人之道”。本書是一門研究一般系統平衡規律和套用的理論,在徵求了APC美國學術出版社的意見後,我最終還是將本書定名為《一般平衡論》。

我在書中提出“天道自衡”和“剩餘智慧”等一簇概念。“天道自衡”是一般平衡論的核心概念,平衡循環、自我平衡、事物對稱、自然位置和萬物玄同等五大平衡法則都是“天道自衡”思想的具體表現,並由這些概念構築了獨特的平衡理論和思維平台。天道自衡是指宇宙萬物之本質屬性為自然而然之平衡。平衡不僅是宇宙的本源,同時也是萬物的運化規則,而宇宙萬物之平衡屬性又源自於宇宙萬物的“存在智慧”。

“剩餘智慧”是我為詮釋人間萬態而專門提出來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人類區別於其它生命系統的本質特徵。書中提出的三個存在模式理論,以及“自然我”、“當然我”和“超然我”的三我一體理論就是建立在“剩餘智慧”概念基礎上的。“天之道”源自於萬物的“存在智慧”;“人之道”源自於人類的“剩餘智慧”。剩餘智慧理論從根本上解釋了“人之道”的種種難題。

“天之道”是指宇宙自然的運行法則,而“人之道”則是指人類的剩餘智慧和貪婪,是人類的所作所為,是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天道總會自然而然地求平衡——天道自衡;而人道總是當然而然地反平衡——人道失衡。“天道”為什麼“自衡”,“人道”為什麼“失衡”?那是因為“天道”遵循第一存在模式,“人道”奉行第二存在模式,就是剩餘智慧所導致人性的貪婪。所以,“人之道”要平衡就應拜“天之道”為師,人類的彼岸在於第三生存模式。

人的基本問題是生存與名利的關係,即存在模式問題,也是“人之道”如何與“天之道”平衡的問題。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差別是有沒有剩餘智慧,而人與人的差別是如何使用剩餘智慧的問題。剩餘智慧用於求存求活——對人類社會而言就是第三存在模式,對個人而言就是“超然我”;剩餘智慧用於求名求利——對人類社會而言就是第二存在模式,對個人而言就是“當然我”。“天之道”總是求生存而求平衡,而“人之道”總因求名利而反平衡。所以,作者主張用“天之道”評判“人之道”,要“人之道”效法“天之道”

宇宙萬物——“天之道”的本質屬性就是“天道自衡”;人間萬態——“人之道”的本質特徵就是人有“剩餘智慧”及人道反平衡所導致的“人道失衡”。您在閱讀一般平衡論時,只要順著“存在智慧→求存求在→宇宙萬物”和“剩餘智慧→求名求利→人間萬態”這兩條脈絡,用“天道自衡”思想來理解自然萬物,用“剩餘智慧”概念去解釋人類社會,也許就可使您豁然開朗。

一般平衡論俯視天地人間,笑談世間人事,既超然於世俗,又還歸於世俗。一般平衡論用“天之道”來評說“人之道”,從形而上去觀察形而下,以超然紅塵看紅塵,超然生死看生死,超然當下看當下,超然名利看名利…如此超然脫俗於先,反觀世俗於後,就可使人大覺大悟。讀者通過掌握和理解天道自衡的基本理論,運用獨特的平衡思維方法,就可以從一個更高的理論平台上,以全新視角去觀察、詮釋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疑惑。

老子對天道人道的表述非常精彩:“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之道——第一存在模式總是自然而然地趨於平衡,而人之道——第二存在模式總是當然而然地趨於不平衡。近試用一般平衡論的思想和方法去讀《老子》,沒想到很輕鬆地就破譯了這部天書中一些難點,對老子五千字做出了全新和獨特的詮釋,擬單獨整理出版《破譯老子》一書。本書第十二篇是作者對老子幾個主要概念和思想的釋讀。

作者在著本著時,力圖博採眾長,融會文理,貫通東西,並試圖用一般平衡論來破譯宇宙萬物,詮釋人間萬態。平衡既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和本質,也是宇宙萬物運化的依據和根本大法。宇宙因平衡而存在,萬物為存在而求平衡。存在才有萬物,平衡才能存在。平衡是宇宙萬物存在和運化之因,現存的萬物是天道自衡之果。大道至簡,天之道即平衡之道而已。天道自衡——宇宙萬物之本質屬性為自然而然之平衡,可謂一語道破天機。

親愛的讀者朋友:讀《一般平衡論》的您和這本書一樣,就像一壇新釀出的酒,得窖上個十年八年才吃香。宇宙玄機,人生奧妙,盡在其中。讀這本書的訣竅和方法,就是抓住“天道自衡→人道失衡→人法天道”這條主線,以及本書所特有的圖式,用天道自衡和平衡規律的思想去破譯宇宙萬物,用剩餘智慧、存在模式和三我一體的理論來詮釋人間萬態,同時,從“天之道”的高度去反觀反思人性的貪婪和弱點,由此助您通達“人之道”的自由王國。

後記度向彼岸的平衡方舟

從小就對“學海無涯書作舟”深信不疑,最近我卻問自己:我們乘“舟”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我們究竟為了什麼而讀書?於是對這句話又有了新的領會——人只有為了生存而乘“舟”才能度向幸福的彼岸;如果為了名利而乘“舟”只會滑向無邊的苦海。我們讀書是為了生存、為了平衡,所以,我們需要讀有利於生存的書,需要讀有助於自身平衡的書。《一般平衡論》就是一艘我們求生存求平衡的平衡方舟,而且這平衡方舟正在渡向大洋的彼岸。

上帝當初要毀滅他自己創造的人類,就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貪婪、爭鬥、掠奪…這個上帝應當就是平衡的大自然。對比一下眼下人類的貪得無厭、爭名奪利、暴殄天物…可以說,當今人類的貪婪和罪惡比諾亞那個時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初的諾亞方舟不僅救了諾亞一家,也拯救了人類。當下失衡的人類想要留住我們的根,同樣亟需建造一艘方舟——如今能拯救人類的“舟”應當是平衡方舟,而不是航空母艦、宇宙飛船之類的“舟”。

當今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困惑和衝突都是因為不平衡。這些不平衡包括:個體內在的不平衡、各主體之間的不平衡、人類與自然的不平衡等等。人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不平衡?這是因為人性的貪婪。那人為什麼會這么貪婪?是因為人類有剩餘智慧並用於求名求利。那么,我們如何來實現平衡?人類的彼岸在何方?作者心目中的彼岸是人類將剩餘智慧全部用於求存求活的第三存在模式,人人都成為超然名利的“超然我”。

作者製造的這艘平衡方舟是一部教人求生存求平衡的理論。書中用得最多的詞除了“平衡”外,就是“生存”、“簡單”、“質樸”、“自然”、“天道”等。人的基本問題是生存與名利的平衡問題,為人的至高境界和本論的最高目標也不過就是把人的聰明用在求生存上——剩餘智慧用於求存求活,即人類回歸第三存在模式,人人升華為“超然我”。所以說,一般平衡論是一種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思維方法,也是一門一般中透著不一般的通俗理論。

一般平衡論談天論地,說古道今,而不離人類生存和平衡的主題。個人的生存就是“健康+快樂+自由”地活著,而人類的生存應是一種“幸福+和平+可持續”地存在。個體內在不平衡就無健康,人與人不平衡就無快樂,與環境不平衡就無自由,社會不公平就無幸福感,國與國不平衡就無和平,人與自然不平衡就不可持續…可以說個人和人類生存的所有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平衡問題。

由於人類第二存在模式及其“當然我”的反平衡性,導致現實人類在生存與名利關係這個基本問題上的嚴重失衡,因而造成:人內在的不平衡+人與人之間的不平衡+國與國之間的不平衡+人與環境的不平衡+人類與大自然的不平衡…一般平衡論正是圍繞著這一系列不平衡問題及其成因進行反思。希望本書的出版能成為一艘您渡向“健康+快樂+自由”彼岸的平衡方舟,更是一艘人類渡往“幸福+和平+可持續”彼岸的平衡方舟。

一般平衡論的價值就在於——自創了一套質樸、簡單、普世、超然的平衡思想體系,以百分之百原創的平衡理論和思維方法,從一個獨特和全新的視角去分析當今人類社會失衡問題。學會運用本書所著的理論、學術看世界,運用本書所論的觀點、方法看自己,對所有不平衡的問題都用平衡思維來思考,對各種不平衡的難題都用平衡的方法去解決,如此您的種種煩惱或許都會迎刃而解。

親愛的讀者朋友:也許您已走得太遠——以至忘了為什麼而出發,也許您已疲憊不堪——以至忘了到底為什麼而奔命,也許您已被紅塵所深深地污染——以至背昧了本心的良知,也許您已在苦海中掙扎了很久——以至迷失了生命的航向,也許您已……請讀一讀《一般平衡論》吧,相信這葉“平衡方舟”可以幫助您——度向“健康+快樂+自由”的彼岸。

一般平衡論目錄

上卷 天道自衡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第一篇 概論... 2

第一章 天道自衡... 2

第二章 平衡理論... 11

第三章 平衡思維... 17

第二篇 五個平衡法則... 21

第一章 平衡循環:平衡→不平衡→新平衡... 22

第二章 自我平衡:系統內部結構的平衡... 27

第三章 事物對稱:系統與系統之間平衡... 30

第四章 自然位置:系統與環境之間平衡... 35

第五章 萬物玄同:系統特定時空的平衡... 39

第三篇 三個存在模式... 42

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 44

第二存在模式:剩餘智慧→求名求利... 48

第三存在模式:剩餘智慧→求存求活... 53

三我一體:自然我+當然我+超然我... 57

第四篇 平衡層次和工具... 66

第一章 一般系統特點... 67

第二章 三個平衡層次... 72

第三章 三個平衡工具... 79

第五篇 九組平衡方法... 89

第一章 系統方法:環境↔系統↔結構... 90

第二章 要素方法:物質↔能量↔信息... 93

第三章 反饋方法:輸入↔輸出↔反饋... 96

第四章 感悟方法:體驗→感悟→思想... 99

第五章 時間方法:過去→現在→未來... 103

第六章 醫生方法:何病→病因→處方... 107

第七章 工具方法:目標→工具→結果... 114

第八章 控制方法:系統→控制→目標... 117

第九章 過程方法:系統→過程→目標... 120

中卷 人道失衡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第六篇 當然我... 125

第一章 我的... 127

第二章 目標... 130

第三章 生存... 135

第四章 行為... 138

第五章 快樂... 144

第六章 智慧... 148

第七章 善惡... 151

第八章 上癮... 154

第九章 錯誤... 156

第十章 命運... 160

第十一章 災禍... 164

第十二章 自殺... 170

第十三章 生死... 173

第七篇 人與人... 178

第一章 個人平衡... 179

第二章 人脈關係... 182

第三章 人際之間... 187

第四章 交往策略... 190

第五章 低期望值... 194

第六章 恩怨情仇... 199

第七章 人情往來... 202

第八章 面部表情... 205

第九章 價值取向... 208

第十章 三災六欲... 212

第八篇 名利場... 215

第一章 結構... 217

第二章 爭鬥... 220

第三章 金錢... 225

第四章 蒙人... 228

第五章 市場... 230

第六章 規則... 232

第七章 公司... 235

第八章 教育... 237

第九章 體育... 240

第十章 藝術... 242

第十一章 宗教... 244

第十二章 真理... 248

第十三章 稱呼... 250

第十四章 英雄... 252

第十五章 進退... 253

第九篇 情 愛... 258

第一章 情愛與生存... 259

第二章 生存就是美... 262

第三章 超然我的愛... 265

第四章 情愛的風險... 267

第五章 痛恨與情愛... 270

第六章 對愛的建議... 272

第七章 性愛與行為... 274

第八章 江湖與情愛... 278

第九章 家庭與社會... 281

第十章 生殖與閹割... 283

第十一章 母系與父系... 287

下卷 人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十篇 現實人類... 291

第一章 德治和法治... 292

第二章 強勢與弱勢... 294

第三章 革命與改革... 297

第四章 國與國之間... 301

第五章 戰爭與和平... 304

第六章 殺人與被殺... 307

第十一篇 人法天道... 310

第一章 天人失衡... 311

第二章 人的大腦... 316

第三章 環境污染... 319

第四章 金屬工具... 322

第五章 鋼筋水泥... 326

第六章 城市如癌... 328

第七章 蒼蠅蚊子... 330

第八章 生物滅絕... 332

第九章 人類末日... 334

第十章 先進落後... 337

第十一章 與時俱化... 339

第十二章 八卦易經... 341

第十三章 師法自然... 344

第十二篇 老子之道... 347

第一章 道... 349

第二章 德... 356

第三章 朴... 357

第四章 玄... 360

第五章 智... 363

第六章 有無... 369

第七章 無為... 371

第八章 雌弱... 375

第九章 聖人... 380

第十章 天道... 382

名詞解釋... 384

渡向彼岸的平衡方舟... 388

平衡論語

——天道自衡

⊙天道自衡是指宇宙萬物之本質屬性為自然而然之平衡。

⊙宇宙至大無外,玄子至小無內,萬物有外有內,奇點無外無內。

⊙宇宙從奇點而來,又向著奇點而去;萬物從玄子而來,又朝著玄而去。

⊙萬物構成宇宙,玄子構成萬物,當宇宙運化到奇點時萬物都呈玄子。

⊙宇宙是質量、能量、空間、時間的四維一體。

⊙質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間,空間生時間,時空生萬物。

⊙宇宙的空間有限而時間無限,奇點玄子沒有空間也就沒有時間。

⊙萬物的時間均有限,惟有宇宙時間無窮。

⊙宇宙的時空隨宇宙質量能量互化而變化。

⊙天道自衡,人道失衡,人法天道。

⊙平衡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和本質,也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法則。

⊙天之道即平衡之道,平衡之道即天之道。

⊙存在才有萬物,平衡才有存在。

⊙生命在於平衡,生存在於求得平衡。

⊙萬物因平衡而存在,求存在就是求平衡。

⊙存在就是平衡,平衡才能存在。

⊙萬物為了平衡的運動,而不是為了運動而運動。

⊙萬物為了平衡而聯繫,而不是為了聯繫而聯繫。

⊙宇宙萬物都有求存求在的本能,萬物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

⊙平衡的東西往往是合理的,只有合理的東西才能存在。

⊙不僅是生物具有求存的本能,而是宇宙萬物都具有求存在的本能。

⊙人類往往從自身求名求利出發,對社會和自然的認識必然離偏離客觀事實。

⊙簡單就是合理,合理就能生存,生存就是智慧。

⊙任何複雜的結構都由簡單的單元構成。

⊙簡單有利於生存,複雜有害於生存。

⊙人類往往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一個人能保持簡單已很不簡單,能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就更不簡單。

⊙自認為唯人類有智慧,其它生物都沒有智慧的觀點也許是可笑的。

⊙人類與另類的本質區別不在於工具,也不在於語言,而是在於人類有剩餘智慧。

⊙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別是因為剩餘智慧,動物之間的本質區別是因為生存智慧不同。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有沒有剩餘智慧,人與人的區別在有多少剩餘智慧,好人與壞人的區別在如何運用剩餘智慧。

⊙事物的運化過程總是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平衡。

⊙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哪裡有不平衡,那裡就有自我平衡。

⊙人種的多樣性及文化的多樣性有利於人類自我平衡。

⊙事物都有保持和趨向自身平衡的本能。

⊙存在就是合理,合理就是平衡。

⊙在求存求活層面上存在就是合理,在求名求利層面上存在往往不合理。

⊙堵不利於系統平衡,疏才利於系統平衡。

⊙天然自由狀態有利於事物自我平衡。

⊙對立面的存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的對立面是事物運化的方向。

⊙原對立面被消滅,要么會產生新的對立面,要么從內部分化出一個對立面。

⊙消滅對立面等於消滅了自己。

⊙與時俱化應當包含著進化和退化。

⊙物種並非只有進化,也包含退化,進化或退化只是求生存的策略。

⊙事物只有適當,沒有最好。最好只是相對的,適當才是絕對的。

⊙宇宙萬物不僅僅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走向高級;複雜到一定極限時,高級到頂部時,宇宙萬物就會從複雜突然回到簡單,從高級急劇回到低級。

⊙萬物有始必有終,生命有生必有死,事物有極必有反。

⊙萬物的空間位置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世上無廢物,在適當位置為“寶”,在不適當位置為“廢”。

⊙變廢為寶就是物從不適當位置回到適當位置。

⊙萬物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是最合理的位置

⊙宇宙有著共同的本質,萬物源自同一的元點。

⊙凡事物就存在共同本質,凡系統都存在共同之處。

⊙宇宙萬物同宗同源同歸宿。

⊙宇宙萬物由奇點玄子而來,又向著奇點玄子而去。

⊙萬物之間的差別是相對的,而萬物玄同是絕對的。

⊙眾生本無高等低等之分,只是內部結構和生存方式不同。

⊙萬物不分好壞貴賤,每一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任何事物過頭就會走向反面。

——人道失衡

⊙人的求存求活的欲望有限,而求名求利的欲望無限。

⊙求名求利的欲望無限,而能滿足名利慾望的可欲之物有限。

⊙凡人所做的事都源於求存求活和求名求利。

⊙和諧社會的實質是平衡,這種平衡至少要包括:內部結構、利益相關國家、人與自然。

⊙目前人類最多的產品不是蛋糕和朱古力,而是自殺和殺人的工具和彈藥!

⊙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工具史、兵器史和自相殘殺史。

⊙戰爭就是叫人殺人,命令就是叫人送命。

⊙冷兵器時代可殺絕一個部落,熱兵器可毀滅一個國家,核兵器時代可叫人類同歸於盡。

⊙人類什麼都缺:缺水、缺糧、缺能、缺德,就是不缺殺人武器,尤其是核彈頭。

⊙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身,個人最大的兇險是別人,人類最大的危險是同類。

⊙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犯同樣的錯誤,人生最可怕的錯誤就是錯誤成為習慣。

⊙習慣性錯誤和錯誤固化成習慣,累積到一定程度必生災禍。

⊙笨人卻自以為聰明,那就是笨上加笨。

⊙人最大的失誤就是被自己的聰明所誤。

⊙不耍小聰明才是大聰明。

⊙愈是事事順心,愈發要格外小心。

⊙人類可能是地球上唯一會得精神病的動物,也是唯一會主動上癮的動物。

⊙人的通病是高估自己,低估別人,同時又期望得到別人高估。

⊙個人成功的要素不僅要看你認識了什麼,更要看你被什麼人所認識。

⊙人類社會就是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不同層次、不同形態的名利場縱橫疊加而成。

⊙一個名利場可預期爭得的名利愈多它的引力愈強。

⊙名利場中沒有敵友,只有名利;沒有是非,只有強弱,只有爭鬥,沒有贏家。

⊙當官的訣竅就是會用名利去折騰人,大官折騰小官,小官折騰百姓,不斷地折騰。

⊙名利場中人最大的特點是充滿爭鬥,哪裡有名利,那裡就有爭鬥。

⊙人類天生好鬥,不爭不鬥心裡就難過。

⊙戰死的烈士和殉葬的烈女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祭祀名利的犧牲。

⊙一窩名利人,不爭鬥才怪。

⊙名利場中人求名求利的貪慾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原動力。

⊙一個社會的利益制度和規則往往是各個群體利益博弈及相互制衡的結果。

⊙利益規則是強者制定的,利益規則總是對強者有利。

⊙人類五千年以來制定了各種各樣的名利規則,但從來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名利資源配置不平衡問題。

⊙名利規則雖複雜但並不合理,而自然規則雖簡單但卻總是合理。

⊙名利社會只有假理,“當然我”嘴裡吐不出真理!

⊙嘴上喊著要公平的人,恰恰是覺得對自己不公平。

⊙人人都希望公平正義別人的名利,沒人會同意既得名利被公平正義。

⊙自然競爭公平合理,爭名奪利哪有公平正義?

⊙金錢是市場經濟的魔棒,包括人在內的各種資源都服從金錢的調遣。

⊙金錢不但成為各名利主體行為的內容,而且還成為評價人類行為的標準。

⊙人類面對金錢的模樣比紅頭蒼蠅遇到大便還要難看。

⊙價格不光光是反映供需關係,更是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

⊙金錢本是人類度量和交換生存資源的工具,而人卻將自己淪為金錢的工具。

⊙人不能為了金錢而活著,但人活著需要金錢;你是金錢的主人,你也應善待奴僕。

⊙人一當成為金錢的奴僕就會成為一個害人害己的魔鬼。

⊙人類與動物的區別也體現在對金子的反應不同:假如天上掉下的一塊金子,一群動物會本能拚命地跑,而一群人一定會拚命地搶。

⊙人類的價值標準總是本末倒置——最重要的東西最不值錢,最不重要的東西反而最值錢,對人有害的東西總是比對人有利的東西要貴重。

⊙GDP應服務於人類整體持續生存,而不可為GDP而GDP。

⊙任何名利系統總是趨於不平衡,即使平衡也不可持續。

⊙大自然創造了人類,人類創造了上帝,上帝們本應為人民服務,但上帝卻總是成為少數人求名求利的工具。

⊙你爭到的金銀財寶愈多,看到的清純笑容就愈少。

⊙你應當為了生存而學習名利,而不可為了名利而學習生存。

⊙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和工具去做正確的事情。

⊙學習的能力和方法比知識多少本身更重要。

⊙教書育人,先教做人,後教學問;學習學問,先學會問,後學書本。

⊙為人父母者的最大責任就是帶領子女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行走。

⊙你之所以感到痛苦,那是因為你在追求錯誤的東西。

⊙過程比結果重要,目標比過程更重要。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災禍總是光顧無準備的人。

⊙生存就是健康、快樂和自由地活著。

⊙做人不怕吃虧,做事不怕吃苦。

⊙一個人為了生存目標的任何行為都是合理的;同時一個人還得牢記自己的任何行為都不要背離生存根本。

⊙紅顏薄命,英雄短命。

⊙人不僅是一種欲望動物,也是一種情愛動物。

⊙人與人之間的情愛一定是建立在求存求活基礎上的,在求名求利基礎上沒有真正的愛。

⊙一個遠離朴而專注於求名求利的男人,只有色情,沒有愛情;同樣,一個遠離朴只知求名求利的女人沒有愛情,只有欲情

⊙你不可以妄想從一個遠離朴、只一心求名求利的人那裡得到真正的情愛。

⊙人活著需要愛情,但不是為了愛情而活著。

⊙女人擇偶的傾向左右著後代進化的方向。

⊙男人選擇女人的審美標準導致人種的劣化。

⊙女人選擇男人有利於人類生存,男人選擇女人會導致人種退化。

⊙愛情不可沒有激情,也不可只有激情;愛情不能太理智,但也不能失去理智。

⊙真愛應當是因可愛而感覺對方美,而不是因對方美而感覺對方可愛。

⊙男人的核心利益是女人,女人的核心利益是子女。

⊙凡大名大利的男人往往都是變態狂。

⊙女人屈從於男人們變態的審美標準將是人類的不幸。

⊙男孩子最大的風險是和怎么樣的人交朋友,女孩子的風險則是交怎么樣的男朋友。

⊙你的終身伴侶應當是“真心愛你”又“有資格愛你”的那個他。

⊙為人一生,做事可以失敗,但做人不可以失敗;男人一生,過程可以出錯,但方向不可以出錯;女人一生,事業可以不成功,但婚姻不可以不成功。

⊙男人就是靠殺人比女人強而成為社會的主角。男人成為社會的主角後,人類社會更開始“大惑”、“大亂”了,就開始不平衡了。

⊙男人恐怕是地球上殺性最強的動物,不管是殺戮同類還是其它生命,男人都是地球上最可怕的怪物。

⊙母系社會時期,女人能善待男人,而到了父系社會,男人對女人卻變得十分殘暴。

⊙母系社會更合理、更有利於天人平衡、更有利於人類持續生存。

⊙人類恐怕是地球上唯一把殺人和性交做為娛樂的動物。

⊙健康才有快樂,自由才有快樂,平衡才有快樂。

⊙快樂是現實值與期望值的平衡。

⊙給對方的期望值寧低勿高。

⊙所謂為人低調就是調低別人對自己的期望值。

⊙寧可高估他人,也不可被他人高估。

⊙寧可自己高估對方,也不可讓對方高估自己。

⊙寧可被人怒,不可被人忍;寧叫我忍他人,不叫他人忍我。

⊙要爭氣,不賭氣。

⊙他人的名利慾望無限,而自己滿足他人名利慾望的能力有限。

⊙在爭名奪利問題上只有成敗之分、強弱之分,而無善惡之分。

⊙善人永遠鬥不過惡人,斗得過惡人的只有更惡的人。

⊙無名無利用什麼去來往,無錢無色拿什麼來平衡。

⊙在損害別人的同時往往也在損害自己;貴重他人生存的同時也在貴重自己的生存。

⊙有利於平衡為善,有害於平衡為惡。

⊙善源自於求生存,惡源自於求名利。

⊙貪慾為惡之源,朴真為善之源。

⊙災禍源自貪慾,貪慾源自剩餘智慧。

⊙貪慾膨脹到瘋狂時就走向滅亡。

⊙人是地球上唯一會笑且可笑的動物。

⊙懶散減少生存機會,貪婪增加災禍機率。

⊙人人都在用名利釣人,人人又被名利所釣。

⊙有害於人際平衡為小惡;有害於人天平衡為大惡。

⊙凡求存求活和有利於平衡的理都是真理,凡求名求利和有害於平衡的理都是假理。

⊙任何有害於平衡的“惡”行都將得到對稱的“惡”報。

⊙生理或心理不平衡時就是病,治病是借外物來輔助自我平衡。

⊙質樸自然之美是永恆的美,人造之美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無智無欲的表情為美,求名求利慾望愈多愈不美。

⊙內心質樸自然才有外在的美,內心質樸自然才能感覺到美。

⊙世上最好看和最難看的東西是人臉,最美好和最醜惡的東西是人心。

⊙愈自然的表情愈美,人為造作的表情不美。

⊙質樸簡單的表情為美,遠離朴複雜的表情不美。

⊙平衡和諧的表情為美,不平衡和諧就沒有美。

⊙一個遠離朴的人,即使笑也比哭更恐怖。

⊙心態平衡比腦袋聰明更重要,言行適當比才能卓越更重要。

⊙你要想好命運就保持好心態,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就改變自己的心態。

⊙人之生是偶然之偶然,人之死則是必然之偶然。

⊙人之生是自然而然,人之死則順其自然。

⊙只有把生死先想透,然後才能想透人生。

⊙先要明白死,才會明白生,後做明白人,再明白做事。

⊙造化的一切終歸造化所有,自然的東西總歸回歸自然。

⊙人生只有過程,沒有結果,過程就是活著,結果都是死亡。

⊙人生好比向地球借了幾十公斤分子原子,幾十年後又統統歸還給大自然。

⊙活人是將來的死人,活是偶然的,而死是必然的。

⊙人活著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死後的時間是無限的。

⊙小病求自愈,大病求速死。

⊙平衡決定命運!心態決定壽命!

⊙心態左右選擇,選擇決定命運。

⊙求名求利是人的一個重要死因,專心致志求存求活,有助於一個人走完自然壽命過程。

⊙無欲者剛,寡慾者安,縱慾者亡,不貪為寶,不顯為安。

⊙大欲大惡,小欲小惡,無欲無惡。

⊙大智大欲,小智小欲,無智無欲。

⊙人之死不分輕重,為生存而死是不得已,為名利而死就屬該死。

⊙自殺行為與過高的期望值成正比,期望值越不切實際,自殺的機率越高。

⊙自殺行為與智慧和欲望正相關:愈聰明愈易自殺,欲望愈多愈易自殺

⊙一個人活得累不累與貪慾成正相關,貪慾愈多者活得就愈累。

⊙你有多少貪慾,就有多少累,就有多少風險,就有多少災禍。

⊙福兮禍兮,禍福相依,平衡是福,失衡生禍。

⊙心態失衡對自己是禍,社會失衡對百姓是禍,生態失衡對人類是禍。

⊙為生存而累容易自我平衡,為名利而累則心力交瘁。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在做人,而是在做名利動物。

⊙心累之害大於身累,心累源自於貪慾,貪慾會摧毀人的自我平衡機能。

⊙當一個人到了除金錢其它都一無所有的時候,就到了自殺的臨界點上了。

⊙貪婪又不守規則肯定要丟失自由;貪者必入陷阱而失自由;貪者因失去自我而失去自由。

⊙貪婪似心癌,救心在治貪。一般平衡論,從中尋良方。

⊙貪婪是生存的大敵,放縱貪慾必走向滅亡。

⊙人生最大的災禍來自自身的貪婪,個人最大的危險來自他人的貪婪。

⊙每一次災禍的前面都有一個貪婪的行為;每一場災禍的背後都有一窩貪婪的心。

⊙為名為利去爭鬥危險,有權有錢就驕狂更危險。

⊙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不貪財富。

⊙貪得反而失去,獨吞就會送命。

——師法自然

⊙師法自然是為了順應自然,而不是破壞自然。

⊙人類可能做到打破一個平衡系統,但做不到恢復這個平衡系統。

⊙到底是自然災害了人類,還是人類災害了自然?

⊙人類總是用一個更大的錯誤,去掩蓋前面的錯誤。

⊙自然競爭,聽其自然,有利於系統自我平衡。

⊙生存競爭導致平衡有序,爭名奪利導致失衡無序。

⊙生存的機會總是光顧那些有效率的物種。

⊙不是地球需要人類,而是人類需要地球。

⊙天道好還,順之者福,逆之者禍。

⊙人類除了地球,已無處可逃。

⊙人類貪慾無限,而自然資源有限。

⊙地球足可以滿足人類生存,但不可能滿足人類的貪慾。

⊙萬物可為人類生存所用,而決非為人類所有。

⊙天人平衡,天必福之;天人失衡,天必禍之。

⊙生物圈沒有人類照樣還是生物圈,如生物圈只有人類就沒有生物圈。

⊙人類應當因為比其它生命擁有更多的智慧,而在地球上生存更長的時間。

⊙人類只有在地球目前這種特殊的生態環境中才能生存,生物圈內任何要素改變,哪怕是微小的變化都有可能會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現有地球生物圈平衡的變化所帶來的物種滅絕,應當從高級向低級進行:高級動物先滅絕,有可能生存下去的應當是低等生命。

⊙人類也許已列入瀕危物種的名單,只是自己還沒察覺。

⊙人類連核子彈都不怕,還會怕溫室氣體嗎?

⊙當到了老鼠、蒼蠅、蚊子、蟑螂…都活不下去的時候,地球上還會有人嗎?

⊙當下任何一個古老物種的滅絕,對人類來說都是不祥之兆。

⊙人類沒有理由迷信自己而目無天地。

⊙師拜大自然,問道平衡論。

⊙凡事順其自然就自然無事。

⊙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也許不如螞蟻對自然的認識,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可能還不如螞蟻對自身的認識。

⊙人類大腦最發達,卻總是做最愚蠢的事,尤其是最聰明的人群總是做最愚蠢的事。

⊙個人和人類最大的愚蠢就是聰明用錯了地方。

⊙人類永遠是大自然的小學生,科學家不過是小學生中的優秀生。

⊙現代城市是由鋼鐵和水泥堆砌出來,又靠石油驅動的系統。

⊙輸入城市系統的是大量的自然資源,而城市系統輸出的卻是自然界無法轉化的垃圾。

⊙城市擴大到哪裡,垃圾污染到那裡,平衡破壞至那裡。

⊙貪婪猶如人心的癌症,人類如同地球的癌細胞,城市就好比生物圈的惡性腫瘤。

⊙城市生存模式使人蛻變為鋼筋水泥叢林中的怪物,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爭鬥,為爭奪鋼筋水泥叢林而爭鬥。

⊙宇宙萬物的上帝就是平衡,人類的上帝是大自然,你的上帝就是你自己。

⊙人類破壞一個自然平衡系統容易,但要恢復和建立一個平衡系統很難。

⊙人類之出現應當是自然之偶然;個人之出現應當是偶然之偶然。

⊙人類的工具愈來愈先進,人類也愈來愈依賴於工具。

⊙人類工具愈先進造成人類與自然、人類內部愈不平衡,先進的工具反而成為危害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禍害。

⊙工具並不是愈先進癒合理,而是有利於人類系統生存的工具才算合理。

⊙科學、先進的東西用錯了方向,比迷信、落後更可怕。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可用錯了地方就是破壞力。

⊙在地球生命史上,進化到複雜和高級的生命總會滅絕,而不進化的簡單和低級的生命反而得以保存。

⊙人類依靠自身四肢為動力在地球上成功生存幾百萬年;藉助其它動物作為動力也生存了幾千年;而依賴石油為動力最多只能維持幾百年。

⊙金屬代表先進的工具,也代表著名利、代表著爭鬥,金屬還代表著殺人、代表著死亡。

⊙人類的鋼筋水泥產量愈大,其它生命生存的空間就愈小。

⊙水泥是綠色生命最可怕的殺手。

⊙人類如此天量使用鋼筋水泥,過不了多久地球都快成為“砼球”了。

⊙人類的“文明”往往是對大自然的野蠻;人類的“文明”生活方式恰恰是建立在對自然環境不文明基礎上的。

⊙現代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在過著十分奢侈的生活方式。

⊙遠離奢侈,回歸簡樸。

⊙貪婪猶人心之癌,人類如地球之癌。

⊙人類如還想在地球多活幾年,需要的不是更先進的工具,而是改變存在模式。

⊙人類只有順應大自然才是最聰明;只有師拜大自然才能變得更聰明。

⊙人類也許有能力破壞一個自然平衡系統,但沒有能力建立、控制和恢復一個新的平衡系統。

⊙一般平衡論就像一壇新釀出的酒,得窖上個十年八年才吃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