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

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

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

基本信息

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市腫瘤醫院)簡介

江蘇省連雲港市地處我國黃海之濱,位於橫貫中國東西交通大動脈隴海鐵路的東端,不僅是新歐亞大陸橋的東橋堡,而且是我國首批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江蘇省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原名海州醫院),坐落在這座新興的海濱旅遊城市的西端——古城海州內,醫院前身為美國傳教士創建於 1908年的“義德醫院”,是蘇北魯南地區建院最早的醫院之一,現為連雲港市規模較大、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學術水平較高,融醫、教、研、防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連雲港市臨床腫瘤研究所、腫瘤醫院均設在該院,也是連雲港市第二紅十字醫院。 2003年,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成功地對原江蘇省鹽業總醫院進行了託管和劃轉,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市二院東院區,使市二院在規模和功能上有了較大發展,這也標誌著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在朝著做大、做優、做強、做精方面又邁出了新的更大的一步。

醫院背景

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前身為清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基督教南長老會美籍傳教士在海州開辦的西醫診所, 1913年美國實業家嘉爾翰的女兒愛倫麗芬臨終捐資,在診所的基礎上正式興建醫院,並於 1914年建成,定名為“義德醫院”,此名一直沿用至解放前。新中國成立後,義德醫院被政府接辦,先後更名為新海連市立醫院、海州醫院、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1986年易名為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至今。 1996年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被衛生部授予“二級甲等醫院”,並增掛“連雲港市腫瘤醫院”院牌。2011年4月28日經省衛生廳確認,正式成為國家三級綜合醫院。

醫院概況

醫院現有職工 1672人,其中衛技人員 856餘人,高級技術職稱人員 151人。編制病床 1307張,設內、外、婦、兒、五官、腫瘤等 30多個病區。另設有手術室、檢驗科、放射科、藥劑科等醫技科室。醫院設施先進,科室設定齊全,其中內腫瘤科、口腔科、分泌科為市首批臨床重點專科, 2004年腫瘤放療科、內分泌科又被確定為市一類重點學科,口腔科、血液科、普通外科又被確定為市二類重點學科,另外,泌尿科、男性科、兒外科、婦產科、血液淨化中心等在本地區享有一定聲譽。
醫院於 1962年承擔蘇州醫學院本科實習生實習任務, 1963年承擔徐州醫學院本科實習生實習任務,並被確定為江蘇省高等醫學院校本、專科畢業生實習基地, 1992年成為徐州醫學院教學醫院,並先後成為江蘇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省職工醫科大學教學醫院,每年帶教高等醫學院校本科實習生 100餘人。現教學設施不斷完善充實,全院擁有教研室、示教室總面積 337.23 平方米,現代化教學器材和設備先進齊全,為全市各級醫療單位培養、輸送了大批醫療技術骨幹。 2006年,經該院申請,安徽省蚌埠醫學院報批,我院成為安徽省蚌埠醫學院附屬連雲港醫院。
醫院服務範圍覆蓋蘇北魯南及連雲港市周邊地區,年門急診量 25萬餘人次,年住院病人超萬人次,年業務收入超億元。近年來,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狠抓醫療質量的提高,並努力營造人才培養、引進的良好氛圍。開展了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腎移植、冠狀血管造影及擴張術、腫瘤碘 -125粒子植入治療、氬氦刀治療腫瘤、適形及立體定向放療、甲狀腺碘 -131治療、心導管檢查、永久性及臨時性心臟起搏器安裝、超聲乳化治療白內障、複雜青光眼治療、眼部離子導入、濾光鏡技術套用、新生兒圍產期監測、腦腫瘤摘除、面頸部畸形矯正、頸動脈體瘤摘除、嬰兒漏斗胸根治、二尖瓣球囊擴張術等技術,有大批新技術項目在連雲港市均處於領先水平,其中有 2項新技術獲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並且有 20餘項科研題通過了省市級科研鑑定。

醫療條件

醫院現擁有十萬元以上的大型醫療設備達 100餘台(件),瓦里安直線加速器 1台、西門子直線加速器 1台、核磁共振 1台、螺旋 CT2台、 DSA 1台、準分子雷射治療儀 1台、流式細胞儀 1台、體外循環機 1台、血液淨化系統 4台、氬氦刀 1台、粒子刀 1台、適形及立體定向放療系統 3台、射頻熱療儀 1台、自動生化分析儀 3台、多功能麻醉機 10台,另有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動態心電圖、經顱都卜勒、尿沉渣檢測儀、數字X光機、 ECT等先進的醫療設備。配有中央空調、中心供氧、中心負壓、外線直撥電話及全套衛生設施的綜合病房大樓,是連雲港市條件較好的病房之一。 2000年投入使用的建築面積達 14300平方米的現代化門急診綜合大樓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為病人營造了良好的就醫環境。目前,醫院總資產已突破 2.3億元。

權威專家

蔣華,主任醫師,腫瘤內科主任兼新浦院區腫瘤內II科病區主任、海州院區腫瘤內科病區主任,碩士生導師,教授,連雲港市腫瘤研究所副所長,連雲港市抗癌協會理事長,連雲港市醫學會腫瘤化療與生物治療學會主任委員,省化療專業委員會、省腫瘤標誌物委員會委員、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分會常委。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培養對象,連雲港市“521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十一五”連雲港市優秀醫學重點人才,“十二五”連雲港市醫學領軍型人才,獲連雲港市優秀科技人員一等獎、連雲港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近年來作為第一主研人承擔了省、市級課題多項,獲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新技術引進二等獎1項、市新技術引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
姜建東,主任醫師,市二院神經醫學科主任,市級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帶頭人。南京醫科大學及蚌埠醫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市腦血管病首席專家。連雲港市腦血管病防治協會理事長、連雲港市腦血管病健康學校校長、江蘇省"333"人才工程培養對象。先後任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神經內科專家委員會常委、江蘇省神經內科學會委員、省腦血管病學組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世界卒中組織會員、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40餘篇、多次榮獲省市級科研成果表彰,參編多本神經醫學專著。
楊建華,主任醫師,中國生殖醫學實驗室開創者,浙江不孕不育博士園專家,杭州廣仁醫院不孕不育中心首席專家。曾任法國Pellegrin醫院、巴黎Bicetre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的客座教授,上海市衛生局跨世紀學科帶頭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生殖醫學專業博士。現任同濟大學生殖醫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上海市計畫生育研究所特聘專家,《中國男科學》雜誌主任編委等職。主編有《實用男性不育診療學》、《男性不育實驗技術》等專著。在男女不孕不育症的診療方面取得的成就獲得了國內外生殖醫學專家的一致好評。
丁麗娟,蘇州同濟醫院不孕不育症主治醫師,從事不孕不育臨床工作近20年,畢業於長春醫科大學,20多年臨床工作,對各類不孕不育疾病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已成功治癒不孕不育患者數千餘例。擅長診治因輸卵管不通、子宮腺肌症、多囊卵巢綜合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引起的女性不孕,同時對治療卵巢早衰、閉經、月經不調、附屬檔案炎也有豐富經驗。

獲得榮譽

醫院連年被評為省市級文明單位,三次被評為省文明醫院,並被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1995年8月通過了國家愛嬰醫院的評估驗收,並被衛生部授予“二級甲等醫院”, 1997年醫院跨入“無紅包醫院”行列,並被有關部門授予市直衛生系統惟一的“園林式綠化先進單位”和連雲港市首屆十佳文明服務視窗”。

發展前景

位於市中心位置的原江蘇省鹽務局總醫院,占地面積 42000多平方米,緊扼連雲港市的東南大門,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經省市兩級政府批覆將該院正式劃交市二院,成為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東院區,投資 1.5億元人民幣,總面積達 7.2萬多平方米的門急診樓和病房樓不久將投入使用,屆時床位將達到 600餘張,全部為雙人間的高檔病房。這樣我院將成為共擁有 1106餘張床位、 1500餘位職工並以東院區的“大綜合、小專科”和西院區的“小綜合、大專科”為特色的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