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璧

連璧

【詞目】連璧(連璧) 【拼音】lián bì 【注音】ㄌㄧㄢˊ ㄅㄧˋ 【解釋】並連的兩塊璧玉。比喻並美的兩物

詳細釋義

典源

《莊子》雜篇·卷十上《列禦寇》
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

《藝文類聚》卷一
《易坤靈圖》曰:至德之明,日月若連璧。《瑞應圖》曰:日月揚光者,人君之象也,君不假臣下之權,則日月揚光。

釋義

指並連的兩塊璧玉,喻並美的人或事物。

運用示例

明 趙震元《為袁石寓(袁可立子)復開封太府》:”莊誦瑤章,皈心香象之文;完輸連璧,藉手明球之賜。“

《後漢書·輿服志上》:“大行載車,其飾如金根車,加施連璧交絡四角。”

唐 武元衡《德宗皇帝輓歌詞》之一:“日月光連璧,煙塵屏大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潘安仁 、 夏侯湛 並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

唐 柳宗元 《答劉連州邦字》詩:“連璧本難雙,分符刺小邦。”

宋 蘇軾 《游桓山得澤字》詩:“臨流吹洞簫,水月照連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