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特1號

通特1號是通遼市農研所、通遼市科左後旗原種場1994年由吉林省農科院水稻所引進紅粒稻品系,經過分離,選擇優良單株、株系鑑定、產比試驗六代選育而成。

基本信息

審定編號:蒙審稻2003001號 品種名稱: 通特1號(原代號紅香稻)
選育單位: 通遼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通遼市農研所、通遼市科左後旗原種場1994年由吉林省農科院水稻所引進紅粒稻品系,經過分離,選擇優良單株、株系鑑定、產比試驗六代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

幼苗:深綠色。
植株:株高95?100cm,單株有效分櫱3?5個。
穗:長20cm,小穗分枝8?12個,單穗粒數95?100粒。
籽粒:穎殼淺黃色,米皮色(種皮色)棕紅色,籽粒橢圓,中粒,平均單穗粒重1.8?2.0克,千粒重22?24克。米飯氣味芳香、濃郁、香味不退。
生育期:≥10℃活動積溫2800?3000℃,生育日數138天,屬中晚熟品種。
品質:經中國農科院瀋陽分院理化測試中心測試,賴氨酸含量267mg/100g,蛋白質含量6.19%,直鏈澱粉含量11.5%。
抗性:抗倒伏、耐低溫。經吉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性鑑定中感苗瘟、葉瘟、穗瘟病。

試驗情況:

1998?1999年參加產量比較試驗,2000年內蒙古水稻品種預備區試:全區布五點次,平均畝產535.7kg,平均較CK1龍錦一號增產18.6%,較CK2吉優一號增產13.9%。
2001年內蒙古水稻品種區域試驗:全區布五點次,平均畝產544.7Kg,平均較CK1龍錦一號增產13.7%,較CK2吉優一號增產13.3%。生產試驗:全區布五點,平均畝產529.2kg,平均較CK1龍錦一號增長13.9%,較CK2吉優一號增產11.5%。
2002年內蒙古水稻品種區域試驗:全區布五點次,平均畝產541.3kg,平均較CK1龍錦一號增長12.7%,較CK2吉優一號增產12.3%。生產試驗結論:全區布五點,平均畝產520.2kg,平均較CK1龍錦一號增長12.1%,較CK2吉優一號增產10.7%。2001?2002年二年區試十點次增產,占總試點的100%,平均畝產543.0kg,平均較CK1龍錦一號增長13.2%,較CK2吉優一號增產12.8%。
2001?2002年二年十點次增產,平均畝產524.7kg,平均較CK1龍錦一號增長13.0%,較CK2吉優一號增產11.1%。

栽培技術要點:

播種期:4月1日播種育秧,5月中旬插秧。
土調酸:在土壤鹽鹼較重,PH值偏高的秧田,必須進行土壤酸化處理,播前3?4小時每平方米用25?40克濃硫酸加水50倍均勻澆在床面,PH值調到4.5?5.5。
密度:每畝17100穴,每穴2?3株,插秧規格按9寸×6寸,淺插,深度不超過3cm。
施肥:根據本品種的特點,小苗前期發育較慢,秧田畝施腐熟底肥豬糞150kg,硫酸鉀50克,硫酸鋅5克。施肥原則:前重後輕,重磷鉀的施肥原則。本田底肥:畝施優質腐熟豬糞2000kg,尿素10kg,磷酸二銨15kg,硫酸鉀10kg,磷肥2kg。
灌水:同一般水稻管理進行。前期要確保水層,抽穗前至灌漿期深水層,成熟期保持淺水層即可。
適應區域:在≥10℃活動積溫2800?3000℃的東北南部、華北地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