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75年3月,根據國務院國發(1974)100文及四川省川革發(74)121號檔案精神,將劃歸重慶市雙橋區的大足縣元通公社4個大隊、土橋公社2個大隊,建置雙橋區通橋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制為通橋鄉。1996年4月,建制為通橋鎮。通橋鎮位於風光旖旎的龍水湖畔,東迄巴岳山,南接雙路鎮,西與大足縣郵亭鎮連界,北與大足縣龍水鎮、玉龍鎮毗鄰。全鎮轄1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人口11835人,幅員面積18.5平方公里。大郵公路縱貫全境,另有通星等公路與各村相通,交通十分方便,境內旅遊資源豐富。鎮人民政府駐新街居委會。
簡要概述
重慶通橋鎮。該鎮作為全區創建全國科普示範區的重點單位,2004年起以“科技興鎮,富民強鎮”為目標,以抓好“青少年科普,機關幹部職工科普,農業科技推廣,企業技術革新”為重點,集全鎮之力,努力創建區級科普示範鎮,推動科普創建工作不斷深入,進一步提高了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領導重視。把科普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將科學素質建設工作納入鎮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精神文明建設規劃。
機構落實。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和細則,實行分工責任制,把科技工作納入黨政部門目標責任考核範圍。
內容豐富。創建工作以陣地為基礎,以活動為載體。先後建成區級科普示範村一個,鎮級科普示範村兩個,區、鎮級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各一個,長達12米的鎮級科普畫廊一處,並正在借政府大樓改造之機新建鎮級文化科普活動中心。科普活動以“三下鄉”、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為主線,輔之以日常科普、重點人群科普,實現了科普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形成了“大科普”工作格局。科普教育工作從娃娃抓起,鎮中心校、逸夫國小均配置電腦,開設電腦課,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科技意識。
保障得力。科普專項經費從2005年的人均1元到2007年的人均1.4元,每年保證了10%的增輻。並對大型科普活動、科普陣地建設實行專項財政撥款。鎮科協到創建領導小組,再到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領導小組,輔之以各級科普志願者、各基層科普站工作人員,形成了一支固定的科普工作隊伍,為科普工作、創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
成效顯著。通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鎮上下科技意識得到普遍提高。轄區各企業科技實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雙騰、勃煌等傳統企業完成了全面技術改造,新世紀化纖等新建企業實現了自動化、半自動化控制與生產,極大地提升了轄區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鎮綜合實力也明顯增強,全鎮地區生產總值2006年突破2億元,連續三年年均增長15%以上。
目前,文明、和諧、求實的科普氛圍正在通橋這片沃土上形成,全鎮上下,已經形成了機關、團體、企事業等各方社會力量共謀科普“一盤棋”,共唱科普“一台戲”的局面,科普宣傳走進全鎮的千家萬戶。
旅遊資源
白鶴湖度假休閒山莊座落於風景如畫的龍水湖畔,因棲息大量白鶴而得名,山莊依託雙橋區龍水湖景區開發,毗鄰世界遺產—大足石刻.山莊占地面積200餘畝,集休閒度假、開會研討、旅遊觀光、湖邊垂釣、野營燒烤、觀荷賞月、清泉游泳、攝影寫生及體驗田園生活等於一體.承接旅遊團體及各種散客前來休閒、度假、娛樂。觀賞世界遺產—大足石刻,遊玩湖光山水—龍水湖,夜宿獨特木屋—白鶴山莊,品嘗山莊特色藥膳墨魚土雞湯、荷水豆花,農家飯菜。如果意尤未盡,點燃篝火,烤上一隻全羊,將給你一個全新的體驗。 巴岳山下、碧水蘭天,果樹蔥綠、房舍掩映、魚池縱橫,構成獨特的湖光、山色、田園美景。漫步荷塘,傾聽鳥語,眺望煙霧籠罩的山嶺,呼吸著純淨的空氣,那潺潺的流水流瀉著度假的感覺與氣氛。特色建設
重慶現代版“女兒國”——“中國第一女鎮”將在雙橋境內的龍水湖畔揭開神秘面紗,男遊客到了“女鎮”如果不聽老婆或女友的話將會受罰。中國第一女鎮”的規劃已通過審批。整個新民村被規劃為“女鎮”的集鎮,環繞龍水湖而建,占地達2.3平方公里,目前已開工建設,3年後將初步建成。房屋建築為統一格調的仿古建築。遊客到了“中國第一女鎮”,如果以家庭進入,則是以女性為主導,家庭中以母親為尊,掌管家庭財產的分配,主導一切家中事務,進入“女鎮”,男遊客想買什麼東西要由女性說了算,夫妻以妻子為重,戀人則以女友說了算。“中國第一女鎮”還將請法律專家為集鎮專門製作一部“法律”,男子犯了哪一條,就跪搓衣板、洗碗之類的,全是休閒性質的遊戲規則。遊客來玩耍時,可開展這樣的活動。特色教育
通橋鎮茅店村舉行村(社區)“法制學校”正式舉行掛牌儀式。“村(社區)法制學校”,以“弘揚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識,共建和諧雙橋”為主題;以《憲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繼承法》、《人口與計畫生育法》等與村(居)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教育內容;以“六個一”活動為載體,即設定一個法制宣傳欄(櫥窗)、建立一套法律圖書、公示一部預約法律服務聯繫電話、完善一套學法制度、每季度至少上一堂法制課、配強一支法制宣講員隊伍,使村(社區)“法制學校”活動成為“五五”普法期間,引導和促進村(居)民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的重要形式。在雙橋區通橋鎮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鄉村小院,胸佩黨旗徽章的共產黨員正成為通橋鎮的一道亮麗風景。為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強化黨員的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增強黨員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通橋鎮深入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奉獻在通橋”活動。鎮黨委要求全鎮各條戰線的每位共產黨員,在日常生產、工作和生活中必須在胸前佩戴黨徽,亮出自己的黨員身份,時刻接受民眾監督,以高於普通民眾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一流的工作業績感召人、鼓舞人、影響人、帶動人,為推動通橋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同時,將進一步探索完善“一個黨員一面旗”制度,形成黨員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
歷史名人
余棟臣(1851~1912)清反洋教起義領袖。
清末民初大足縣人。余出生貧寒,自幼習武,曾兩次參與打龍水鎮法國教堂,並為兩次反洋教鬥爭首領。光緒十六年(1890年),第三次搗毀法國教堂,還發布檄文,聲討洋教,並攻占龍水鎮。其後,清軍前往圍剿,餘部因力量懸殊,起義失敗。光緒二十四年,余被捕獲救後招募兵士,製造武器,再次發動起義,義軍很快發展到6000餘人,余被選為首領。義軍發布檄文,提出“扶清滅洋”、“除教安民”等口號。8月上旬,餘下令出兵。義軍北攻銅(梁)安(岳),南擊永(川)江(津),東略重慶,西指內江。所到之處,教堂一律搗毀,得到民眾普遍擁護,一時間,餘威名遠揚,成為反洋教英雄。同年12月,在清軍鎮壓下,起義失敗,余請降,被長期監禁於成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余被釋還大足。不久,被川軍第一師師長周俊捕殺於永川南門。死後埋葬於通橋鎮。余棟臣故居及墓地被列入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