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縣七中

通化縣七中

通化縣七中始建於1978年,是一所省級重點普通高中。學校占地面積53360平方米,建築面積16985平方米。現在52個教學班,3500餘名學生,教職工202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22人,一級教師102人,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實力雄厚,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業已形成。

學校概況

通化縣七中始建於1978年,是一所省級重點普通高中。學校占地面積53360平方米,建築面積16985平方米。現在52個教學班,3500餘名學生,教職工202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22人,一級教師102人,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實力雄厚,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業已形成。
學校自建校以來,一直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三個面向”為指針。努力創辦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新型學校,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近幾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優秀的畢業生,一部分學子已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學校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以人為本、科研興校”的辦學思路。學校自2001年承擔了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十五”重點科研課題“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經過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悉心實踐與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近年來,為了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學校實施了主體性教學的改革與實驗,以此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點,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近幾年的高考升學率、優秀率、學科競賽方面都取得好成績。2002年,學生丁亮榮獲國家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吉林省賽區特等獎;2002年學校榮獲通化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一等獎。學校體育隊多次為學校贏得殊榮。
連續幾年,高考升學率不斷提高,重點率在通化地區名列前茅.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學校堅持教學與德育並重。多年來,學校已形成了一整套德育工作經驗,構建了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路。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非智力因素培養、美育已成為聯結學生德育與智力培養的重要環節。目前學校已成為吉林省心理健康實驗校,並承擔國家級心理健康教育重要課題的研究。
由於學校在辦學中取得了一定成績,黨和政府給予學校很多榮譽,曾被通化縣七中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授予“瀋陽軍區招飛工作先進單位”、“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體育工作先進校”等。現在全校師生正以創新、務實的精神為開創學校的明天而奮鬥著!

校歌

通化縣七中校歌
七中之歌
作詞人:劉喜軍
巍巍的大茂山下滔滔的蛄河邊
七中人 攜手相牽
綠茵場上英姿勃發
青春舞台動感無限
似水流年多彩夢幻
開心快樂陽光笑臉
努力攀登理想之巔
讓我們一往無前
讓我們堅定信念
把握生命中每一個精彩瞬間
趁青春把夢想實現
巍巍的大帽山下滔滔的蝲蛄河邊
七中人 攜手相牽
激情譜寫青春誓言
光輝歲月真情無限
風雨無阻我心依然
滄海桑田時光流轉
愛你的心永遠不變
讓我們一往無前
讓我們堅定信念
把握生命中每一個精彩瞬間
趁青春把夢想實現
作者簡介: 劉喜軍,男,網名:得蘭若香。吉林省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歷史教師。致力於歷史教學與研究,有多篇論文、教學設計在《歷史學習》《教育隨筆》《人教育出版社網刊》《素質教育報》《中學生學習報》上發表。教學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在教學之餘注重個人的修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對傳統詩詞,書法理論有著獨到的見解,詩詞作品風格跌宕起伏,既有雄渾豪邁之風,又不乏清麗溫婉之作。詩詞作品常見於《中華詩詞論壇·關東詩陣》《東方中國詩書畫網》《通化詩詞論壇》《東北論壇》。《吉林日報》《城市晚報》《通化日報》《長白山詩詞》《百年苦旅》《公主嶺風韻》《戍邊樓浩詠》《江源毓秀》《中華詩教報》《遼水歌吟》《陝西詩詞界》《香港詩詞》等全國和地方文藝刊物發表,是近年來在網路上尤為活躍的青年詩人,作品《長城懷古》獲建國六十周年全國詩書畫大賽優秀獎。參與編寫了吉林省大泉源酒企業文化書籍《酒海溢香》。現為通化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兼通化詩詞論壇精品賞析版版主。同時為通化縣森茂詩社茂山九友成員,並能夠把詩詞文化同歷史教學聯繫起來,在新課程改革與實踐中積極探索。在詩詞創作中探索影視劇歌詞創作。
通化縣七中最新校歌《我理想出發的地方》演唱:遼寧歌劇院合唱隊
作詞:柳 楊
作曲:柳 楊
編曲:柳 楊
歌詞: 
這裡是我理想出發的地方
這裡是我夢想放飛的地方
這裡有我風華正茂的夥伴
一起憧憬,一起嚮往
期待未來人生的輝煌
美麗的七中我心靈的故鄉
你是學子神聖的殿堂
少年共勉,珍惜時光
不辜負老師殷切的期望
感恩爹娘,發奮圖強
讓蝲蛄河見證燦爛的金榜
美麗的七中我心靈的故鄉
這裡是我理想出發的地方
這裡是我夢想放飛的地方
這裡是我理想出發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