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林

隨著小城鎮綜合改革的全面實施,必將進一步促進逍林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為加速推動我鎮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鎮第十二屆人代會二次會議提出了“一村、兩區、三條路、四個加大”的目標任務。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完善配套設施來增強城鎮的承載能力。

逍林鎮為浙江省省級中心鎮,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鎮”。距慈谿市中心5公里,東鄰寧波58公里,西距杭州154公里,南靠329國道,北依世界第一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至寧波高速。

一.基本概況

鎮名

逍林鎮(英語:XIAOLIN town,漢語拼音:Xiāo Lín,英文簡稱XIAOLIN)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所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寧波市慈谿市

轄區

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

面積

全鎮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

人口

人口6.87萬人

時間

台北時間(中國標準時間)。UTC+8。

郵政編碼

315321

逍林鎮-簡介

逍林鎮著力打造慈谿城東新城區。工業基本形成了以電子通訊、玩具鞋業、三車配件、化纖針織、塑膠製品、水暖管道件為主導的格局。三產服務業蓬勃發展,占地500畝,集汽車貿易、汽車配件、汽車服務於一體的慈谿汽車商城已建成開業,將成為華東地區一流的縣市級特色商貿區塊。麥德龍慈谿商場、雷迪森廣場酒店已於2009年底開業。金融業興旺發達,境內擁有各大銀行網點。房地產業迅速崛起,擁有2個占地450畝的大型高檔別墅群。城鎮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教育、醫療、科技等均處於領先水平。

逍林鎮-基本概述

逍林鎮位於慈谿市中部,離市中心6公里,東鄰寧波58公里,西距杭州154公里,南靠329國道,北依杭州灣,境內交通發達,布局合理。全鎮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3.82平方公里,在冊人口6.87萬人,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
逍林鎮有著悠久的歷史,解放前就是一個建制鎮,“撤、擴、並”前是原區公所所在地,市屬分支機構齊全,曾是附近八個鄉鎮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逍林鎮的行政界線雖有多次變動,但其傳統地域經濟、文化中心的綜合職能不僅繼續存在,而且還得到進一步強化,現已成為新浦、勝山、橋頭、匡堰、滸山東北部等區域範圍內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小城市輻射功能較強,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建成區人口比例高,達到56.21%,建成區內人流、物流量大,鎮民商貿意識、改革意識強,具有較為優越的人才優勢,長期在中國各大電子市場經營電子產品等業務的人數達3000人之眾。個私塊狀經濟發達,主要以生產鞋類、玩具、汽車配件、童車、化紡、通信設備等產品為主的個私企業蓬勃發展。而且起步早、底子厚,社會聚集度高、財富足,具有較大的綜合開發潛力。
改革開放以來,逍林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尤其是工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第三產業繁榮興旺,基本形成了“以工為主,工貿結合,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的經濟發展格局。1999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6.03億元,鎮財政總收入4599.4萬元,完成外貿交貨值2.01億元,其中自營出口1599.6萬美元。1995年跨入浙江省百強鄉鎮行列,1997年被列為寧波市綜合經濟實力廿強鎮,1998年又被列為寧波市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聯繫鎮。1999年在寧波市小城鎮試點聯繫鎮的基礎上又審報了浙江省試點聯繫鎮。隨著小城鎮綜合改革的全面實施,必將進一步促進逍林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為加速推動我鎮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鎮第十二屆人代會二次會議提出了“一村、兩區、三條路、四個加大”的目標任務。“一村”即實行中心村建設,充分利用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的優勢,切實打破地域界限,在認真搞好規劃選址的基礎上,逐步建設一個占地約200畝的中心村,力爭形成一個區塊,並對部分“空心村”進行村莊整理、改造,實現新村建設與舊城改造的有機結合。“兩區”即加快新興工業園區和農業綜合開發區建設。在完善原有工業小區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在329國道後、逍林大道兩旁啟動籌建一個總面積約600畝的新興工業園區,完善各類配套設施,使更多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對樟新公路北部、老塘墩畈約1.6萬畝土地進行整理和農業綜合開發,並積極爭取列入國家級土地整理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使該鎮農業基礎設施面貌得到切實改觀。“三條路”即實施樟新公路北段拓寬、逍林大道中南段開通、新橫路西延至滸山城區等三個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四個加大”即加大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環境衛生整治)、幹部隊伍教育管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四方面的工作力度。
在新思路的指引下,逍林各項事業肯定會開創新世紀的新紀元。各工業區交通將更加便利,配套設施將更加齊全。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熱誠歡迎各界人士來逍林考察、投資。“團結、務實、開拓、創新”的逍林人民正開發中的逍林中心村滿懷信心地和您一道,共創逍林21世紀的輝煌。

逍林鎮-行政區劃

面積:26平方千米 人口:6.87萬人 郵編:315321 代碼:330282 拼音:XiāoLínZhèn
全鎮轄10個村委會、1個居委:振興村、破山村、逍路沿村、橋一村、福合院村、宏躍村、林西村、水雲浦村、新園村、聯明村、逍林居委。鎮政府駐園丁路58號。
原轄24個村委會。2000年12月,蔡家村、周家村、周塘南村合併為振興村;破山村、破西村合併為破山村;逍路頭村、動力村合併為逍路沿村;橋東村、橋西村、上公村合併為橋一村;永福庵村、院堂村、老塘墩村合併為福合院村;宋家村、沙灘路村合併為宏躍村;大浦村、下高家村合併為林西村;張丁村、水雲浦村合併為水雲浦村;橫新塘村、擇樂路村、東橫新塘村合併為新園村;羅家莊村、下新塘村合併為聯明村。

逍林鎮-發展規劃

今後一段時期是該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更面臨著難得的機遇。
逍林鎮
從國際國內形勢看,國際經濟和國內經濟仍將處於穩定增長期,國際資本加快向長三角轉移,經濟合作、金融合作、技術合作空前活躍,長三角和杭州灣大橋經濟將迎來快速發展期,這為該鎮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從自身條件看,隨著中心城區“東延北擴”進程的進一步推進,該鎮所具有的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將更加顯現,同時,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既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又有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這些有利因素的匯集,為該鎮今後的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面對新形勢和新機遇,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緊緊抓住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審時度勢,把握趨向,吸納人氣,凝聚人心,努力使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建設工貿並進型現代化城鎮這一發展定位,認真實施“工業立鎮、商貿興鎮、科教強鎮”戰略,全力打造“三大基地”,加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實力逍林、魅力逍林、和諧逍林,早日把逍林建設成為產業發達、功能完善、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鎮。

逍林鎮-政府建設

努力建設服務政府。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更加注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更加注重最佳化發展環境,更加注重推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眾實際問題。創新社會管理的機制和方式,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不斷提高基層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能力。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強化為民服務意識,體察民情,關注民生,認真解決好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逍林鎮
努力建設法治政府。認真執行人大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監督。積極支持政協參政議政,進一步密切同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聯繫。高度重視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和落實工作。推進基層民主建設,暢通民主管理渠道,主動聽取社會各界的建議和意見,健全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專家諮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推動政策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嚴格依法行政,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確保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提高執法水平。
努力建設高效政府。深化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推進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完善硬體設施,提升“軟環境”水平,切實為民眾和基層提供方便、快捷、優質服務。健全完善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加強對幹部的教育、培訓和管理,加大績效考核工作力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促進政府的高效運轉,推動逍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努力建設廉潔政府。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強黨章和法紀學習教育,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繼續保持和發揚勤儉辦事和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反對形式主義,力戒奢侈浪費。加強監督檢查工作,建立鎮招投標統一平台,規範完善工程招投標制度、財務公開制度、財務審計制度,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深化政務公開制度,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覺接受廣大民眾監督。

逍林鎮-城鎮建設

中心鎮是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節點,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也是就近轉移農村人口的重要平台。作為浙江省確定的省級中心鎮試點鎮的逍林鎮始終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分期實施”的原則,搶抓機遇,錯位發展,全力打造省級中心鎮建設,以提高中心城區的城鎮承載能力。
逍林鎮距滸山城區中心僅6公里,是城鄉一體化布局方案“一中心四片區”中的中心片區鎮之一,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比較明顯。尤其是隨著中心城區“東延北擴”進程的進一步推進,該鎮所具有的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將日益顯現。該鎮黨委、政府主動呼應和接受城區輻射的理念,加速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該鎮累計投入城鎮建設資金超過2億元,建成區面積擴大到了7公里。同時,以接軌大城區引領逍林發展方向,進一步調整完善了城鎮總體規劃,著手編制了各村村莊建設詳細規劃和主要道路兩側街景立面規劃。相繼開展了新模路、逍林大道、環西路等9條主要道路的建設改造,累計建成主幹道路28公里,“五橫四縱”的城鎮道路框架已構築形成。依託城區東延北擴的有利條件,房地產開發起步發展,相繼開發建設了越溪梅園、錦麗花園等檔次較高、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住宅小區,新建綠化廣場2個,城鎮形象進一步提升。
城鎮建設
抓好工業經濟發展,以產業集聚來帶動人口集聚。建設功能區塊,搭建發展平台,該鎮高起點、高標準推進2000畝北工業區塊建設並以此來推動城鎮框架的拉大;在北工業區塊推進思路上,通過規劃控制、政策引導等方法,加快建設標準廠房,拓展中小企業發展空間,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後勁,實現工業產業的集聚發展,通過北工業區塊建設來促進產業集群、要素集聚、資源集約,加快推進工業經濟成長方式轉變,著力提升規模企業增長速度,以進一步推動中心鎮建設。
加快三產發展,以旅遊商貿來集聚人氣。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在高標準建設慈谿汽車貿易市場的同時,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為主,加快發展”的原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發展汽車服務業,注重引進有檔次和品牌的酒店餐飲業和大型超市,規範完善“兩店一場”,進一步最佳化民眾生產生活環境;開發建設林中佳苑居住小區等一批高檔次住宅小區,進一步集聚人氣,匯集商氣,推動逍林商貿業快速發展,從而促進人流、物流的集聚,推進中心鎮建設進程。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完善配套設施來增強城鎮的承載能力。為了進一步加快城鎮化進程,提升城鎮化水平和質量,該鎮科學規劃,不斷完善城鎮功能,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建設“一心三區”現代化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重點抓好行政文化中心、傳統風貌商住區、現代工業產業區、現代商貿業發展區(一心三區)的建設、開發和改造;推進興工路中西段、園丁路中段道路建設,構建城鎮道路路網,加快與滸山中心城區接軌;實施樟新公路商業大廈改造,抓好逍林大道、新橫路兩側街景立面改造,提升城鎮功能和品位,增強城鎮集聚帶動作用。完善作為中心城鎮的各項功能,增強對周邊鎮、村的輻射與帶動,全面實施農村聯網道路、二次改水工程,形成鄉村道路村村通,建成一批規劃合理、用地集約、公建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農村新社區。

逍林鎮-思想建設

逍林鎮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都作了明確的部署。貫徹落實精神必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自覺把思想道德建設貫穿於逍林現代化建設事業之中,使之轉化為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軟環境”、“軟實力”,推動逍林經濟社會在更高層次上更快更好發展。為此,逍林將以思想道德建設為總抓手,深化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格局,早日把逍林建設成為產業發達、功能完善、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城郊型現代化新城鎮。
喜人農業
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作為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實效性的助推器。該鎮堅持實踐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方針,精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文明家庭、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以及“八佳黨員形象使者”、“文明示範戶”評選活動,激發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榜樣影響民眾、感召民眾、引導民眾,努力營造全社會“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氛圍。該鎮通過開展比精神、比實力、比貢獻和強化企業服務“三比一強”教育活動,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引導企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在全鎮廣泛形成“逍林興則我興、逍林榮則我榮”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鼓足幹勁,奮力趕超,確保圓滿完成各項經濟指標,促進逍林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思想道德建設歸根到底是要激發發展活力,鼓勵民眾創造,強化幹部責任,引領發展方向。為此,該鎮黨委將以黨委換屆工作為契機,以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謀劃逍林今後的發展思路,組織廣大黨員和幹部民眾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力打造和諧文明城郊型現代化新城鎮。首先,在加快經濟成長方式轉變上實現新突破。鼓勵引導企業實施科技創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加快推進各項已批投資項目建設,推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強化土地要素保障和企業管理服務,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後勁。同時,加快實施萬畝畈中低產畈改造工程項目,加強土地流轉力度,構建現代農業組織體系,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帶動效益農業快速發展。此外,還將做好汽車貿易市場的建設,加速全鎮第三產業發展。其次,在加快新農村建設上實現新突破。調動各方力量,突出抓好改水、改廁、改房,硬化、淨化、綠化、美化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建設,力爭庭院整治示範村全覆蓋。加大寧波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創建力度,深入開展村企結對新農村活動,大力推進農民集中居住點建設。紮實推進福利中心、鎮文體中心等重點工程建設,全面實施農民生活保障普惠工程,以城鄉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為重點,廣泛開展全民教育,提升民眾整體素質。再次,在構建和諧社會上實現新突破。以創建省規範化綜治工作中心鎮為目標,加快社會治安動態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健全“聯防、聯調、聯勤、聯治、聯創”工作機制。深入推進村綜治室規範化運作和綜治進民企活動,紮實做好“和諧促進會”試點工作,全面實施暫住人口管理市場化運作,及時掌握流動信息和群體思想動態,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