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叛

語出:《宋書·袁豹傳》:“而野心不革,伺隙乘間,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擾我 蠻獠 ,搖盪我疆垂。”《梁書·武帝紀下》:“所討逋叛,巧籍隱年,闇丁匿口,開恩百日,各令自首,不問往罪。”《南史·循吏傳·孫廉》:“或有身殞戰場,而名在叛目,監符下討,稱為逋叛,録質家丁。”

詞語

逋叛

拼音

būpàn 

注音

ㄅㄨㄆㄢˋ

引證解釋

叛逃。亦指叛逃之人。《宋書·袁豹傳》:“而野心不革,伺隙乘間,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擾我蠻獠,搖盪我疆垂。”《梁書·武帝紀下》:“所討逋叛,巧籍隱年,闇丁匿口,開恩百日,各令自首,不問往罪。”《南史·循吏傳·孫廉》:“或有身殞戰場,而名在叛目,監符下討,稱為逋叛,録質家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