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刻

語出:《南齊書·武帝紀》:“京師及四方出錢億萬,糴米穀絲綿之屬,其和價以優黔首。遠邦嘗市雜物,非土俗所產者,皆悉停之。必是歲賦攸宜,都邑所乏,可見直和市,勿使逋刻。”

詞語

逋刻

拼音

būkè 

注音

ㄅㄨㄎㄜˋ

引證解釋

舊指交易中的拖欠刻剝現象。《南齊書·武帝紀》:“京師及四方出錢億萬,糴米穀絲綿之屬,其和價以優黔首。遠邦嘗市雜物,非土俗所產者,皆悉停之。必是歲賦攸宜,都邑所乏,可見直和市,勿使逋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