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臣傳

《逆臣傳》為乾隆皇帝命國史館,用《貳臣傳》例,編纂而成的。

《逆臣傳》 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帝諭示國史館,用《貳臣傳》例,編纂《逆臣傳》。他說:修國史是為了彰善癉惡,信今傳後。前代諸史,皆由後世史官編纂,勝朝事跡,歷年久遠,煙沒失傳,以致網羅散佚,采及稗官,褒譏好惡,任意軒輊,率無定評,不如及早衰集,免致聞見失真,傳疑襲誤,他還說:國史體例與歷代史不同,館臣纂輯,應據事直書,不用分別各門。比如忠烈廉孝,以及奸臣宦官,歷代皆附入列傳,我朝並無此等事。只有《貳臣傳》一門,前經降旨,另編甲乙,是我朝開創所有。這是扶植綱常,為世道人心之計,自應另立專門,以存直道。至於叛逆諸臣,如吳三桂等,也應明正罪狀,另立一門,以昭斧鉞之嚴。於是,乾隆帝命國史館官員,利用實錄以及軍機處檔案,將乾隆四十年以前的滿漢臣工、宗室王公、蒙古王公中的叛逆者,編為《逆臣傳》,陸續進呈,欽定成書頒行,並寫入四庫全書,垂為信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