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鱷魚島

逃離鱷魚島

《逃離鱷魚島》是由克瑞格·麥克林恩導演,克瑞格·麥克林恩編劇,達·米契爾、麥可·瓦爾坦、薩姆·沃辛頓主演的一部電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Kate Ryan 拉達·米契爾 ----
Pete McKell 麥可·瓦爾坦 ----
Neil 薩姆·沃辛頓 ----
—— 約翰·賈瑞特 ----

劇情介紹

一次尋常的觀光客野外度假,竟成為命懸一線的夢魘之旅!在風景如畫的卡卡國家自然公園裡有一個神秘湖泊,這裡死一般的沉寂幾乎沒有任何生物敢擅自闖入,而有一天一艘載著遊客的小船卻打破了此處的平靜,正當遊客們準備返回時,有遊客看到遠處有人發出求救信號彈,於是導遊不顧有些遊客的反對決定去營救,幾個小時後船行駛到一個偏僻的沼澤地並且看到了一艘已經沉沒的小船,突然湖中一個幽靈般巨大陰影向遊船猛衝過來,頓時船體破碎開始下沉,眾人驚慌失措好不容易逃上了湖中的小島,這時,另外兩人乘小艇來救他們,卻慘遭同樣下場。可此時死神才剛剛降臨,月高風黑,他們的棲身小島正隨著漲潮慢慢被湖水淹沒,旅客接連被鱷魚瘋狂拖入水中,男主人公皮特在小狗的引領下進入了鱷魚巢穴,當他找到傷痕累累的導遊凱特時,竟絕望的發現一隻露著白森森尖利獠牙張著血盆大嘴的怪物正拖著一條布滿鋸齒稜角的巨尾緩緩向他逼近……

基本內容

美國影星拉達米歇爾主演的驚悚片《逃亡鱷魚島》將於10月15日與內地觀眾見面,這位金髮美女曾在好萊塢大片《黃石的孩子》中與周潤發“暗生情愫”。在本片中,她不再奔波於炮火紛飛的中國,而是化身一位女導遊,在澳大利亞與巨鱷上演生死大逃亡。 影片講述一群遊客參加澳大利亞自然公園的漂流旅程,途中船身遭到水下不明重擊,只能停在一個小泥島上。很快他們意識到被困在了一個鱷魚窩裡,遊客們必須設法逃離巨鱷的攻擊。片中男女主角是中國觀眾的熟悉面孔,《終結者2018》中的薩姆沃辛頓會與鱷魚展開肉搏,而《黃石的孩子》中周潤發的“情人”拉達米歇爾也加入了逃亡的團隊。

無論《逃亡鱷魚島》有沒有“嚇到”你,都會讓你從影片中肅然起敬,這也是驚悚片中前所未有的特色!想找驚險刺激就無需再等待,鱷魚島的故事是最佳的首選影片,說不定你也能從影片中尋求一些逃生方法來!

影片簡評

伴隨著歡快的流行歌曲《千萬別取笑鱷魚》的旋律,你可以從影片中找到任何一部高水平的怪獸驚悚作品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悉尼晨報》

在澳洲那壯美的背景環境的襯托下,影片牢牢地抓住了你的眼球,讓你連眨眼的工夫都沒有。——《綜藝》

相信所有的導演,都希望自己能夠拍攝出來這么一部完美地結合了CGI和模型特效的恐怖電影。——《黑暗地平線》

既沒有噴涌的鮮血,也沒有噁心的殘肢斷體,更沒有很像腦漿的糊狀物,編劇兼導演克瑞格·麥克林恩拿出來的是一部顛復了人們以往慣有思維的恐怖作品。——《澳洲電影》

演員介紹

拉達·米歇爾(凱特)

她憑藉《荒涼山丘》獲得過澳大利亞電影協會最佳女主角提名。主演過的電影有:《星際傳奇》《怒火救援》《尋找夢幻島》《莫扎特與鯨魚》,還在《黃石的孩子》中有上佳的表演,令很多中國觀眾記住了她的名字。

麥可·瓦坦(皮特)

麥可在著名的《雙面女間諜》中扮演中珍妮弗·加納角色的同事和男友麥可·沃恩,由此而為廣大電視觀眾所熟悉,此外他還在《六人行》、《律政俏佳人》等劇中客串登場,並主演了《一小時快照》《亞瑟王傳奇》等。

薩姆·沃辛頓

在世界影壇為一屢澳洲陽光從地球上逝去唏噓不已的同時,另一位與希斯·萊傑同樣來自澳大利亞佩斯的男演員薩姆·沃辛頓於08年初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先前被詹姆斯·卡梅隆挑中領銜《神之化身avatar》的他又在卡梅隆的推薦下入主《終結者4》接替阿諾,有機會與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同台獻藝,2010年在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中擔任男主角;這兩部科幻大片將讓薩姆·沃辛頓的名字成為09年暑期檔當之無愧的關鍵字之一。

精彩劇照

逃離鱷魚島逃離鱷魚島

幕後製作編輯

氛圍

場景營造恐怖氛圍《凶鱷》是導演葛格麥克林(Greg Mclean)繼2005年的恐怖驚悚片《鬼哭狼嚎》Wolf Creek後再度執導的動物災難 驚悚片,本片也是製片David Lightfoot與導演葛格的再度合作。本片全景在澳洲拍攝,電影中兇猛殘暴的鱷魚出沒的沼澤便是劇組在澳洲一荒廢的倉庫中所精心搭建出來的,對於導演來說,這個關鍵性的場景一但搭建好,整部電影的氛圍也就成功了一半,而這也對營造演員情緒上有著極大的幫助,男主角麥可方頓(Michael Vartan)表示,場景完成當天所有人第一次到拍攝現場時,就幾乎可以感受到片中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有別於一些不講究造景以及片場氣氛的恐怖片,《凶鱷》很快的便能讓人感受到緊繃的情緒,而幾位主角的表現也都恰如其分。本片在澳洲上映時雖不如《鬼哭狼嚎》時的票房,卻也得到不錯的評價,如澳洲影評人Leigh Paatsch便如此說道:「如果這一生必須要看一部鱷魚殺人片,那《凶鱷》這部精練的災難驚悚片絕對是個不錯的選項。」若是看膩了好萊塢式的動物災難片,也許《凶鱷》的確會是個好的選擇。

鱷魚侵襲

之前因為自編自導了《狼溪》而在國際上製造了一定的影響力的電影人克瑞格·麥克林恩,隨即又以編劇、導演和製片人的身份製作了這部《野獸》,可是麥克林恩卻表示,雖然兩部影片的製作流程相隔了兩年,它們的劇本其實是同一時間段完成的:“非得追究起來的話,《野獸》的故事甚至要在《狼溪》之前,它們都是8或9年前的作品了……當《狼溪》上映之後,取得了還算理想的成績,我趕緊趁熱打鐵,將《野獸》拿給製片人--這么做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它才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作品,還源於裡面包含了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主題,可以說是我的夢幻之作,是那種我真心實意地想把它變成影像的故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一直有著一個不太真實的夢想,我的本意是要在故事中灌輸一種與眾不同的想法,然後把它拍成那種擁有古典風格、發生在在澳洲的怪物電影,即不需要大筆的宣傳費、小眾的B級電影。我那時候就想,如果我的夢想能夠成真,肯定將會是發生在這個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事情之一。可問題是,即使是這樣一部B級電影,它仍然需要依靠優秀的演員、無所不在的特效,同時還得在澳洲實地拍攝,然後再加進點朦朧的愛情……”懷揣著這樣的夢想,麥克林恩也為此著迷了多年,但直到《狼溪》之後,他前面的路才開始變得豁然開朗。麥克林恩抓住了這個由《狼溪》創造出來的機會,隨即找到製片人,對他們說:“除了《野獸》,我暫時沒有拍攝其他影片的打算。”

恐怖類型的作品雖仍然身處電影工業的浪尖上,可是由於這類作品中普遍存在著的俗套和常規化,實在是讓人難以窺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最終淪落成了有不嫌多、沒有不嫌少的雞肋,克瑞格·麥克林恩繼續說:“這是一種沒有辦法改變的電影現狀,是發展的必然結果,你想加入進來做玩家,就得適應這裡的遊戲規則。要知道,一部恐怖電影的基本結構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首先需要一個擁有著強烈的感情色彩的比喻做故事主線,然後再結合進一點浮華的喧囂,即興重複幾個片斷,只需稍做改變,就OK了。尤其你要製作的,是那種非常原創的故事,就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在上面了……以這種人類受到怪物襲擊的影片為例,你必須仔細設計好即將成為犧牲品的角色和位置:誰先死?怎么死?這是一個問題,因為你需要做的,就是維持住觀眾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讓他們猜不到一下分鐘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未知’是這類電影最值得挖掘的興奮點了,我還記得每當自己從中看到一些沒想到的情況發生時,就會覺得很開心。”

《狼溪》的邪惡來自於人類,《野獸》的威脅卻來自於一隻巨大的鱷魚,在克瑞格·麥克林恩的心中,這兩者之間是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區別的,他說:“如果將一種生物當成攻擊人類的恐怖之源,肯定更容易摸索到營造氣氛所需要的標準之上。人類對於‘有什麼東西要吃掉我’的這種不寒而慄的情緒,來自於遺傳記憶,可以追溯到人類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在平原上和其他生物爭取生存空間、弱肉強食的時代--那種感覺就好像某種巨大的生物一直在暗中緊盯著你,夜幕一旦降臨,它就會蹦出來把你吃掉。我希望這部影片可以讓觀眾回憶起來這種恐懼的滋味,那肯定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至於人害怕人的日子,應該是從18世紀開始的,主要和工業化有關,當然也和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難脫干係,同樣在人類的遺傳記憶中留下了痕跡,只是沒有前者那般深遠而已。不過在我看來,它們都是在為恐怖電影的兩個不同的標準服務,一個比較原始,一個則非常社會化,皆是殘留在記憶當中的一個巨大的影子,一代一代留傳下來。”

關於影片

《狼溪》雖然在票房上著實讓人眼紅了一把,在評論界的日子卻並不好過,很多人都將它評價成了一部毫無意義的恐怖作品,畢竟裡面講述的內容是編劇兼導演克瑞格·麥克林恩多年以前創作的故事了,包括這部《野獸》……回憶那段“幸福時光”,麥克林恩承認,自己那個時候的寫作條件很艱苦,連住處都沒有,只能暫住在朋友家的躺椅上:“那位朋友家裡有一台電腦,對於我來說可是一稀罕物,也給我的寫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當然,8、9年前的劇本現在拿出來,自然得經過重新潤色,但也只是讓裡面的對白更加精緻而已,至於故事,則和初稿的時候一樣,沒什麼變動,本質仍然是一個發生在澳洲的恐怖經歷,主人公們將會拼盡勇氣和能力,與一隻巨型的生物進行對抗。”除了《狼溪》和《野獸》之外,麥克林恩還曾於2001年自編自導過一部電影短片《ICQ》(ICQ)。

《野獸》的內容設定,不可避免地讓人想起了那部由拉塞爾·馬爾卡希執導的經典恐怖電影《獵魔》,裡面講述了一隻巨大的吃人野豬的故事--它是否會對克瑞格·麥克林恩的創作靈感產生某些影響呢?麥克林恩否認了這樣的說法:“我喜歡這部影片,更喜歡馬爾卡希的執導風格……但是我希望觀眾在看到《野獸》的時候,會想到《異形》或《大白鯊》。”

雖然在評論界小受打擊,卻並不能阻止《狼溪》為電影公司賺進大把的鈔票,也間接促使製片人們欣然出資,讓克瑞格·麥克林恩將他的另一個劇本《野獸》納入製作日程,麥克林恩說:“我那時候的條件非常有限,沒有人告訴我會找什麼樣的卡司來出演影片,我惟一的希望就是在澳洲實地拍攝,其餘一切都有商量的餘地……也只有韋恩斯坦製作公司傻到願意為我投資。”

克瑞格·麥克林恩自己也表示,《野獸》的劇本最終交到鮑伯·韋恩斯坦和哈維·韋恩斯坦兄弟的手中,他是既感到安心又覺得高興,因為早在《狼溪》的時候,他們就得到了彼此的信任,麥克林恩繼續補充到:“如果沒有他們,我的面前就是一個災難,因為我沒辦法控制一切,也不能執行我的主要目的,像《野獸》所講述的這類故事,很有可能面對的是直接製作成DVD的命運。”

當克瑞格·麥克林恩獲悉,韋恩斯坦兄弟找來的是曾演過《怪獸婆婆》和電視劇《雙面女間諜》的麥可·瓦爾坦以及演過《星際傳奇》和《尋找夢幻島》的拉達·米契爾做主演時,他的顧慮就徹底消失了--如果真的有心讓影片直接走進家庭影院的話,就無需花錢請這兩位小有名氣的演員來撐場面了。

麥可·瓦爾坦最知名的角色,自然是他在《雙面女間諜》中所飾演的那位魅力十足且非常可靠的探員麥可……然而最初的時候,克瑞格·麥克林恩並沒有把瓦爾坦當成他的第一選擇,反而更中意詹姆斯·卡維澤一些,而且也一直在想辦法聯繫卡維澤。麥克林恩還記得,是自己的一位助手竭力推薦的瓦爾坦,並堅持促成了他們的會面。對於這樣一種尷尬的境地,瓦爾坦自己倒不是非常地在意:“我已經習慣了,因為凡是稍微上點檔次的影片,沒有人願意把我當成他們的第一選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無奈,可也是做這行的必經之路。我沒辦法左右別人的選擇,只能充實自己,更加地努力。”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克瑞格·麥克林恩對麥可·瓦爾坦表示滿意,並決定將角色交給他的時候,瓦爾坦反而打起了退堂鼓,他說:“我沒去過澳洲,而且聽了麥克林恩的描述,我們似乎要在一片荒蕪的島嶼上受盡折磨……我不怕辛苦,但讓我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4個月以上?我對此真的猶豫了好久。可是當我看完那部由麥克林恩自編自導的處女作《狼溪》之後,一下子就被震撼到了,顧慮也全部消失。緊接著,我在電話中與麥克林恩聊了兩個多小時,都是有關影片和角色的--我十分確信自己多么地想出現在這樣一位風格化導演的作品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