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出塞

《送友人出塞》:古代詩歌,吳偉業、薛能均寫過此詩。

吳偉業版 詩詞原文

送友人出塞①
吳偉業
魚海②蕭條萬里霜,西風一哭斷人腸。勸君休望零支塞,木葉山頭是故鄉。
此去流人路幾千,長虹亭外草連天。不知黑水西風雪,可有江南問渡船?

注釋譯文

注釋

①友人因罪流放寧古塔城(在今黑龍江寧安縣),辭官歸鄉不久的詩人,在吳江垂虹亭置酒相送。
②魚海:即"捕魚兒海",遠在塞北內蒙古之境。
③零支塞:友人出關必經邊塞,在今河北遷安縣西。

譯文

捕魚海寂寞冷落萬里都是白霜,西方開始吹響的時候能使人愁斷了腸。勸告你走出去後不要回望零支塞,木葉山頭就是你的故鄉。
發配的人這一走道路有幾千里地,長虹古亭的外面荒草連線遠處的天際。不是道黑龍江邊西風吹拂的雪花中,會不會有江南那樣的喊渡船的景象。

作者簡介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世居江蘇崑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於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為“梅村體”。吳偉業他一生寫詩千餘首。著有《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梅村詩餘》,傳奇《秣陵春》,雜劇《通天台》、《臨春閣》,史乘《綏寇紀略》,《春秋地理志》等。 吳偉業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詩以宗法唐人為主,兼取宋代蘇軾、陸游。《四庫全書總目》評論說:“其少作大抵才華艷發,吐納風流,有藻思綺合、清麗芊眠之致。及乎遭逢喪亂,閱歷興亡,激楚蒼涼,風骨彌為遒上。”頗能概括其特色及前後變化。

配套練習

(1)當友人離去時,詩人本該勸他回望故鄉,卻斷然勸他“休望”,豈非太不合情理?為什麼?
答:途中的回望,令他在孤身天涯中,更增幾分鄉關日遠、一去難返的哀慨和絕望。詩人的勸慰,正是深切地把握了友人出塞時的淒絕心態。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2)詩中友人尚未離去,但離後景象已在眼前。這是一種什麼景象?運用什麼手法表現的?答:這是一種出塞途中的淒涼景象:在草木蕭條的魚海畔,在寒冽的塞外霜天下,正蹣跚著一個孤獨的身影。更從西風如泣中,渲染那流徙天涯的“斷腸”之悲。主要運用虛擬筆法。

薛能版 詩詞原文

送友人出塞
薛能
榆關到不可,何況出榆關。春草臨岐斷,邊樓帶日閒。
人歸穹帳外,鳥亂廢營間。此地堪愁想,霜前作意還。

作者簡介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後生”。唐人交遊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遊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遊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