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釋尊之側

退回釋尊之側

1.關於“緣起” 1.關於“佛性” 1.關於念佛

圖書信息

作 者:李林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華夏出版社ISBN:9787508050935 出版時間:2009-01-01 版 次:1 頁 數:278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宗教 > 佛教

內容簡介

在漢語佛學發展史上,兩千年來人們在闡述佛教信仰時,對“根本佛法”產生了逐步的誤讀和在誤讀基礎卜的失當詮釋,使得佛學的面目越來越偏離它的真相,有些提法甚至與當年佛陀的教海相悖。
通過對佛法中那些核心概念的分析,力圖清理出“何為佛法的特質”。當然,這一過程必然伴隨著“清除偽佛法”的思考——事實上,只有通過“辨偽”,才能“鑒真”。
通過重新回歸到佛陀身邊,去聆聽、辨明後者的教誨究竟為何。這是一個艱難的心路歷程,也需要信仰和勇氣,它可能會顛覆我們對佛法的慣常理解,但這種對佛陀教義的回溯性探索,卻是找到佛法本原的必由之路。
《退回釋之側》意在通過文獻、方法論、信仰三重領域的並同努力,得以重新回到佛陀身邊,以聆聽佛法的根本要義。作者基於百年來佛學成果的一次基要性總結,以期讀者能通過《退回釋之側》來了解佛法的根本特質和佛學的核心意義。

作者簡介

李林,1989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1992年開始在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承擔課題研究。現為清華大學科技園文化專員、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員、江西佛教協會《從林》編輯。著有《張力的消解——禪學的佛學批判》、《梵國俗世原一家——漢傳佛教與民俗》、《筆花堂詩稿》。另發表專業論文多篇。

目錄

前言
一、佛法不是什麼,佛法是什麼
1.佛法不是本體論,佛法是緣起論
2.佛法不是知識論,佛法是方法論
3.佛法不是道德論,佛法是價值論
4.佛法不是形上學,佛法是發生論
二、佛法之所以為佛法
1.關於“緣起”
2.關於“無明”
3.關於“無我”
4.關於“涅榘”
5.關於“中道”
三、此佛法原非彼佛法
1.關於“佛性”
2.關於“如來藏”
3.關於“因果”
4.關於“輪迴”
5.關於“業”
6.關於“空”
7.關於“慈悲”
四、漢語佛學的歷史遺留問題
1.關於“大乘非佛說”
2.關於佛學的中國化
3.關於偽經及相似佛法
五、關於禪宗
1.關於見性解脫
2.關於心性本覺
3.關於自性自足
六、關於淨土宗
1.關於念佛
2.關於淨土
3.關於往生
七、當前漢語佛學的主要問題
1.關於佛教信仰中的功利主義及非理性傾向
2.“佛法是科學”?
3.對西方神(哲)學的弱視
八、關於學佛與佛學
1.提升佛法的學術品質
2.開顯佛學的信仰品質
3.彰揚佛教的文化精神
九、佛教新啟蒙
1.回歸原始佛法?
2.教徒?信徒?
3.佛教神學?
十、我們信仰什麼樣的佛陀
1.作為位格的釋尊
2.出離而擔當的釋尊
3.返身的釋尊
十一、關於中國佛教的未來
1.關於教會教義改革
2.與基督教即將到來的全面衝突
3.先鋒佛學?
附:辯佛學根本問題
後記

前言

在漢語佛學發展史上,兩千年來人們在闡述佛教信仰時,對“根本佛法”產生了逐步的誤讀和在誤讀基礎上的失當詮釋,使得佛學的面目越來越偏離它的真相,有些提法甚至與當年佛陀的教誨相悖。本書主要借鑑了十九世紀以來世界佛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並通過對這些研究成果的綜合比對,對漢語佛學的一些關鍵思想進行了釐清,尤其是對佛學中的一些重要觀念的誤讀、誤釋進行了校正。
本書的意旨並非闡述某一成體系的佛教理論,而是通過對佛法中那些核心概念的分析,力圖清理出“何為佛法的特質”。當然,這一過程必然伴隨著“清除偽佛法”的思考——事實上,只有通過“辨偽”,才能“鑒真”,所以書名“退回釋尊之側”,也反映了作者的思考立場:那就是通過重新回歸到佛陀身邊,去聆聽、辨明後者的教誨究竟為何。這是一個艱難的心路歷程,也需要信仰的勇氣,它可能會顛覆我們對佛法的慣常理解,但這種對佛陀教義的回溯性探索,卻是找到佛法本源的必由之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