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旋奏鳴曲式

奏鳴曲式和迴旋曲式交融、交匯的結果,是具有迴旋性質的奏鳴曲式。 首先,它具有奏鳴曲式的基本原則:1)三部性原則,由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三部分組成。 綜合以上原因,足以說明此樂章是一個很典型的迴旋奏鳴曲式。

奏鳴曲式和迴旋曲式交融、交匯的結果,是具有迴旋性質的奏鳴曲式。
首先,它具有奏鳴曲式的基本原則:1)三部性原則,由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三部分組成。2)雙主題中心原則,有MT、ST兩個主題。3)戲劇性衝突原則,MT與ST在材料、性格、調性等方面形成對比。MT右手是歌唱性較強的鏇律,左手是伴奏織體;ST是左右手輪流對一個動機重複。4)調性回歸原則,再現部中ST雖未回歸到主調,但是由呈示部中的B大調換為了A大調,也是符合奏鳴曲式的原則的。
其次它還具有迴旋曲式的共同特徵: 1)疊部MT再現了三次;2)疊部每兩次出現時間以各不相同而彼此相關的插部:B、C、B’,其中B’是B同一材料在不同調性上陳述。
之所以說更偏向於奏鳴曲式,基於以下原因:
1、看主、副部之間的部分起連線作用還是起總結作用。若起連線作用則偏向於迴旋曲式,因為連線的大量運用是迴旋曲式所特有的;若是總結作用則偏向於奏鳴曲式,因為奏鳴曲式的副部之後通常有個總結。此樂章副部之後的音樂材料是起結束作用而不是連線。
2、運用了插部還是展開部是區別奏鳴迴旋還是迴旋奏鳴的一個重要因素,若使用展開部則奏鳴性質強,若使用插部則迴旋性質強。此樂章運用的是展開部而不是插部。
綜合以上原因,足以說明此樂章是一個很典型的迴旋奏鳴曲式。此外,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中,作品9第三樂章、作品15第四樂章、作品22第二樂章(末樂章)等的整體結構性質都是屬於迴旋奏鳴曲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