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地區]

迦南[地區]

迦南(又譯“客納罕”):舊約中它被稱為樂土,由巴勒斯坦或其位於約旦河和地中海之間的部分組成的一個古代地區。迦南一詞主要出現在《聖經》中,其實它就是希臘人所稱的“腓尼基”。這個詞作為地區名,主要是指今天的巴勒斯坦、敘利亞和黎巴嫩。

基本信息

概述

迦南迦南
迦南(Canaan):地中海東岸與約旦河之間的地區,一般指西起地中海沿岸平原,東至約旦河谷,南至內格夫,北至加利利地區的一片區域。包括今日以色列、約旦及埃及北部的一部分。聖經中“迦南地”這個稱呼包括的範圍要更廣一些,指巴勒斯坦地區與北部的黎巴嫩敘利亞西南部這三處的總和。

歷史

猶太人的祖先最初進入這裡時叫它迦南,後來腓力斯人進入地中海沿岸,控制了加沙到雅法的海岸線,把他們占領的地方叫做“巴勒斯坦”(Palestine),意為“腓力斯人之地”,後為希臘史學家沿用之。猶太極端正統派不認同這個詞,認為它是一個不能接受的“非猶太名詞”。

民族

居住在這裡的居民,主要是西閃米特人,也被稱為“迦南人”。迦南人曾受埃及法老的委託第一次環繞非洲大陸航海。他們也是希伯來人的近親,但在《聖經》中卻被指稱為含米特人,猶太人往往將其視為自己的敵人。猶太極端的正統派不認同這個詞,認為它是一個不能接受的“非猶太名詞”。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遷入並依靠伊斯蘭教同化當地居民,形成了巴勒斯坦人。從公元7世紀到21世紀,迦南(即巴勒斯坦)一直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作為主體民族居住。

典故

迦南,作為以色列人(猶太人)的聖地,在《舊約》中被稱為“流著奶和蜜”的地方,最初是亞伯拉罕帶領著信徒追尋的地方。
聖經《出埃及記》描述了希伯來人(猶太人)在埃及遭受奴役和虐待,猶太人古代領袖摩西(moses)帶領他們來到迦南開始全新的自由生活這一過程。迦南原來的居民稱這批從西邊越河過來的人為“希伯來”,意即“越河者”。摩西的父母是以色列人,但他卻由埃及王室撫養長大。摩西成人後,某日殺死一個正在虐待以色列奴隸的監工。之後摩西被迫出逃,在此過程中他得到神啟。因而,摩西返回埃及,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約前1304~前1237)派出軍隊欲追回以色列人。到了埃及東部,摩西藉助神力分開紅海,以色列人得以安然橫越紅海。之後紅海又恢復原狀,隨後追來的埃及軍隊於是慘遭滅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