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修率

返修率

返修率是產品出廠使用後,在規定時間內出現有需要維修的產品占所出廠所有產品的比例。返修率也是考量一個每個企業產品的質量標準。

基本內容

返修率 back repair rate

是指:指保修期內實際返修台數與修理台數之比。

產品返修率的兩種計算方法

規定時間內因質量問題返回數量

質量問題返修率1=

×100%

規定時間內產品銷售總數

保修期內因質量問題返回數量

質量問題返修率2=

×100%

返回品銷售年度銷售數量

出保修期因質量問題返回數量

質量問題返修率3=

×100%

返回品銷售年度銷售數量

.

備註:+

1、“保修期內因質量問題返回數量”指除本次“規定時間內”的仍然在保修期內的返回數量。

2、質量問題返修率2、3均不包括在2009年度質量目標內。作為歷年度的質量數據對比、數據分析使用。

3、年度銷售數量包括正常銷售、內部使用等,只要走力創的帳,都算作銷售。

優點是:

2009年我們能夠得到返修率1和返修率2,然後根據返修率1和返修率2來預測、制定2010年的質量目標就會比較合理。以後還是根據這個原則確定下一年的質量目標就好了。所以質量目標制定的相對不準確的就只有09年一年。

缺點是:(以09年目標1.5%為例)

09年年末,我們得到返修率為1.2%,大家發了獎金。但是到了2010年根據返修率2算算還有一個1.5%沒有算上呢。其實09年的返修率是2.7%,超出了1.5%,目標沒有實現。除非是2010年年底兌現2009年年初制定的質量目標,但是具有滯後性,沒有意義。

質量問題返回數量

② 質量問題返修率=

×100%

產品銷售總量 + 維修品數量 + 檢測改型數量

依據這種算法,不論是不是規定時間內銷售的產品,只要還在保修期之內,只要返修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就算作返修。 而且在分母的部分,也把“維修品數量”和“檢測改型數量”算在內。存在的弊端就是有可能把上一個銷售年度的返修數量算在本銷售年度內。一是不能體現本銷售年度的質量情況,二是不能作為制定新的質量目標的依據。

優點是算法簡單,容易操作。

方法3:

屬於上個規定時間的返修數量

規定時間內當月返修數量

1月份返修率=

+

)*100%

.上個規定時間的銷售量

規定時間內截止本月的總銷售量

所有返修品必須是在保修期內的。

例如:09年1月總計有返修品100個,其中有80個是去年銷售的,有20個使今年銷售的。去年總計銷售100000個,今年總計銷售10000個,則返修率就是80/100000+20/10000=0.0008+0.002=0.0028=0.28%

2月返修率計算方法一樣,比如返修120個,其中屬於去年銷售的90個,屬於今年銷售30個。去年銷售100000個,今年銷售(1月+2月)總計18000個,則返修率就是90/100000+30/18000=0.0009+0.0017=0.00257=0.257%

實現方法:

從09年開始,產品的銷售日期都可以從條形碼上得到。銷售部門在送返修品時必須表明產品的銷售日期,客戶名稱,聯繫方式,用途的等信息。依此來判斷是否還在保修期內(主要是沒有條形碼的那部分產品,有條形碼的直接就能讀到),是否計入返修率的統計中。

年終總的返修率就是12個月的返修率之和。

相比方法①中的返修率1和返修率2相加更合理。

方法4:

產品返修率=當月返修總量/12個月發貨總量*100%(保修期為12個月)

即:

當月返修品數量

產品返修率=

*100%

12個月的銷售數量

方法5:

產品返修率=12個月返修總量/12個月發貨總量*100%(保修期為12個月)

即:

12個月的返修總數

產品返修率=

*100%

12個月發貨總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