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大社區

農大社區

農大社區是“家改居”轉制的社區居委會,原名圓明園花園別墅小區,建於1992年,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居民、僑胞居住在這裡,讓這個小區充滿了國際化大家庭的味道。

北京市海淀區馬連窪街道農大社區

農大社區是“家改居”轉制的社區居委會,原名圓明園花園別墅小區,建於1992年,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居民、僑胞居住在這裡,讓這個小區充滿了國際化大家庭的味道。有居民樓47棟,由綠苑小區和紫苑小區兩部

居民送錦旗居民送錦旗
分構成。所轄範圍:圓明園西路2號綠苑家屬區和圓明園西路3號院紫苑家屬區。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提升小區整體品質,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對居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高度重視,投入資金改造小區環境的同時,多方溝通協調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逐步緩解小區居住矛盾。2005年,小區第一個室外健身場落成;2006年,小區綠化植被成片連蔭;2007年,第二個室外健身場又給居民提供了一個休閒場所,及時更換的地下電纜和路燈使小區的夜晚明亮璀璨;2008年,改造後的中心花園地面煥然一新;2009年,徹底結束部分住戶多年不通郵的歷史遺留問題;2010年,積極協調供電公司給小區居民安裝電錶實行插卡式用電,緩解用電矛盾;協調區供暖辦啟動供暖應急措施,及時保障小區居民的採暖需求。出資近500多萬元,用了不到十天的工期,完成圓明園花園別墅小區北門至農大南路柏油便道的鋪設,極大地改善了小區居民的出行;拆除了面臨倒塌的小區東圍牆384米,建起鐵藝圍牆,既為小區增添了一抹漂亮的風景線,又提升了居民居住的安全指數。出資500萬元改造圓明園花園別墅代征綠地,開荒造林,使一座十萬五千平方米日積月累而成的垃圾山變成了春有櫻花、榆葉梅,夏有丁香、連翹,秋有玉簪、貢菊,冬有毛白楊、國槐的四季可觀賞的大花園。

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農大社區

農大社區位於東陵路120號,瀋河區東部,東至三環,西至馬宋路,南至東陵路,北與後陵社區相接。面積1.22平方公里,總戶數4346戶,總人口18272人,常住戶數3310戶,常住人口13657人。農大社區成立於1999年,

隸屬於馬官橋街道辦事處,現有辦公用房一處,面積420平方米,產權歸瀋陽農業大學所有。社區內有三個活動廣場,一處老年活動中心,活動中心面積1000平方米,與瀋陽農業大學資源共享。一處日間照料站,現在三個床位。農大社區現有社區幹部12人(包括外借3人),平均年齡35歲,大專學歷4人,本科以上學歷8人,殘疾人專乾1人。社區現有公益崗位人員9人,分保潔、居家養老、社保監督三個崗位。專職保潔人員8人,負責山下小區衛生。社區黨組織現在黨員110人。社區現有殘疾人37人,低保戶11戶,20人,現有80歲以上高齡老人194人,其他中90歲以上老年人13人,社區現管理335人退休職工。兩個志願者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和社區黨員志願者。駐社區單位:瀋陽農業大學,轄區內工業企業8家,批零32家,其他服務業35家,建築業3家,產業活動單位13家,個體工商戶106家(有照)。農大社區現有老年合唱團、桌球協會、書畫協會、樂隊、舞蹈隊、健身操隊等群團組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