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四師七十四團

農四師七十四團西部與 哈薩克斯坦相連;西南鄰近 吉爾吉斯斯坦,有一百零八公里的邊界線,轄區內有國家一級口岸-- 木扎爾特口岸。

團場概況

農四師七十四團西部與哈薩克斯坦相連;西南鄰近吉爾吉斯斯坦,有一百零八公里的邊界線,轄區內有國家一級口岸--木扎爾特口岸。該團屬於大陸性溫帶山區乾旱半濕潤冷涼型氣候,冬長無炎夏,春秋相連,年降水量512毫米。團場轄區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銅、鎳、汞和雲母等)和木材資源,總面積7.73萬公頃,現有耕地面積4.16千公頃,總人口3525人,其中從業人員1083人。擁有4個工業企業,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3350萬元。是一個集各(植)、養(殖)、林(業)和工商業為一體的中型團場,主要農副產口品有小麥、大麥、油菜、馬鈴薯、毛皮、木材等。

紅色旅遊

近年,七十四團利用百裡邊境線上的獨特自然風光,挖掘歷史文化遺蹟,弘揚屯墾戍邊文化,大力開發特色旅遊景點,把邊境沿線的鐘槐哨所、一號界碑、兩河護岸工程、蛇山哨所、木扎爾特陸運口岸、坡馬古城、萬畝沙棘林等特色景點作為“紅色經典旅遊,百裡邊境長廊”旅遊線路對外開放,吸引了大量疆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現代畜牧業

畜牧業是團場最具優勢的產業,也是職工增收的潛力和希望所在。近年,該團把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加快職工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堅持把畜牧業的擴群增量、提質增效作為主攻方向,通過採取“規模養殖提檔次、政策扶持強基地、壯大龍頭調結構、科學管理上水平、強化防疫保全全”等有力舉措,促進了畜牧業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團牲畜存欄總頭數3萬多頭(只),發展高標準育肥養殖園區6個,種植青貯、優質牧草1萬多畝。
規模化發展。該團擁有20餘萬畝草場,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團黨委在壯大畜禽養殖規模上大做文章,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為規模養殖園區、養殖戶提供全方位服務。在資金運轉方面,該團本著“突出重點、效益優先、打造龍頭”的原則,通過銀行貸款、協會合作、聯戶擔保、股份投資的形式,融資4000萬元推動了畜牧業規模日益壯大。同時,該團在用地、基建、育肥設施、市場銷售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已建成高標準養殖棚圈200餘棟,帶動養殖專業戶200餘戶,年出欄牛羊1萬多(頭)只,可實現產值3000多萬元,取得了顯著的規模效益。該團大型養殖園區紛紛“亮相”在農牧連隊,一排排圈舍錯落有致,紅磚紅瓦、乾淨整潔的棚圈內,牛羊悠閒地吃著草。談起養羊的經歷,該團二連職工樊榮富激動地說:“我這個彩鋼屋頂的養殖棚圈能蓋起來,多虧了團黨委的優惠政策扶持。2011年團里及時推出了修建牲畜棚圈補貼項目,給建圈的養殖戶每戶補貼4萬元,我貸款7萬元,建起了一棟占地300平米的育肥棚圈。由最初的30多隻羊,發展到現在的100隻,一年僅出售羊毛和羔羊就能收入6萬多元!”。
園區化管理。該團積極探索園區化養殖的新路子,通過示範、合股、租賃等多種合作模式,將原本鬆散、無序的畜禽養殖戶集中到科學規劃的養殖園區內,實現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品種改良、統一疫病防治、統一環境治理、統一產品銷售,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該團三連的現代化養殖園區,牛羊住的是彩鋼瓦的“星級公寓”,享受的是一系列優質的“技術管理服務”。該園區工作人員袁仕江介紹,過去一家一戶散養牛羊,既費時又費力,畜產品沒保障、效益差,現在實行規模化、現代化、科學化養殖,牛羊商品出欄率可以達到98%以上,讓養殖效益最大化,帶動更多養殖戶致富。同時,該團養殖戶還與園區獸醫簽訂了科學飼養和疫病防治協定,對重大動物疫情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按生產利潤分紅和承擔責任,不僅大大降低了養殖風險,還提高了養殖的科學化水平。
產業化經營。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是提高畜牧業質量和效益的關鍵,該團把“強龍頭、扶大戶,抓服務”作為實現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的突破口常抓不懈,重點依託伊寧市、昭蘇縣、76團現有的活畜交易市場、肉製品加工廠、屠宰廠加快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已初步形成了從良種繁育、規模養殖、宰殺加工到市場流通的完整產業鏈條。在周邊市縣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該團還大力推行“公司+協會+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包種畜提供、包飼養技術指導、包防疫、包優質飼料提供、包產品回收的方式,最大程度提高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增加經濟效益。

城鎮化建設

2011年,七十四團利用國家項目資金和自籌的1800萬元資金在團部集中新建保障性住房240套,並給每戶購房職工發放補貼2至4萬元。該團10%的連隊職工先後從低矮的土坯房、小平房搬進了團部水、電、暖齊全,寬敞明亮的住宅樓。為搞好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該團去年還投入772.3 萬元,新建供熱能力強的大容量鍋爐房,改造供熱管網和安裝新鍋爐設備,提高供熱質量,確保團部1000餘戶居民溫暖過冬。
今年,該團投資10餘萬元實施了以城鎮公共場所綠化為主體,以道路綠化為網路,以小區、庭院綠化為點綴的“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體系建設工程,栽植風景樹2000株、花卉10萬株,新植草坪6000平方米,城鎮綠化率達到30%;投入570萬元,新建職工文化宮、文化廣場,以此豐富職工民眾文化生活,改善城鎮公共文化設施條件;投資500萬元在團部實施了“穿衣戴帽”工程,對團部主要街道、重要出入口及一些重要地段的建築物立面進行大規模的裝飾改造,免費為80餘戶沿街商戶加蓋俄式彩鋼屋頂,貼保溫層,更換門窗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