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奧秘

身邊的奧秘是由上海教育電視台投資、組織的一個電視節目,《身邊的奧秘》充分運用電視的手段,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解讀生活中的科學,將探索性、欣賞性和教育功能進行了巧妙融合。

院士也加盟 原創科教片《身邊的奧秘》走近青少年
身邊的小事中蘊含著科學的奧秘,只是我們常常容易忽視。但是,上海教育電視台卻獨具慧眼,圍繞身邊的科學拍攝了百集電視系列片《身邊的奧秘》,廣受歡迎與好評,教育部購買了數萬套《身邊的奧秘》光碟送往西部地區,中國科協將《身邊的奧秘》攝製列為重要發展計畫。
《身邊的奧秘》充分運用電視的手段,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解讀生活中的科學,將探索性、欣賞性和教育功能進行了巧妙融合。比如,桌球的製作原料是棉花、足球場上的“香蕉球”怎樣畫出完美的曲線、沒有一根鐵釘的木塔怎樣屹立數百年……每集10分鐘,集中解釋一個生活現象。
上海教育電視台大膽創新生產體制,聯合全國各地教育電視台、高校影視學院、電視製作公司等40餘家電視機構,成立了“全國教育電視節目製作聯合體”,由上海教育電視台投資、組織,合力打造《身邊的奧秘》。
上海教育電視台台長張德明介紹說:上海教育電視台計畫把《身邊的奧秘》拍到一千集,使其成為我國原創的精品科普電視節目。目前,《身邊的奧秘》已經擁有200多名主創人員,10位院士也將在近日加盟《身邊的奧秘》科學顧問團,上海教育電視台還將通過“科普作品研討會”、“百校科普知識競賽”等活動,讓《身邊的奧秘》走到更多人身邊。(光明日報上海5月15日電/記者曹繼軍)
小故事大乾坤 電視科普片告訴你身邊的奧秘
沒用任何釘子的木塔怎么能屹立數百年不倒?桌球的製作原料怎么竟然是棉花?藥品為什麼有的是片、有的是膠囊?對於以上問題,還有許許多多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上海教育電視台牽頭製作的百集科普系列電視片《身邊的奧秘》會給你答案。
眼下,《身邊的奧秘》正以多種形式走到國內觀眾面前。它在全國十餘家電視台熱播,還以光碟的形式走進了上海、浙江、山東等省市以及西部地區的中國小校園。
涉及多個學科門類的《身邊的奧秘》,是由上海教育電視台集合全國40多家電視製作機構的資源、成立聯合體製作完成的。它的製作為我國電視科普片創作趟開了一條新路。
小故事裡有大乾坤
一隻盛滿清水的玻璃杯被不斷投入1元硬幣,究竟能投多少枚而滴水不溢呢?《身邊的奧秘》告訴你:14枚!之所以杯口已形成一個飽滿凸出的“水帽”,是因為水的表面積總是自然地趨向於最小化,而球形正符合這種張力趨勢,才難被打破。這是一堂多么直觀生動的有關水表面張力的科學課!
《身邊的奧秘》充分運用視覺藝術,生動有趣地解讀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將探索性、欣賞性和教育功能巧妙融合,每集10分鐘,一片一題,一題一理,從身邊的謎團,演繹出科學的原理。
其中,蘭州拉麵、維吾爾饢、豆腐、雞蛋、香油、陳醋……這些熟悉的食物也成了節目素材,在畫面上增添了濃重的生活氣息。
“不按部就班追隨課本,也不全球獵奇作大題目,小到紙筆、拉麵、蚯蚓,大到人工降雨、鋼拱橋,《身邊的奧秘》的原創題材都來自人們身邊,它們包含了建築、生物、環保等多個門類的科學原理。我們的目標是將解讀生活的過程和探究科學原理的過程同步,讓條條框框的“科技詞條”親切起來。”《身邊的奧秘》總策劃柴永廣這樣談到系列片的製作原則。
節目形式吸引人
從選題創意開始,《身邊的奧秘》就在內容上繞開純粹的課本知識,形式上也避免了教案風格,節目中經常設計互動環節,讓觀眾看了之後立刻有興趣跟著學,跟著做。
“並非只有煮熟的雞蛋才能豎起來,想練一手豎雞蛋的絕招嗎?”《玩雞蛋》這集就可以讓觀眾邊看邊做,又動手又動腦,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互動,使知識潛移默化的深入觀眾腦海。
“科普電視節目要和其他節目一樣接受觀眾的選擇。有益更要有趣,科普電視才能搶到遙控器。”《身邊的奧秘》總編導陳旭告訴記者,“不能把觀眾當成學生,看電視的人都是在客廳而不是教室。”
走出原先的“電教片”的舊有形式,有生活感受、有形象、有情節的科普片才能真正激發觀眾興趣。系列片《身邊的奧秘》所關注的已經不僅僅是課本內的物理、化學、生物知識點,而是巨觀地關注到人類的科技歷史和當今世界高科技領域的動態,並在整個系列中融入科學思維的教育。
全國資源做科普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科技的創新尤為重要。除科技創新外,科學的普及也是很重要的。”科技部部長、同濟大學校長萬綱教授接受採訪時強調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與科技緊密相連。但是由於經費投入不足、市場競爭嚴峻等原因,國內科普電視片目前的製作狀況並不盡如人意。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們希望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來促進素質教育,可是能利用的材料少之又少。精彩的科教節目到哪裡尋找?
上海教育電視台積極開拓思路,聯合包括各地教育電視台、高校影視學院、電視製作公司等全國40餘家電視機構,成立了“全國教育電視節目製作聯合體”,集多方力量一起合力打造《身邊的奧秘》。這是一個全新的製作體制的嘗試。
“上海教育電視台統籌,藉助各地電視機構的人員隊伍集體創作,使得原先需要3年多才能完成的第一批100集,現在用了14個月就完成了,還同步完成了音像節目的出版。”上海教育電視台台長張德明說,“選題、策劃、文稿、拍攝都是集合各地的資源完成的,除了節約時間、人力、成本,還培養了一支擁有200個編導主創的電視科普的創作隊伍。”
打造中國的“DISCOVERY”(探索發現)
從1992年起,我國先後進行過6次中國公眾科學素養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公眾科學素養數值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橫向對比有著較明顯的差距。我國政府頒布《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希望通過發展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儘快使全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科教興國必須從青少年抓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努力。
上海市科協主席沈文慶院士表示: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我覺得上海教育電視台推出《身邊的奧秘》這樣一套針對青少年的科普節目是一件大好事。因為我們優秀的科普作品太少,優秀的科普創作隊伍也太缺乏,這對於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進而成為科學工作的接班人是很不利的。
《身邊的奧秘》作為一個科普電視片,百集是一個成果,也是一個起點。上海教育電視台台長張德明已經表示,《身邊的奧秘》計畫在數年內攝製千集作品,力爭打造出中國自己的科教節目品牌。
《身邊的奧秘》解讀科技魅力
科學無處不在。比如,桌球的製作原料竟然是棉花、足球場上漂亮的“香蕉球”是怎么劃出完美的曲線的、藥品為什麼有的是片劑有的卻是膠囊……諸如此類的問題,你都可以在百集科普系列電視片《身邊的奧秘》中找到答案。這部由上海教育電視台投資,並聯合全國40多家電視機構攝製的科普節目,正在全國十餘個省市的電視台熱播,引發了觀眾濃濃的科學興趣。
目前,《身邊的奧秘》已經擁有200多名主創人員,10位院士也將在近日加盟《身邊的奧秘》科學顧問團,該台已計畫把該系列片拍到1000集,使其成為我國原創的精品科普電視節目。教育部購買了數萬套光碟送往西部地區,中國科協將《身邊的奧秘》攝製列為重要發展計畫。
(新民晚報 )
科普電視片《身邊的奧秘》激發青少年興趣
新華網上海5月19日電(記者 王蔚)沒有一根鐵釘的木塔如何屹立數百年,桌球的製作原料竟然是棉花,藥品為什麼有的是片劑有的是膠囊……百集科普電視片《身邊的奧秘》透視生活現象,讓青少年感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學知識,引發科學興趣,引導科學思維。
這部由上海教育電視台投資並領銜聯合全國40多家電視機構攝製的科普電視系列節目,從今年5月起,在上海、河南、山東、吉林、江西等十餘個省市的電視台熱播,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在19日上海教育電視台舉行的座談會上,上海格致中學校長張志敏評價,《身邊的奧秘》啟發學生從身邊司空見慣的現象中去了解科學,是一套符合青少年認知規律的優秀科普節目。他認為,現在的學生升學壓力大,總是在考試背景下思考。但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材,光靠課本是不夠的,學生們應該學會把課本和生活結合起來。
其實對於科學,學生們是很有興趣的。格致中學的一位學生,每天中午到勞動技能教室搞小發明,沒有老師指導,家長也不知道,完全是出於興趣,他從生活中找靈感,先後製作了節水、節電、盲人過馬路等小發明,並多次獲獎。
上海靜安區第一中心國小特級校長顧惠東認為,如何通過科普教育來提高學生素質,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關注。學校迫切需要大量的科普教育資源,《身邊的奧秘》就是這樣的教育資源。
據悉,上海1600多所中國小都已購買了這套電視片,作為重要的科普教育的教輔材料。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以及台灣、澳門等地區的電視機構提出了購買和播出《身邊的奧秘》的意向。全套100集《身邊的奧秘》光碟將由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於7月1日出版發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