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體

身份體

近日網路驚現“身份體”!引發諸多青年父母紛紛討論“同是父母心”這一話題。這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大多長年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他們來自從上到下的各行各業,他們的身影遍布祖國大疆南北。

簡介

近日網路驚現“身份體”!@伊利奶粉官方微博發起活動.

引發諸多青年父母紛紛討論“同是父母心”這一話題。這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大多長年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他們來自從上到下的各行各業,他們的身影遍布祖國大疆南北。讓人辛酸的“身份體”

話題

古時候有句話說:“忠孝難兩全”。而在當下的社會,就連陪伴孩子成長都成為了許多家庭面對的難事。看著網友們真誠而又辛酸的分享,不知你是否像我一樣被深深的觸動了呢?

遺憾

一個人,只有在為人父母之後才能深深地體會“孩子在哪裡,心就在哪裡。”這句話。我的孩子今年4歲。在她剛滿一歲的那年,我被外派往外地工作一年一年,整整一年,我只能通過網路視頻看看她的變化,嘗試著和她交流。在她最可愛、成長最快的那一年,作為媽媽的我沒能陪在她的身邊,這件事將讓我永遠無法釋懷。

儘管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小的不完美組成的,但如果給我再選擇一次的機會,我一定會選擇留在她的身邊。每天夜晚,讓她在我的臂彎里,聽一段簡單的小故事,慢慢入睡;每天早晨,讓她在我的懷抱里慢慢甦醒;開心的時候,有媽媽陪在身邊和她一起開心;哭泣的時候,有媽媽守候在一旁,輕撫她的脊背,擦乾她的淚水。

思考

值得慶幸的是,和孩子分離的那一年度過的是那樣漫長,回首時又覺得其實挺短暫。下面,就把我自己積累的經驗分享給各位身在他鄉的父母。

1. 注重和孩子“面對面”的交流。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如果長時間見不到父母,就會逐漸和父母變得生疏,甚至不認識爸爸媽媽,所以一定要注意和孩子的交流。現在科技如此發達,QQ視頻、facetime都可以隨時隨地與孩子形成面對面的交流。

2. 不在孩子身邊也要參與孩子性格的養成和教育。

不要覺得自己不在孩子身邊,教育孩子就成了父母和愛人的工作。如果因為自己身在異地就對孩子的教育撒手不管,那么即便是回到孩子身邊,想要插手孩子的教育就很難了。

3.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爸爸、媽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不要因為不在孩子身邊,就讓子的角色被孩子淡忘。這樣即會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也會影響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說,還不利於孩子成長成為思維活躍的年輕人。

我的“身份體”

現在,在孩子的身邊,每天的陪伴充滿酸甜苦辣,全是生活的味道。於我而言,更加意味深長的是,我能交上一份讓自己滿意的身份體:

同是父母心,我是媒體人,我的職業是媽媽,我在家,我的心也在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