躅,漢字,讀音是zhú,其意是足跡。

基本信息

躅初解

zhú
(1) ㄓㄨˊ
(2) 〔躑~〕見“
(3) 足跡。躑”。
(4) 鄭碼:JIRI,U:8E85,GBK:F5EE
(5) 筆畫數:20,部首:足,筆順編號:25121212522135251214

詳細註解

--------------------------------------------------------------------------------

zhú
[名]
(1) 足跡 【foot mark;rack】
躅,蹢躅也。從足,蜀聲。——《說文》。按,跡也。
三輔謂牛蹄處為躅。——《一切經音義》引《漢書敘傳音義》
企望塵躅。——《爾雅序
游躅蕙路。——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
(2) 又如:躅路(行走的足跡)
詞性變化
--------------------------------------------------------------------------------

zhú
[動]
(1) 用於“躑躅”。徘徊不行 【pace up and down】
羸豕蹢躅。——《易·姤》
(2) 又如:躅躑(徘徊)
(3) 踐踏;踏踩 【trample
師曠東躅其足。——《周書·太子晉》。注:“東躅,蹋也。”
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躅,恐濕我足。——劉明《雞鳴一首贈宗文侄》
(4) 又如:躅躅(行走的樣子);躅足(猶跺腳);躅陸(頓足跳躍的樣子);躅蹐(小步行走)
(5) 另見zhuó
基本詞義
--------------------------------------------------------------------------------

zhuó
[名]
(1) 足跡 【footprint】
躅,鉦躅也。從足,蜀聲。——《說文》。按,跡也。
塵游躅於蕙路。——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
(2) 又如:躅路(道路)
(3) 功績 【achievement】
校長程君仲沂及奉職斯校之諸君子,低回遺躅,觀感實深。——梁啓超《戴東原圖書館緣起》
(4) 另見zhú
文字,漢字

拼音是zhu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