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百草

踏百草

舊時一種禳災習俗,傳說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熱,是端午節風俗中的一種。

詞語解釋

tàbǎicǎo
1.亦作"蹋百草"。
2.舊時一種禳災習俗。傳說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熱。
《樂府詩集�6�4清商曲辭六�6�4江陵樂三》:“陽春二三月,相將蹋百草。”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荊楚人並蹋百草。”按,清褚人獲《堅瓠首集�6�4鬥百草》引《荊楚歲時記》:“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

起源來由

舊時一種禳災習俗。與游百病、踏百草、鬥百草、比武、擊球、盪鞦韆等同屬於舊俗,如今成為很好的健身活動

活動方式

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全家老小都要一起外出踏青郊遊,赤腳或穿新布鞋在有露水的草叢中“踏百草”行走,直到雙腳沾滿露水為止,讓端午節當日的露水祛毒去濕熱,驅走病邪。

歷史記載

百花爭艷滿庭芳,鶯歌燕舞女兒鄉。不喜飲酒猜拳樂,閒將鬥草過時光。
翟佑四時宜忌》:『《荊楚記》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時有鬥百草之戲,亦祖此耳。』高啟《鬥草》詩:『摘拾遍叢叢,鋪茵曲檻東。眾家誰得?勝獨有並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