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鶴

跨鶴,乘鶴,騎鶴。道教認為得道後能騎鶴飛升。出自《簡衛山齋》。

kuà hè ㄎㄨㄚˋ ㄏㄜˋ

跨鶴(跨鶴)

(1).乘鶴,騎鶴。道教認為得道後能騎鶴飛升。 宋 林景熙 《簡衛山齋》詩:“何當躡飛佩,跨鶴青雲端。” 清 褚人獲 《堅瓠八集·徐仙》:“縣丞 卓津 題《卜運算元》詞云:‘流水小灣西,晚坐孤亭靜,不見高人跨鶴歸,風水搖清影。’”

(2).用作逝世的婉辭。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六篇:“已而父母皆在府衙中跨鶴仙去。”參見“ 丁令威 ”。

(3).見“ 跨鶴揚州 ”。

古人有跨鶴而坐之說,其實就是指跪坐。

跨鶴坐,——兩膝併攏跪下,兩腳大拇指上下交疊,然後將臀部坐在兩腳跟上。這種坐姿初學之時不宜久坐,才不致坐傷筋骨。每次練習十或十五分鐘即可,待習慣再逐漸延長時間。
而這種方法被日本人和韓國人學去了,並做得好,所以往往人們認為是他們的發明。其實我們古人打很早就在用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