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調水規劃

跨流域調水規劃

跨流域調水規劃是研究從某一流域的多水區向其他流域的缺水區送水,使兩個或兩個以上流域的水資源經過調劑得以合理開發利用的規劃。

跨流域調水規劃

廣義的跨流域調水,還包括向鄰近流域分洪,溝通兩流域航運,以及利用兩個流域相鄰河道的落差開發水電等。跨流域調水的目的一般是為城鄉工業、生活供水和發展灌溉,多數情況下還有其他綜合利用的功能。跨流域調水對於調出流域、調入流域和有關地區,不論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在社會經濟發展,甚至在自然環境方面,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跨流域調水規劃要與有關的流域規劃和地區水利規劃密切結合,相互協調。
研究重點 跨流域調水規劃研究的範圍較廣,與流域規劃地區水利規劃類似,但工作深度應基本上達到水利工程規劃的要求。這類規劃著名重解決的問題有:①論證調水的必要性,從缺水區具體情況出發,在全面分析各種開源節流措施的基礎上,考慮從外流域調水的合理性,並預測不同發展階段需要的調水量。②論證調水的可能性,包括水源和向缺水區輸水兩方面的可能性。③分析因調水引起的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對社會環境的影響。跨流域調水對環境的影響很難預測,因此對這問題的處理應十分慎重。④充分考慮調水工程方案的可接受性,妥善解決與調水工程有關的地區、部門以及其他公眾之間的利害衝突。有些問題還要取得協定或制定法規。跨流域調水規劃涉及面廣,各方面可以接受的方案有時不是經濟上最合理的方案。在這類規劃中應更加重視對社會因素的考慮。
規劃內容 主要包括:調水水源及供水範圍的選定、調水量預測及調水工程規模的研究、工程規劃、方案選擇及分期實施安排、投資效益估算、環境影響評價和管理運用原則的制定等。通常,要首先在幾個可能的水源中選定一個規劃調水水源,並根據有關的法規或協定取得從這個水源調水的權利。然後,再擬定不同的調水規模方案並制定相應的水源工程與輸水工程方案。水源工程一般包括調蓄水庫和引水建築物,有時還包括調出區引水口以上的水源保護工程和引水口以下必要的補償工程。輸水工程的規模,要考慮調入區的需水量、調出區的可調水量、調水量的時段分配、與輸水工程有關的調蓄工程條件,及輸水工程的其他綜合利用任務等。不同的工程規模可有不同的工程類型選擇和相應的布置,最後通過綜合比較選定。對於管理運用,跨流域調水工程要有比其他水資源開發工程更嚴密和更嚴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證任務的實現。在工程規劃中,就應明確提出管理運行的基本方案,其中重要的原則,可採取法規或協定形式加以確立。其他規劃內容與流域規劃、地區水利規劃和一般水利工程規劃類似。
跨流域調水規劃跨流域調水規劃
發展概況 跨流域調水工程在古代的水利建設中就已被採用,但限於技術條件,主要是在一些平原河道之間或中小河流之間進行調水,用以發展航運或灌溉。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建成了許多大型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如美國的中央河谷工程和加州引水工程,蘇聯中亞細亞的調水工程、澳大利亞的雪山工程等。中國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幾項跨流域調水工程主要有:天津市和河北省引灤河水到天津、唐山,遼寧省引碧流河水到大連,山東省引黃河水到青島(見彩圖),廣東省從東江引水到深圳,甘肅省引大通河水到秦王川等。江蘇省抽引長江水到淮河下游的工程將進一步發展成從長江送水到天津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正在規劃研究的還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西線工程(見南水北調工程規劃),以及引松花江水到遼河的北水南調工程。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