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排毒

跨區排毒

跨區排毒,是指些一些生產和運輸企業為賺取不法利潤,跨地區運輸和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液,給生態環境造成難以恢復的破壞,嚴重威脅著人民民眾身體健康的現象。

現象介紹

隨著中國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多晶矽作為太陽能電池的主流材料,其生產規模一度呈井噴式增長。但每生產1個單位的多晶矽產品就會產生10多個單位的強腐蝕性有毒有害的副產品——四氯化矽廢液。這一廢液本該由生產企業專門處理。然而,一些生產和運輸企業為賺取不法利潤,跨地區運輸和排放未經處理的四氯化矽廢液,給生態環境造成難以恢復的破壞,嚴重威脅著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

2011年以來,中國類似污染事件呈多發趨勢。

3月12日,名男子從江蘇鹽城阜寧縣一化工廠將25噸四氯化矽運至山東聊城莘縣,排入河中。

5月10日前後,來自江蘇徐州某矽材料公司約2000噸四氯化矽被偷倒進菏澤單縣農村的水塘、灌溉溝渠。這種惡劣的環境違法行徑如果持續蔓延,就會使大家陷入“你污染我,我污染你”的惡性循環之中,不僅讓被污染的地區付出高昂的治理成本,更會讓大家面臨無法獨善其身的環境污染威脅。

將強腐蝕性的廢液跨區域偷偷排放,在一些非法企業、不法分子看來是一樁不錯的買賣:不僅可以節省依法處置的成本,賺取高額利潤,而且偷排放到外地,可以減少被查處的機率,還不會“禍害”到自己身邊的環境。

造成的影響

多晶矽是太陽能電池的主流材料,每生產1個單位的多晶矽產品就會產生10多個單位的強腐蝕性有毒有害的副產品——四氯化矽廢液。這一廢液本該由生產企業專門處理。然而,一些生產和運輸企業為賺取不法利潤,跨地區運輸和排放未經處理的四氯化矽廢液,給生態環境造成難以恢復的破壞,嚴重威脅著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
污染致皮膚瘙癢
2011年4月,大約600噸四氯化矽廢液通過湖北鍾祥城市排水管網大量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導致廠內生物菌種全部死亡、設備嚴重受損,處理廠因此癱瘓兩個多月。鍾祥市公安局偵查發現,這些廢液來自湖北隨州晶星科技股份公司和江西九江諾貝爾高新材料公司。鍾祥污水處理廠停運後,市區生產生活污水倒灌至護城河,導致河水變黑,臭不可聞。這些四氯化矽廢液最終進入湖北最大國有漁場之一的南湖漁場,一個月就有大約400噸魚和5億顆人工孵化魚卵死亡。鍾祥市副市長李永志對這起突如其來的“被污染”事件感到震驚:“這無異於有人往百姓碗裡投毒!”經評估,市城市污水處理廠經濟損失117萬元,南湖漁場經濟損失337萬元。當地漁民多次要求消除污染和經濟賠償。此次污染還影響到南湖周邊的生活環境,一些人出現皮膚瘙癢甚至蛻皮。

原因分析

類似行為的頻繁發生,證明存在著監管的盲點與漏洞。隨著環境約束機制的強化,一些企業和個人千方百計尋找轉移治污、排污成本的縫隙與漏洞。而現實生活中,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本位思想嚴重,只滿足於本轄區不出事,放鬆甚至忽視對類似轉移排放有毒廢棄物行為的監控與監管,從源頭上失去了對有毒物質排放的控制。於是,一些企業未經嚴格審查“有意無意地”將有毒的廢棄物交給無資質企業和個人處理,以降低成本;一些運輸公司以外地處理企業名義,與生產企業簽訂業務契約,而在運輸途中將有毒的廢棄物交給個人違法排放,以此牟取暴利。而這些行為在為不法之徒贏得暴利的同時,給環境帶來了難以平復的損害,對當地的民眾生命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如何防止

要防止類似的現象發生,必須完善環境保護的跨區域聯動機制,進一步加強跨區域環境執法的工作力度,從源頭上控制有毒廢棄物的處置去向。同時,及時查處、打擊跨區域排污行為,尤其是要追根溯源查處那些造成跨區域環境事故的相關企業、相關部門負責人,追究他們玩忽職守、放任自流導致跨區域“排毒”的責任。還應當鼓勵受污染的民眾以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向排污者索賠,震懾排污企業。

與此同時,要廣泛宣傳提升公民環境保護的整體意識,要讓大家認識到,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聯繫的整體。環境保護,地無分南北,只要破壞、污染了一處環境,都是對大家的共同威脅;環境違法,事不論大小,只要一起環境違法沒有被查處,就可能引發更多的類似行為,就會造成更大的環境破壞,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強化與完善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與公眾監督的天羅地網,才能防止污染、破壞環境的不法之徒找到僥倖逃脫制裁的漏洞與縫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