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壓力性疼痛性丘疹

有觸痛和自發痛,久站、行路久時疼痛加劇,足跟部解除承受壓力後丘疹和疼痛也消失。 本病僅見成年人,女性患者較多。 避免久站,肥胖者減肥,以減少足跟部承受的壓力。

基本信息

概述

本病首先由Shelley等於1968年描述,當時稱“疼痛性脂肪疝形成”。因本病表現為丘疹並與受壓有關,故起用本病名。該病在我國南方赤足勞動者中的發病比例較高。本病可能是由於某些原因使足跟部受壓而受損傷所致,此外體質性和內分泌因素也有一定作用。Shelley等指出本病的發生是外來壓力下,足跟皮下脂肪進入真皮形成脂肪疝,而擠出的脂肪組織因其血管、神經受壓導致缺氧而引起疼痛,這在病理上已得到了證明。也有人提出真皮膠原組織、小梁間膠原組織和彈力纖維的損傷和變性,也與本病的發生和疼痛有關。

症狀體徵

皮損為2~8mm不等的皮膚色圓形丘疹。當足跟著地站立時,丘疹出現在足跟的後、內或外側,丘疹10~40個不等,使足跟呈鋪路石外觀。有觸痛和自發痛,久站、行路久時疼痛加劇,足跟部解除承受壓力後丘疹和疼痛也消失。

本病僅見成年人,女性患者較多。無家族史。

治療方案

避免久站,肥胖者減肥,以減少足跟部承受的壓力。本病不宜進行手術治療。彈力繃帶包紮可以暫時緩解疼痛症狀。穿高跟鞋,使足跟負重向前移,也僅能使疼痛部分緩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