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陽反應

解釋
在一定強度的直流電場中,魚受到電流刺激後,將身體轉向陽極,並向陽極游去,甚至把電流方向轉換,魚也會調轉方向趨向陽極.在交流電場中魚群則出現停滯不前.
魚對電刺激的這種定向感電反應稱為趨陽反應.魚產生趨陽反應對應的最小或臨界電壓稱為趨陽電壓.
魚以頭部向陽極時的感電電壓是魚的尾部向陽極時的1.5—2.0倍.
用頭部感電電壓和尾部感電電壓的中間值去刺激魚體:魚頭向陽極時,魚不產生感電反應,魚尾向陽極時,魚就產生感電反應.這就是魚類在電場內為什麼會向陽極運動的原因(即趨陽反應),完全是魚類為了減少觸電痛覺的本能反應.
個體大的魚對低頻率脈衝電流的反應靈敏,個體小的魚脈衝頻率稍高些,才能產生同樣的趨陽反應.
用較高頻率的脈衝電流刺激魚體時,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趨陽反應.通常魚類產生趨陽反應效果最適宜的脈衝電流頻率為40赫茲左右.
鯷形小沙丁魚趨陽脈衝頻率25-45赫茲;小鰭脂眼鯡25-45赫茲;日本鯷25-45赫茲;刺鯧35赫茲;鰈魚20-40赫茲;鯉魚45-50赫茲
用波形急速增長和緩慢減弱的脈衝電流刺激魚體時,魚會立即產生趨陽反應.電流增長越快,魚產生趨陽反應的電壓越低.
用波形緩慢增長和急速減弱的脈衝電流刺激魚體時,由於電流緩慢增長時魚的神經對電流產生適應變化,因而出現電刺激不起作用的現象.
根據魚類對脈衝電流波形變化的反應效果,一般都採用電流急速增強和緩慢減弱的脈衝破形.
作用於魚體的電刺激強度越大,放電的時間就可以大大縮短.通常魚類趨電的脈衝周期都控制在低於2毫秒的範圍以內.
淡水採用的捕魚脈衝時間1.5—3毫秒;驅逐魚群時脈衝時間為0.5—1毫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