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簡子立儲

趙簡子立儲

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後,不知所立。乃書訓誡之詞於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固。求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於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後,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

原文

趙簡子立儲趙簡子立儲

趙簡子①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②。將置後③,不知所立。乃書④訓誡之詞於二簡⑤,以⑥授二子,日:“謹識⑦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⑧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⑨固。求其簡,出諸⑩袖中而奏【11】之。於是簡子以【12】無恤為賢,立以為後,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13】

重要字詞

①〔趙簡子〕春秋後期著名的政治家。

②〔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

③〔置後〕選立繼承人。

④(書)寫

⑤〔二簡〕兩片竹簡。

⑥(以)來

⑦〔識(zhì)〕記住。

⑧(舉)列舉,說出

⑨(甚習)很熟。習,熟悉,熟練。

⑩(諸)相當於“之於”

⑪(奏)上呈

⑫(以)把

⑬(為)認為

⑭〔果昌趙〕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

譯文

趙簡子的兒子,年長的叫伯魯,年幼的叫無恤。將要選出繼承人,不知道該立誰當繼承人好。於是他就在兩片竹簡上寫了訓誡,給兩個兒子,說“要記住。”三年後問他們,伯魯已經不能說出上面的話了,問他的竹簡哪裡去了,已經丟失了。問無恤,他背誦訓誡已經很熟練了,問他的竹簡在哪裡,從袖子中把竹簡上呈給趙簡子。於是趙簡子認為無恤是有賢能的,確立他為繼承人,這就是趙襄子,他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了。

啟示

① 細節決定成敗。

②作為領導要選賢任能。

相關人物

趙襄子

趙襄子(?-前425),名毋恤(又作無恤), 戰國時期趙國的創始人。他出生於五霸稱雄的 春秋末代,卒於諸侯兼併的戰國早期。卒謚襄,史稱趙襄子。《 史記》中所列趙國的襄子紀年,在位為33年(前457至前425年)。

趙簡子(趙鞅)

趙鞅(?—前475年): 嬴姓, 趙氏,原名名鞅, 後名志父, 諡號簡。時人尊稱其 趙孟,史書中多稱之 趙簡子,亦稱 趙簡主,其全稱名諱當為趙鞅、 趙志父( 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沒有嬴鞅一說)。 春秋後期 晉國 卿大夫, 六卿之一,趙氏大宗 宗主。 趙武之孫, 趙成 嫡長子,出生世卿大族,至 晉定公時執政晉國十七年之久。傑出的 政治家, 軍事家, 外交家,改革家。 戰國時代 趙國基業的開創者, 郡縣制社會改革的積極推動者, 先秦 法家思想的實踐者,與其子 趙無恤(即 趙襄子)並稱“簡襄之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