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生[革命烈士]

趙榮生[革命烈士]
趙榮生[革命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榮生,1920年7月24日生於山東省曹縣倪集鄉後趙莊,革命烈士。

基本信息

青少年

趙榮生,原名趙景東,別名趙映,1920年7月24日生於山東省曹縣倪集鄉後趙莊一個菜農家庭,1923年隨父母移居曹縣城內。

趙榮生國小畢業後升入菏澤南華中學。1935年,他積極參加聲援北平學生的“一二·九”愛國運動,不久,入開封贛升中學。他1936年冬返里時,經中共黨員袁復榮介紹,加入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任小隊長。

抗日戰爭

1938年11月,曹縣淪陷,趙榮生情系以磨賣面為掩護,多方為中共組織蒐集敵人情報。1939年3月,日特要逮捕趙榮生,他和他的家屬,靠黨組織的幫助投奔曹(縣)西北抗日根據地,不久,到菏澤縣靈聖區抗日民主政府做事務工作。

1940年4月,趙榮生等2人外出執行任務,在定陶縣呂溝村遭一隊日偽軍追擊,趙榮生受傷過重,失去左臂。經過此次嚴峻考驗,趙榮生革命思想愈加堅定,194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2年,趙榮生任菏澤縣更生區區長。他雖然只有一支右臂,但臂力過人,並以驚人的毅力練就一手好槍法。他所帶領的七八人的武裝小分隊,威震更生區內外10多個據點,還曾配合縣武裝、專署公安局,先後消滅菏澤馬連崗漢奸組織滅共班,活捉了縣偽支用局局長李法旺。這年冬末,他利用凡士村靳大姐與日偽軍貌合神離的關係,一夜之間棘手了日軍隊長郎一平、翻譯官金田(朝鮮人)、漢奸密探“三閻王”的性命,為安陵集一帶的百姓除掉了三大害,大快人心。

1944年,趙榮生相繼任曹(縣)南縣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副科長、曹縣六區區長兼一區區長,先後帶領區隊端了石佛寺漢奸隊的黑窩子,伏擊魏莊寨、八里灣一帶搶糧的偽軍自衛團,還引誘縣城之敵出城,配合分區部隊斃敵多人,俘虜200餘人。這年9月,六區隊和兄弟部隊一起向孫老家東南八里的敵據點劉李莊進擊,不巧,日軍臨時增兵置炮,戰鬥打響,敵瘋狂衝出據點,窮追六區隊,趙榮生跑出10多里外的大義集,當地老人劉展方夫婦、苗秀俊夫婦,先後把他當做兒子、女婿,營救脫險。一次,他在自己的戰鬥日記中寫道:“......生我者父母,愛我著人民。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生為革命而戰,死為人民現身!”入冬之後的一天,分區部隊攻打曹縣城西南角敵據點豆腐園,他負責率六區隊一個排,在曹縣城西南堤口設伏痛擊出城之援敵,使豆腐園守敵孤立無援,逃回縣城。

人民民眾敬慕趙榮生的鋼筋鐵骨,讚佩他的英勇善戰,便將其別名“趙映”呼為“趙硬”。

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趙榮生先後任曹縣武委副主任兼城防大隊副、武委會主任兼獨立營副營長,又投入了偉大的解放戰爭。

1947年2月初,趙榮生和警衛員趙乙魁化妝去考城東北偵察敵情,行至曹莊遇敵,二人躲避不及,趙榮生拔出短槍,向迎面策馬的敵軍官開火,敵軍官急忙俯下身,大檐帽被打落在地,二三百名敵軍圍上來,趙乙魁犧牲,趙榮生肩部負傷。他忍著劇痛跑了10多公里,隱藏在結有薄凍的蘆葦塘內,擺脫了敵人,返回時昏迷與途中,被黃村村民送到駐地,後來得知被打掉大檐帽的那個敵軍官正是國民黨蘇魯豫皖挺進軍八縱隊司令,曹縣、考城、民權、蘭考、商丘一帶最大的反動頭子張盛泰。張盛泰嚇病了,住進開封醫院,氣急敗壞的他要懸賞1000塊大洋活捉趙映。分區政委劉星到醫院看望趙榮生時,讚揚趙榮生,詼諧的說:“嗨!張盛泰出的錢多何用?只會變成他上西天的哭路紙錢,無論怎的也奈何不得我們的獨臂英雄。”

這年秋,趙榮生調任民權縣大隊副隊長。不久,任民權縣武裝部長兼縣大隊長。任職期間,他率領、指揮民權縣武裝與敵進行了諸多戰鬥。在攻打民權縣城時,配合陳粟大軍一部活捉了國民黨民權縣保全大隊大隊長、罪大惡極的李峰元(李二門墩);在褚廟店與敵兩個團遭遇,斃敵排長馬殿保等數十人後,迅速轉移;一天,王澤鋪逢集,駐曹縣城內數百名敵人裝扮成趕集的百姓,暗藏武器,分兩路偷襲趙榮生部所駐的王澤鋪西北角甄莊。趙榮生和分區主力配合,將計就計,前截後堵,撒下天羅地網,斃傷近百敵人,繳獲長短槍30餘支。

自1948年1月中旬始,中共冀魯豫區黨委在黃河以北開始整黨。民權縣主要領導人大部前往參加,趙榮生臨時主持全面工作,擔任中共民權臨時工委書記。2月上旬,一天,國民黨新五軍獨立師由寧陵柳河車站突犯民權林七口,他指揮縣大隊巧設埋伏,予敵以重大殺傷。趙榮生在戰鬥中左腿受傷,率隊輾轉曹縣東北、微山湖以西等地,即使傷口發炎,也未離開過部隊。他們還在定陶縣北的孟海、沙海和仿山一帶,截擊千餘敵人的後尾軍需車輛及家屬,俘敵電話兵、家屬40餘人,、獲電話總機1部、電話機17部、戰馬7匹和一大宗電線、毛毯等軍用物資,不幾日,民權縣大隊迂迴到敵後,在大趙莊附近活捉幾個為非作歹的敵區、鄉、保長,押到民權土山寨處以極刑。

2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民權縣大隊在曹縣白茅集以南與國民黨六十八師一旅遭遇,當時,既不可硬戰,也不能後退,趙榮生便指揮縣大隊大模大樣的近敵前進,冒充對方“友軍”,瞞過了敵人,安全脫險。5月,他避開敵人機車巡邏隊和大批行進的敵軍,強忍著疲憊、乾渴、飢餓,護送一批分區、地委幹部至隴海路南,勝利完成任務後,又奉命帶一戰鬥小分隊返回,傳遞上級指示、行至鐵路附近,遇敵攔截,戰士張俊容犧牲,過路後又在民權亓堂村,險遭“本地壞”的暗算。趙榮生又氣又恨,刺死首惡分子,擒拿並教訓了9名敵鄉保長。他們經歷種種坎坷,及時把上級的指示信交給堅持在隴海路北鬥爭的地委書記戴曉東。指示大意為:華東野戰軍整訓,麥前不過黃河。為粉碎敵人對魯西南解放區的坐地清剿,保存力量,你地委和分區幹部要戰勝一切困難,迅速往隴海以南轉移。戴曉東等遂率地委、分區幹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這年7月上旬,趙榮生調任曹縣武裝部長,為曹縣和整個魯西南的徹底解放再立新功。1949年麥收前,趙榮生隨軍渡江南下,開闢江西新區,先後任上饒專署秘書、科長、辦公室主任、中共上饒市委宣傳部長等職。

建國後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年底,組織上批准趙榮生回故鄉曹縣治病。

1950年3月,他任曹縣公安局副局長。

1952年5月,任中共曹縣縣委副書記。

1954年2月,赴京學習拖拉機站管理,同年5月,任菏澤地區拖拉機站站長。

1965年,他的肺結核病復發,又患了多種並發病,經批准退休回到曹縣,任曹縣政協名譽副主席,兼任住城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文革”中,深受迫害,

1972年1月30日,因肝硬化腹水含冤而逝,時年52歲。

1979年12月30日,趙榮生平反昭雪大會在曹縣工會禮堂隆重舉行,千餘名與會者肅立默哀,表達對趙榮生的深切懷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